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三餐,將日子過成詩。

 灯下悦读 2023-10-1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在家的空间里,
餐桌的温度,决定着情感的温度,
餐桌的美学,代表着生活的美学。
在那整洁素雅的餐桌上,
好看的食器,是一处微缩的风景,
透露着一个家庭的品味,
也赋予了生活一日三餐的仪式感。
“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盘碗杯盏不只是食物的居所,
也是衬托美食色香味的利器,
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因它变得活色生香。
诚如蒋勋所说:“我要谈的生活美学,
从这些过程去享受你的生命、去爱你的生活。”

图片

食一碗烟火,偷半日浮闲。一蔬一菜,一餐一饮,由口入心,皆是生活的滋味
青白色的瓷器,静静地在餐桌上泛着优雅、柔和的色泽,像是一首写给时光的诗,给人一种愉悦感和亲近感
好的食器就是这样,它能够融入日常,融入生活,但又切切实实会让你感知到美,悄不作声浸润着家中的每一个人:认真吃饭,用心生活,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

图片

食宋风,感受生活品味
宋风青白瓷雅器系列套装
宋风青白瓷柳叶纹餐具套装
▼点开下方小程序购买

古为今用

感受宋瓷中的素雅之境


中国是讲究饮食的国度,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文化,沉淀到美食美器相映成趣的讲究。
食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载体,更上升到文化艺术和美学层面的「体面优雅」。

图片

宋代经济文化生活繁盛,餐桌上的美学也发展起来。
《东京梦华录》里写道:“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车檐动使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简约,干净,不草率,是宋人对食器的讲究。
《文会图》中,案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茶盘、杯盏、碗筷等,也大多为青白瓷。
宋朝的饭馆“仁和酒楼”,常年都准备有一百份以上,举行大型宴会所需要的全套青白瓷碗碟。

图片
北宋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时代在发展,但国人骨子中对“雅”的追求,却是一脉相承的
在见过用过众多日式的、北欧风的瓷器之外,我们也希望能寻回属于国人自己的雅致,这两套“饶玉”青白瓷,便是我们的答卷。

图片

▶ 一套点心杯盏,仿有古制,但兼小巧玲珑,与我们的茶席、餐桌都能相配。

图片

▶ 一套餐盘优雅有韵味、但又不拘泥于传统,让宋之雅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

图片

景德镇青白瓷韵

似玉非玉动人心


素是色彩之源,众妙之门。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大赞:“陶成雅器,有素肌玉古之相焉。素肌玉骨一眼看透了青白瓷的本质。
白中映青,是江南的味道青如天,明如镜,声如謦,薄如纸,是宋人对青白瓷的精神要求,从形、色、声、义四维度,将工艺提升到文化高度

图片

素瓷,以品质如玉为佳。“瓷器仿玉器始于宋代,以江西景德镇先仿制成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浮梁镇烧出一款像怀玉山一样美的青白瓷,真是君子怀玉,这让以素为美的宋风为之倾倒。
连宋真宗都把自己的年号拿出来赏赐给浮梁镇,从此改称景德镇,烧造青白瓷的底款也必须是“景德年制”四字。

图片

此外,青白瓷还有三个好听的名字:影青、隐青、映青,皆拜窑火所赐。
釉色因窑温的变化,在青白两色之间散漫晕染,像蓝天白云的变幻。

图片

青白瓷生逢其时,景德镇得风得水,吸纳了南北瓷窑的烧造工艺,玉般的青白瓷带着哲学的韵致出窑了。
一时得到风流名士以及上层社会的喜爱,在书房里静观,在茶室里雅聚,在夜宴上交错夺目。

图片

青白瓷,釉质细薄,晶莹润泽,釉面明澈丽洁,釉色青白淡雅,温润如玉。
这种流淌在我们文化体系中的审美和设计,其实不用多说,看到物品本身就能产生许多共振,懂得物品的「言外之雅」。

图片

① 宋风青白瓷系列
贵族,贵在
这套宋风青白瓷系列,用了宋代古法青白瓷工艺,还原色、质、形。捧在手中有青玉冰肌之感,釉色似湖水清透,如梦似幻,恍然间分不清是玉是瓷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图片

宋人嗜茶,宴会要由茶先行,所以有餐具的同时,也要搭配茶具。
喝茶时用青白瓷摆开茶席,简洁、干净、单纯,没有多余的装饰,一览无余。
这是品茶雅集的另一番景象,青白瓷与茶一样,暗示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意象,据说是宋人喝茶时的理想化的境界。
设计上传承宋瓷形制,又符合当下的使用需求,大量运用宋代经典的高足、花口、纹样元素。

图片

■高足线条柔顺有力,符合雅致宋风。
■花口:花卉形象为特征的宋风花口器型。
■色美青显白,白泛青,仿若日出时天色薄亮的一瞬。
■质美润白细腻的高岭土轻轻敲击,仿佛乐音般清脆悦耳。
■形美通体剔透,釉里藏花向上舒展的器型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图片

器型作为标准的大宋规制曾经是宋人宴会上的主角,如今再次点亮我们的餐桌
色淡质雅,空灵清透如湖光天镜,它自宋而今吸引了一千多年的目光,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图片

 宋风青白瓷柳叶纹餐具套装
居家饮食,经常使用的总是那几样线条简洁、器型质朴的碗盘,它们百搭又朴实,温柔的、不张扬的才是动人的。
这套青白瓷柳叶纹套组,同样用宋代古法青白瓷,简约中透着大气和灵动设计方面符合现代审美沿袭宋风,但不拘泥于宋风。

图片

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相得益彰,柔和含蓄,内蕴光泽如雨后一碧如洗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清新透亮的质感
景德镇背靠黄山和怀玉山,这山水孕育了高岭土这种土,质地坚硬如燧石,花纹温婉如玉石,是烧制陶瓷的上等原料,成为世界高岭土标准。
餐具泥料精选景德镇本地高岭土、石英石,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

图片

青白瓷釉面多开片,并具有一种含蓄的美,其中又以柳叶纹为佳品。
柳,是极富宋代文化底蕴的意象,有隐士之风,更饱含缱绻柔情。
如果仔细端详,能看到餐具表面,柳叶纹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
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

图片

这样的质感,源自景德镇青白瓷的千年烧制史。
景德镇制瓷,“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尤其是手工施釉这道工序,釉料于瓷胎上均匀流动,釉薄处显,积釉处呈
经过1320度高温煅烧,温润如玉,细腻通透,呈现出青显白、白泛青的美感。
釉色经历千年,仍饱含流动之势。

图片

柳叶纹采用刻花与划花工艺,具有浅凹雕的艺术效果,线条自然纤巧整体感强
顺着餐具上的纹路细细触摸,质感灵动雕刻工艺很是细节。积釉处透青,视觉上如宋词之婉约文艺清新,晶莹如玉。
初看,是细腻如玉的白色,但如果细细端详,会发现有淡淡的青色若隐若现。颇有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趣

图片

看着餐桌上日日常新的饭菜,与不变的宋风青白瓷餐具,仿佛看见了大宋与当代隔着时空握手,而在那交握处流动着的,是「千年风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