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面》:满是哲理的伦理片

 痞帅三叔 2023-10-15 发布于广东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七情六欲,在七情六欲的影响下,就会有不同的性格出现。有人只给别人呈现自己最愿意表现出来的那一面,而把其他的面给压制住了,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样子。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由于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而不同的面之间的反差又十分巨大,人们将其称之为性格分裂。

其实他们的性格根本没有分裂,而是每个人不为人知的假面有多个,只是大多数人不会被人看到他的假面,而性格分裂患者,他无法隐藏起他的那一面而已。但也有一些人,自己的假面自己无法面对,无法呈现,于是找了一个人代替自己。

这一部来自瑞典的老电影《假面》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当人无法面对自己时,他的另一面就会表现出来,可是原本的生活,需要他呈现的那一面,又该如何继续呈现?

伊丽莎白(丽芙·乌曼 Liv Ullmann 饰演)是一位出色的舞台剧女演员,她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之苛刻,每一次演出,她都希望可以做到完美,容不得一点瑕疵,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在一次演出中忘了台词之后,就封闭了自己,居然在长达数个月的时间,一言不发,她拒绝了说话。

在正常人看来,虽然犯了一点错误,但这并不是那种不可饶恕的事情,而伊丽莎白的表现,用正常人的话来说,那就是有病,于是她被送进精神病医院里接受治疗。

有一位负责照顾她的护士叫做阿尔玛(毕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 饰),尽管她已经尽责尽力还尽心了,但仍然经常被医生责怪做得不够好,才导致伊丽莎白的病情没有好转,典型的庸医思想,推脱责任。为了更好地治疗伊丽莎白,医院另辟蹊径,安排护士阿尔玛带着伊丽莎白在一所海滨别墅疗养里生活,希望更好的环境可以更好地让伊丽莎白痊愈。

于是两人住进了那间环境优美的别墅,可能是环境的改变,也可能是伊丽莎白有所想通,她的精神开始有所好转,可是仍然拒绝说话和对别人的照顾给予回应。

阿尔玛为了能完成工作,经常对伊丽莎白说话,试图打破沉默,但是伊丽莎白仍然不开口,有什么事情,还是通过写字的方式说出来。在得不到任何回应的情况下,阿尔玛将其当成树洞,每天说这说那的对着她诉说,最后还倾诉起她与未婚夫之间的情感问题,以及她自己的烦恼,生活上的,工作上的。

本来以为,反正伊丽莎白不会说出去,自己的倒苦水也不会被别人知道,谁曾想,阿尔玛某一次偷看了伊丽莎白写给医生的信,却赫然发现她在信里谈论自己,将自己的事情也告知医生,怪不得医生总是骂她,总是嘲讽她。

当看到一问三不答的伊丽莎白,又联想到自己的难堪,她愤怒地叱责伊丽莎白。越骂越气的阿尔玛,彻底沉默的伊丽莎白,这下阿尔玛爆发了,她狂怒的几乎要将伊丽莎白掐死,在受到惊吓,本能的求生意识下,伊丽莎白惊恐地终于喊出了一个单词“不!”,这让阿尔玛停了下来,她欣喜若狂,认为自己治好了她的病。

然而事实并没有,之后的伊丽莎白再次拒绝发出声音,但是两人的关系却出现了改变。

其实两人都有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情,都有痛苦,只不过各自的选择不同罢了。伊丽莎白开始让阿尔玛成为自己的替身,不仅让她成为那一个愿意开口说的自己,还让她与自己的丈夫行夫妻之实,照顾自己的孩子,做她的《假面》,而她自己,可以完全封闭在那个不想开口的世界里。

阿尔玛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渐渐失去了自我的身份,悄然变成伊丽莎白的另一半,最后分不清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哪一个是自己的《假面》。

故事很简单,一个成名的演员因为失误而不想再继续说话,照顾她的护士,最后成为了她的另一面。主题却很深刻且沉重,人,不都是带着假面在生活吗?表面很平静,内里不知多汹涌而震撼,女主不想说话,就像打工者不想去干那件工作,就像很多人不想一早醒来,投入那些枯燥的生活里,可是他们能够说不吗?或许可以暂时性的说不,就像女主那样,成为暂时的失语者,但只是暂时,生活里,她还是继续说话,因为她无法摆脱现实、家人和人群。护士就像任性过后还是不得不回归生活的自己。

虽然影片剧情涉及一些伦理方面的事情,但更多的是在告诉观众一个又一个富有哲理性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