配色: 字号:
内蒙古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2023-10-15 | 阅:  转:  |  分享 
  
内蒙古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一、选择题组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原因不包括(?)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 D.二氧化碳含量多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
自太阳辐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蕴含了丰富的地理原理。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霜多形成在(?
)A.晴朗的夜晚B.多云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D.多云的白天4.“霜飞晚”是因为该地当日(?)A.①弱B.②强C.③强D.④弱5.霜
可能会使农业造成损失,下列应对措施不合理的是(?)A.燃烧烟雾防冻B.覆盖地膜C.浇水防冻 D.覆盖黑色尼龙网黑碳是大气细颗粒物(
PM2.5)的重要组分,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黑碳气溶胶对可见光波段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能够改变地表的辐射能量平衡
进而影响气候变化。下图示意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黑碳排放及其组分时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2007年以后,长三角
地区居民生活黑碳排放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常住居民人数减少B.生活水平提高C.能源消费结构调整D.环保意识提高7.推测该
地区单位GDP黑碳排放量最少的是(?)A.上海市B.安徽省C.浙江省D.江苏省8.黑碳排放量增多,会使(?)A.太阳辐射减弱,气温
下降B.地面辐射减弱,气温下降C.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D.大气辐射增强,气温升高读2019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下
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A地气压值的大小可能是(?)A.1013B.1016C.1018D.100810.图中郑
州市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11.甲与乙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的风力大,因为甲比乙处等压
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B.甲比乙的风力大,因为甲比乙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C.乙比甲的风力大,因为乙比甲处等压线密集,水
平气压梯度力大D.乙比甲的风力大,因为乙比甲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副热带
高气压带的代表字母是(?)A.AB.BC.CD.D13.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A.AB.BC.CD.D14.位于
B、C之间的风带是(?)A.东北信风带B.东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二、单选题读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A.①B.②C.③D.④16.下列关于图示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圈层与其他圈层互不相干
B.②圈层的物质形态主要为液态C.③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D.④圈层阻挡了部分紫外线辐射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
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
.Ⅱ圈层B.Ⅳ圈层C.莫霍界面以下 D.古登堡界面以下18.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
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突,山火较难扑灭。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
、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若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19.采用“点倒火”方式灭火时,下列热力环流状况正确的是(?)A.B.C.D.20.有利于采用“点倒火”方式灭火的关键气
象条件是(?)A.气压低B.风力小C.云量大D.气温高阿留申群岛属于火山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阿留申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
差小。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形成的气压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异常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对阿留申群岛的表述最为合理的是(?)A.火山土肥沃,可种植高大的经济林木B.沿海藻类丰富,养殖条件优越C
.受暖流影响,该地少雾D.四季风力发电条件较好22.当阿留申群岛周围洋面出现低压中心时(?)A.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稀少B.天山牧民
在低海拔草场放牧C.印度半岛沿岸盛行西南风D.北京路灯熄灭时间不断推迟23.阿留申群岛风大,主要是因为(?)A.地转偏向力大B.位
于信风带C.狭管效应明显D.海气温差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关于图中X、Y叙述正确的是A.X为纵波,Y为横波B.X、Y波在b界面
明显加快C.X波能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Y波只能通过固态D.Y波的传播速度较X波快25.岩石圈是指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
的一层岩石外壳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地壳和上地幔顶
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26.下列热力环流形式中不正确的是A.B.C.D.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杭州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内的
梅家坞部分龙井茶园里,安装了一批6~10米高的大功率的“防霜冻茶园风扇”,用于防止春寒霜冻天气可能给新茶嫩芽带来的伤害,确保龙井春
茶的产量和质量。该装置若检测到茶园内温度低于4℃时,就会自动启动风扇,达到防止霜害的目的,成为茶园防冻的“保镖”。关于“防霜冻茶园
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
流运动程度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沉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小明暑假到赤峰某农村奶奶家度假,发现堂屋虽然
没有空调,但白天因“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热力环流形成原理B.水循环的形成原理C.大气受热过程原理D.热胀冷缩形成原理29.白天“穿堂风”近地面气流的运动方向是(?)A
.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30.若下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
夜间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下图为“2019 年某日 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1.图中A 地气压值的大小可能是
(?)A.1013B.1016C.1018D.102132.图中郑州市的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33
.甲与乙风力描述正确的是?(?)A.甲比乙的风力大,因为甲比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B.甲比乙的风力大,因为甲比乙处等压线
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C.乙比甲的风力大,因为乙比甲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D.乙比甲的风力大,因为乙比甲处等压线密集,水平
气压梯度力大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甲B.乙C.丙D.
