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连--一个另类的“城中村”

 落叶xn6huppdho 2023-10-15 发布于辽宁

        自己写公号,也时常会阅读学习有关大连地区,大连文旅和大连历史,城建相关的公号,最近读到的一个比较有意思而且是一系列观察大连的公号文章,感触很多。

        荒诞之旅十:站在旅顺百年军港里自问:日俄战争时的日军,是不是大清请来的?

         这是一位来自湖北的文化人来大连旅游十余日的观察,思考,他在来之前也是做了功课,提前学习了大连的近代史等等。来之后可谓是深入市井,走了很多路去了一下景点也有一些就是我们市民常去的地方,边走边看,写了这十二篇文章,标题虽然前缀了“荒诞”但是内容特别写实,即使我们本地人我也推荐好好读一读。

         除了自然景观的大海以外,大连地区有别于其他旅游城市的近代历史,城建和遗迹也是吸引一众游客的兴趣点,但就是这近代历史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就像是隔着磨砂玻璃看到的,多少还是有些理解不透彻。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正好这些模模糊糊的旧历史印象才是吸引了游客,就像是蒙了面纱的美女一样,过于清晰反而失去了魅力。

        过往的中国大部分的城市都是由自古以来的“城”发展而来,所谓的“城”就是有天子掌控派出的官员到地方来代表皇帝管理控制,在大连地区就是金州城复州城,这种管理体系一直延伸到了诸如皮口,小平岛和旅顺等地,即使后期的旅顺建港置营也是皇帝敕令,还有王爷来巡太监到访。一般呢由于古时候的中国经济发展有限,在城外还有很多的村庄,从远古时代而来的一些最底层的劳作人自然形成的聚落,比如旧大连市区范围内存在的东西青泥洼村,还有北岸的黑嘴子村,也许还有没有被历史准确记录的老虎滩村。基于农业和渔业这些村庄之间也有一种社会关系但是远远不同于金州城里和七里八里三十里等之间的关系密切。

       如果没有甲午战争,大清东省铁路和大连港开埠建市,后来的日俄战争,这一系列地理上的城与村,官员和村民的关系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是这一系列的外来事件把大连市变成了一个中国的“城中村”,这几个小村落按照外来西方的城市和经济发展脱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原有的发展规则,变成了一个比较异类的地域。

图片

      这一组地图是横向的地理切片,从西到东,金州,大黑山,董家沟和旧正明寺也就是现在的金石滩区域,我用来做了电脑屏保的一组图,要是按照时间顺序流动的话也就是旧时期的中国的“城”的逻辑,官厅派来的官员坐镇金州,城内有手工业和小买卖人,附近的山里有寺庙道观负责我们的信仰,向东方有农业和渔业在提供经济支持。

图片

        然后1899年之后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先是大连港开始建设,附近的黑嘴子小渔村被抹去痕迹,建立了旧俄罗斯一条街那附近的西方布局市街,有广场和随之而来的街区道路,再加上后二三十年的城市被划分为一个区块一个区块,大大小小的广场加上电车轨道取代马车人力车,棋盘或者中心发散的道路网扩展开来,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工厂油坊和在其中劳作的工人的住房。

      原住民见不到踪影了,从山东,河北等内陆,从1899年到1945年有累计百万中国农民被带来大连市区,在这个“城中村”里按照西方工业体系的劳作,分配,交易方式重新构建了城市,邻里和社交乃至家族关系。听到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是大连地区没有彩礼,我想这也是这个“城中村”的典型变化吧。

       回到前面的“荒诞”系列观察大连的文章,可能其中的好多的对于大连的观察,有意思的观点是不是也有了合理的解释呢?

       在这位作者的城市观察读解的文章中我还看到了其他一段和大连相关的文字:

图片

         也许这就是一个“城中村”固有的宿命,在城市发展中我们还是很迷信的吧。铺草坪,拆铜人,建华表,拆华表,踩草坪,拆会展,建商场,又想要打破一些“城”的规则,又要继续”村“的发展,表现得极其挣扎。

        联想到我最近时常关注的近来城市建设中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点,星海广场的会展中心,东关街和连锁街等等,看来也有必要重新在”城中村“的内在逻辑去尝试理解了。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