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于情者才始真,是一种怎样的处世智慧?

 金工手造 2023-10-15 发布于广西
杨绛先生说: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它能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
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管位也不感到丧气。
在晚清有一位书法家,他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
一生中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动乱,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
经历过战乱与苦难的他,内心深处,是不是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有着不同
他在咸丰二年,踏入仕途,然而两年后因“直言无隐”,得罪皇帝,被降职。于是愤然辞官。
之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书法艺术中,以一介布衣的身份,遨游四海。
足迹遍及中国中部、东部、南部和西南地区。此等经历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和胸怀,为他的艺术走向通途奠定了基础。

他有着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与价值体系,其中经、史、子、集是其主体部分。

就是这样一位活的自得其乐的人,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写有这样一副对联,用以警示世人,内容如下:
谨其常而权自足,深于情者才始真。
谨其常而权自足
谨其常而权自足”,处事谨慎,谨守常情,不坠入欲望的深渊,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身处的环境,不过分追求,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权衡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边界,争取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目的。
《道德经》中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于内而不争虚名,就不会有屈辱;知止于外而不贪得无厌,就不会有忧患。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也有这样一句话:“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知足”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而是告诫人们心中要有衡量标准,莫将“进取”变成“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诗人林逋说:“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做人知足,才是寻求人生快乐的不二法门

深于情者才始真
深于情者才始真”,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在生活中,带着真情实感去做事,用心热爱,真情投入,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需要真情实感,有深情的人才会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与共情。
有深情的人通常也会有较高的领悟力和创造力。
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事物的本质和精髓,从而更能准确深刻的表达出来。
被历代书家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即是一种深情的表达,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
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不可抵御的热情。
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人类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是具有智慧的高级动物。
人之为人的使命,就是发挥好自己的人生价值。
努力工作的过程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在磨砺自己的灵魂。
把自己的灵魂安顿好,就会铸造一颗美好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