丁35.从数量上看,甲>乙的原因是(?)A.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B.乙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丙大部分被大气吸收D.丁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36.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A.甲B.乙C.丙D.丁伊朗古城亚兹德有一种用来通风降温的古老建筑“风塔”,风塔悬空连接到室内大
厅(下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下右图)。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
酷暑中的阵阵清爽。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A.便于采光B.便于室内空气流出C.便于散热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38.有关室内空的流动状况,说法正确的是(?)A.从水池流向四周B.从四周流向水池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
下沉气流39.下列现象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A.植物的蒸腾作用B.温室大棚里面气温比外面高C.山洞深处冬暖夏凉D.夏季水库蓄
水区比周边降水少读某地风的形成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40.图中风为A.南半球近地面风B.北半球高空风C.北半球近地面风D
.南半球高空风41.图中影响风力大小的根本动力是A.aB.bC.cD.d42.如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A
.AB.BC.CD.D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共有4个高气压带、4个低气压带B.低气压带均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
成C.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D.全球有3个风带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
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4.该日,南半球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5.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A.下
沉,热干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46.在③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其特征是(?)A.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常年炎热干燥D.常年温和湿润三、综合题47.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
各题。(1)图中地震波E_________;图中分界面B是___。(2)在界面A上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_________。?(3)
图中圈层:C是_________。?(4)物质状态:D层_________H层_________。4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此时,B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2)图中a、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地。(3)近日,将有 锋从④地过境。①地在
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 。(4)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 (上升、下降)运动;在②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 地(填序号)。(
5)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这一时期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49.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北半球的 (1或7)月,判断理由是 .(2)此时,图中A地盛行 季风,气候特征是 ,该地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3)
B地气候类型是 ,此时受 风带控制,其气候特征是 .(4)C地气候类型是 D岛东侧的气候类型是 原因是 .50.读下图,回答下列
问题。(1)A点在D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位于D点 方向。(2)若绘一张与此图图幅相等的北京市政区图,那么这两张图哪
张图的比例尺大? 。(3)6月22日这天A、B、C、D四点,何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何处白昼时间最长? 。(4)A点终年受 气压
带控制,多 雨,B点终年受 气压带控制,多 雨。(5)C、D两点都位于海洋上,何处盐度最高? ,试述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1.D
2.C【解析】1.受重力作用,水汽、杂质等成云致雨的物质主要集中分布在对流层,加上对流层“上冷下热”的温度结构,使得对流运
动显著,对流层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却而凝结形成云雨现象,因此ABC不符合题意;对流层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且二氧化碳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
象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故选D。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明对流层气温向上递减,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
来自对地面辐射的吸收,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C符合题意,排除D;对流层空气的温度结构是“上冷下热”,不是上热下冷
,排除A;对流层气温不具有随风向越来越低的特征,且不是题中诗句说明的现象,排除B。故选C。【点睛】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
原因: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向上获得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臭氧吸收太阳辐射,向上太阳
辐射更强,气温升高。3.A 4.C 5.D【解析】3.霜是因为气温低,水汽凝华而成。霜主要形成于温度低的夜晚,CD错。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温度低,有利于形成霜,A正确。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不易形
成霜,B错;故选A。4.当大气逆辐射强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地面温度较高,不易形成霜,图中③为大气逆辐射,“霜飞晚”是因为该
地当日③强,C符合题意。故选C。5.燃烧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A措施合理;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地面辐射以保温,B措
施合理;浇水使地面比热容变大,降温慢,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C合理;黑色尼龙网主要是削弱太阳辐射,D不合理,本题要选择不合理的选项
,故选D。【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
保温作用。6.C 7.A 8.D【解析】6.黑碳是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2007年以后,长三角地区居
民生活黑碳排放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原先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占比很大,污染严重,C正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
三角地区常住居民人数在上升,A错误;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上升,可能会导致黑碳排放量上升,B错误;环保意识提高可以使黑碳排放量下降
,但主要原因在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下降,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7.上海市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终点,天然气供应
充足,并且上海市经济发达,居民的消费能力高,政府对环保的要求也更好,所以上海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重会比较高,单位GDP黑
碳排放量最少,A正确,故选A。8.黑碳排放量增多会让削弱太阳辐射,使太阳辐射减弱,C错误;黑碳排放量增多,会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
力增强,气温升高,大气辐射增强,AB错误,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里的紫外线,而对流层里面的大量水气和二氧化碳CO2吸收太阳辐射中红外线。反射作用:通过云层
反射削弱,云层越厚则反射越强烈。散射作用:空中弥散大量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光。9.A 10.C 11.
