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被书法篆刻专业耽误的 “大侠”

 金工手造 2023-10-15 发布于广西

三不堂的主人,自09年来到南宁,他一直追随着自己心中的那道光;不愤世嫉俗,不煽动情绪,不迎合讨巧,不高调炫技,只是那样的浅吟低唱......

每当粉丝盆友们问:三不堂,到底是哪三不呀?

    “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便是三不堂的初心。到后来,三不堂又延伸出很多的解释:

他的一圈师友调侃: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也成了三不堂的正真由来了,这也就像极了他那不急不徐的性格......

不滥,不狂,不卑,不吭,在那一点恰到好处的节制和把控上,三不堂迎来了众多师友的纷纷而至!

有没有一项爱好是你爱到骨子里的,几十年如一日,却带不来一丝丝效益,都说:如果一个爱好,坚持十几年却不带来一分钱的收益,那就是真的爱呀!

 三不堂主那绝对的是一个'武痴’,手中除了拿篆刻刀,还有小飞刀,双刀,长棍,短棍。书架上除了,书画篆刻类学习的书籍,还有多少武术类,养身类书籍。

《江湖打斗绝命腿》

《江湖打斗三十六》

《八卦刀》

《太极十三剑》

哦,买噶的......

刀光剑影的,整!

这些在二手书摊淘来的,被我称之为“不务正业“的书籍,只是书架上的冰山一角。

篆刻刀以谋生,武术刀以谋爱,嗯,也算是做到了,生活与兴趣的平衡。

如果任何事情都坚持一万小时定律,能够保持持续的练习,不需要用大脑皮层去思考,而是完全身心合一,让心流完全自然流经身体而向外表达,那将是非常美妙的。无论是我们现在手上做的 练习书法,画画,练太极拳,站桩等等,都是习练百遍,其义自现。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课堂上提问,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就让我们再读两遍文章,而后再提问,还是没有人能够回答问题,那么继续读文章,如此反复,直到有人可以回答问题。这是老师一直惯用的手法,“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他总是挂在嘴边,长大后,受这句话影响颇深。


身边有太多的人会问习练这些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打?

其实,习太极拳或是站桩亦或是堂主喜好的刀枪剑棍,很大部分不是用来打的,它早就脱离了低级趣味,在帮助你做一件事情,找到身体的某种韵律,这种韵律可以让你安静,享受,保持一种愉悦的体验!




无用之美

庄子在《人间世》中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无用之美

才是大美。真正的“美”是情感的,而不是知识的。它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

高远与超脱,可以慰藉脆弱易伤的心灵,可以舒缓疲惫紧张的神经,这种来自心灵

上的净化和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能让人获得更多的满足与幸福感。


让你和自己好好相处
我们用了太多时间和他人去交互,白天和所有人在一起,晚上通过社交媒体,继续和所有人在一起,跟自己呆的时间非常少。我的经验是,一个人和自己呆得越好,快乐指数会越高,你的开心在自己这里,而不在他人那里,这种开心是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开心。



中医有讲:元气是生命之本,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 。

《庄子》一书中提到: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为此充盈元气才是人抗衰老、塑形体、提气血的根本方法!

有没有一种方法,既简单又有用呢?
古人长云:元气足,运势佳

可惜,现代人被学业、工作、生活的压力桎梏着,“充满元气”早已变得格外奢侈,所以看着格外憔悴。

不管是否有很忙的工作,可以试着站桩,习练太极,试着书写,把这个方法作为朋友给你的建议,试着做起来。从每天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到一小时,周末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个身劳心闲的人,试一试,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受到真切的快乐。身体会更健康!

每一次踏出勇敢的第一步,都可以期待或许会变得更好的自己,就像手中的作品一样,每一刻心灵的感悟,或许就能在下一件作品中倾诉,成就更好的手与艺。

每次我都喊粉丝点「在看」

笑死,根本没人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