C【解析】9.A 地位于1010百帕等压线和1015百帕等压线之间,所以其气压值的大小应该大于1010,小于1015,结合选项,A
正确,BC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10.郑州位于一个低压气旋附近,在郑州附近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
压,然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最终形成西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1.在同一副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
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据图可知,图中乙比甲处等压线密集,所以乙比甲的风力大,ABD错误,C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等压线
图判断风向的方法: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
力。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
: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12.C 13.D 14.C【解析】12.副热带高气压带应位于30°纬线附近,因此图中字母
C代表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C。13.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则图中D代表赤道低气压带。故选D
。14.图中字母C位于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字母B位于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二者之间为西南风,因此位于
B、C之间的风带是盛行西风带。故选C。【点睛】15.A 16.C【分析】15.据图可知:①圈层来自于降水,向外界提供水蒸气,
故是水圈。②圈层由氧气、水蒸气、尘埃等组成,故应为大气圈。③向外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故应为生物圈。④向生物圈提供无机盐,向大气圈提
供尘埃,故应为岩石圈。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据上题可知:①是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与其他圈层联系密切,故A错。②圈层是大气圈,物质形态主要为气态,B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C正确。④是岩石圈,
不能阻挡紫外线辐射地球表面,D错误。故选C。【点睛】以地球的软流圈为界,可以把地球分为内、外两大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各个圈层既围绕地表可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同时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
环境的演化。17.A 18.A【分析】17.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地势第二阶
梯的陆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由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之中,即莫霍面以上,即图中II圈层,A正确、C错误。图中IV圈
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即2900千米以下,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仅16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不可能位于IV圈层,B、D错误。故选A。1
8.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选到
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
,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
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B、C、D错误。故选A。【点睛】1.地震波(
1)地震波传播介质:横波(S)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P)在固、液中传播。 (2)地震波的速度:纵波大于横波。 (3)地震波速度的
变化:莫霍面——纵波和横波加速;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减速。2.地球内部圈层:地壳(0—33km)、莫霍面、地幔(上地幔:33
—900km;下地幔:900—2900km)、古登堡面、地核(外核:2900—5150km;内核:5150—6370km)。19.
B 20.B【分析】19.山火导致火场气温升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火场,吸引“倒火”向火场方向燃烧;当两火相
遇时,可燃物和氧气都已燃烧殆尽,山火自然熄灭。B正确,故选B。20.“点倒火”的灭火方式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静风气象条件下,水平气
流流向火场,适时点倒火,倒火与山火相向蔓延,两火相遇时,燃料和氧气消耗殆尽,山火熄灭,B正确。气压低、云量大和气温高并不是这种方式
的关键气象条件,ACD错误。故选B。【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本题难度适中,以
山区火灾频繁为背景,考查了热力环流,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1.D 22.B 23.C【解析】21.受
极地东风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岛上风力四季都很大,发电条件较好,D正确。风力强劲,温度低,不利于高大林木的生长,A错误。纬度高,气温
低,藻类生长受抑制,B错误。受寒暖流交汇及极锋的影响,雾多,C错误。故选D。22.当阿留申群岛周围洋面出现低压中心时为冬季,天山附
近的牧民,充分利用草场,冬季在林带以下海拔较低的草场放牧,这里没有积雪覆盖,且温度相对较高,根据季节进行转场,B正确。澳大利亚西北
部热带草原地区正值夏季,降水多,A错误。印度半岛沿岸此时盛行东北季风,C错误。北京此时为冬半年,但昼长不一定逐渐变短,路灯熄灭时间
不一定不断推迟,D错误。故选B。23.据图可知,该群岛位于西风带、大洋中部,北部是白令海峡,狭管效应明显,C正确,B错误。地转偏向
力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A错误。该群岛纬度较高且远离大陆,海气温差不大,D错误。故选C。【点睛】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
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24.D
25.D【解析】24.根据所学知识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读图X为横波,Y为纵波,故A错误;过b
界面X波消失,Y波波速减小,故B错;Y波能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X波只能通过固态传播,故C错误;图示Y波传播速度大于X波,D正确
,故该题选D。25.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故A错误;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壳和地幔,故B错误;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
面以上为地幔,故C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固体岩石组成,D正确。故选D。26.A【详解】读图可知A图中受热的部分空气应
当是膨胀上升的,受冷的部分空气应当是收缩下沉的,而A图中的这些刚好相反,可知A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的热力环流形式都是正
确的。故选A项。【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热的部分空气膨胀上升,则该处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以收缩下沉为主。受冷的部分则与之相反。27
.A【详解】据材料分析可知在“防霜冻风扇”安装高度为7-8米时,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风
扇启动后,可把高处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①正确;风扇吹出的并不是热风,②错误;近地面存在空气对流运动,但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导致出现
近地面气温低上部空气热的逆温,进而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③错误;风扇的转动使下层空气的循环阻止了上层冷空气下压,④正确。①④正确,
②③错误。故选:A。28.A 29.C【解析】28.由图可知,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的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
热不均,引起空气的运动而形成“穿堂风”,该原理与热力环流最接近,A正确;水循环主要是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连续
不断的运动过程,图示没有反应该原理,B错误;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图示没有反应该原理,C错误
;热胀冷缩原理指的是物体在冷热交替下出现的膨胀和收缩现象,“穿堂风”指的是大气运动现象,D错误,故选A。29.根据所学知识,白天,
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形成低气压;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流垂直下降,形成高气压,同一水平面气流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所
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
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30.A【分析】考查热力环流。本题考查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热
力环流的成因。【详解】读图可知:海洋上气流上升,陆地上气流下沉,说明陆地温度较低,海洋上温度较高,应常见于夜间,A正确;在绝大多数
沿海地区都有此海陆间大气运动,不只见于季风气候区,B错误;该气流运动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引起的,C错误;陆地与海洋的温差导致该气流
运动的形成,D错误。故选A。31.A 32.B 33.D【解析】31.A 地位于1010百帕等压线和1015百帕等压线
之间,所以其气压值的大小应该大于1010,小于1015,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32.郑州位于一个低压气旋附近,在郑州附近画出水平气
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最终形成西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33.在同一副等
压线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据图可知,图中乙比甲处等压线密集,所以乙比甲的风力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34.C 35.A 36.D【解析】3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短波辐射吸收很少,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吸收很多。当太
阳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表时,地表增温,又通过地面长波辐射传回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
,对应的即为图中的丙—地面辐射,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35.图中甲表示太阳辐射,乙表示经大气层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之所以乙要比甲小,是因为太阳在向地球表面辐射时,会受到大气层的削弱作用,不能全部到达地球地面,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
A。36.大气逆辐射指来自于大气辐射且方向指向地表的大气辐射。读图可知,丁来自于大气层,且辐射方向指向地表,则丁为大气逆辐射,故D
项正确。甲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乙表示经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丙表示地面辐射,故A、B、C项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的该题的关
键在于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37.D 38.A 39.D【解析】37.“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
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说明“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不是使室内空气流出和散热,B、C错误;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
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热容量较大,可以冷却周围空气,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气压相对高,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
飘散到各个房间,因此“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D正确,A、C错误。故选D。38.水的热容量较大,即吸收相同
的热量水温相对较低,室内水池使温度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水池流向四周,A正确,B、C、D错
误。故选A。39.水的比热容较大,夏季水池的水比屋外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根据材料“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
面镂空,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可知,“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辐合下沉,由底部向四周辐散,符合热力河流原理
。库区比周边降水少是因为水库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库区为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D正确。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受植物自身的特点的影响
;温室大棚气温较高主要与大气逆辐射有关;山洞深处冬暖夏凉是因为防空洞位于地下,不与外界发生对流,而且无阳光照射,A、B、C错误。故
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
,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40.C 41.B【解析
】40.图中b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a大致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是风向,风向向右偏,说明是北半球风向。风
受三个力和等压线斜交,是近地面风,C正确。故选C。4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图中影响风力大小的根本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
力b,B正确。c是摩擦力,是风产生后才出现的,C错误。d是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大小,D错误。故选B。42.C【详解】根据
同一水平面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可排除A、B;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风向向左偏,排除D,C正确。故选C。43.C【分析】本题考查
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三圈环流的基础知识,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全球共有4个高气压带、3个低气
压带,A错误;低气压带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但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B错误,C正确;全球有6个风带,D错误。故选C
。44.B 45.B 46.D【解析】44.由图可知,①带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位于30°S附近,应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
为西风带,60°附近为副极低低气压带,图中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因此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故选B。45.由上题分析可
知,①是赤道低压带,此处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故B正确。故选B。46.③为西风带,在③带控制下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常
年温和湿润,D正确。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B错误;常年炎热干燥
为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故选D。47.(1)横波;古登堡面?(2)横波、纵波速度都加快?(3)地幔?(4)液态或熔融状态?固态【详
解】(1)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故E为横波,F为纵波。图中A位于
地壳和地幔之间,应是莫霍界面;B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应是古登堡界面。(2)读图中波速的变化可知:在界面A上纵波和横波的速度明显加快
;在界面B上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内部圈层由内向外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故C为地幔。(4)因横波在古登堡界面
处突然消失,所以D层是液态或熔融状态,而H层是固态。48.(1) 高 干冷/晴朗(2)c(3) 冷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4) 上升 ④(5)沙尘暴/寒潮【分析】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小题
,涉及到气压中心、天气系统、气候特征、季风、气象灾害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详解】(1)读图可知,B地等压线呈闭
合状态,中间气压高,因此受高气压控制,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2)图中a、b、c、d四处风向判断,B地受高气压控制,气压梯度力垂直
等压线由中心指向四周,排除ad,结合海陆轮廓是亚洲中部和东部地区,为北半球,向右偏转,排除b,正确的是c。(3)如图显示,④地附近
有带三角形的锋面过境,这种锋面是冷锋,①地附近有带半圆的锋面过境,这种锋面是暖锋,暖锋过境后,受单一的暖气团影响,气温上升,气压下
降,天气转晴。(4)冷空气冷而重,暖空气暖而轻,两种气团相遇的时候,暖空气常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在冷锋形成过程中,冷气
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被迫抬升,因此被迫抬升的是④地。(5)我国北方此时主要受冷锋和高压控制,等压线密集,风力强劲,容易受沙尘暴
和寒潮气象灾害影响。49. (1)1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2)西北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差异(3)地中海气候 西 温和多雨(4)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纬度低,位于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分析】本题以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气压带、风
带随季节移动的理解,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或赤道低气
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所以判断图示月份为1月。(2)据第(1)题判断,图示月份为1月,为北半球冬季。读图 ,A地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
区,此时盛行西北季风,气候寒冷干燥,其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据第(1)题判断,图示月份为1月,为北半球冬季。读图,B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此时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多雨。(4)读图,C地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D岛为马达加斯加岛,由于所处纬度较低,其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该岛东侧便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点睛】本题最关键是要通过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图示月份。而对于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通过世界气候分布图理解记忆。50.(1) 正北 西北 东南(2)北京市政区图(3) B A(4) 副极地 锋面 赤道低 对流(5) D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分析】本题目以经纬网为背景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正午太阳高度、气压带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从图中判断ABCD点的经纬度,可以判断方向。A(60°N,90°W);B(0,0);C(60°S,90°E);D(30°S,90°W)。根据纬度分南北;经度分东西(考虑小于180度)的原则。得知:A点在D点的正北方向,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C点位于D点东南方向。(2)根据比例尺越大则相同图幅代表的实际范围越小的原则,北京市政区图比例尺明显大于世界地图。(3)6月22日越靠近北回归线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图中离北回归线最近的是B。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故A点白昼时间最长。(4)A的坐标为(60°N,90°W),从纬度来看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大,多锋面雨。而B点的坐标为(0,0),从纬度看,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控制,多对流雨。(5)C(60°S,90°E);D(30°S,90°W)。世界盐度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D位于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D(30°S,90°W)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因此盐度高。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