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境绝美的古风诗词|如果你要写秋日,就不能只写秋日

 北岛的蓝调 2023-10-15 发布于湖南

清风冷


岁月渐落霜华

寒风吹散旧时花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意为,夏天的酷热逐渐过去,天气开始转凉,傍晚的细雨已经过去,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上。     

柳永是宋真宗朝进士,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风光,善于铺叙刻画,使情景交融。 

此句“乍露冷风清庭户爽”由天气引出场景。其中“庭户”,正是古时七夕乞巧节活动的地方。人们常在七夕,于庭前观望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

下一句“爽天如水、玉钩遥挂”,描绘出的秋高气爽,碧天如水,天上远远的挂着一弯上弦新月,正是他们相会的浪漫场景。

如果抛开七夕的背景,这句诗带给我的,是一种独属秋意的清冷之感。它不同于春风温暖,夏阳绚烂,冬月冰寒,是一种恰到好处、令人舒适的秋日体验。









细雨绵


暮秋细雨洒轻纱

寂静林间润芳花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意为,细雨敲打着梧桐,待到黄昏时刻,仍一点一滴落着。

李清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同样是婉约派的代表性人物。她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而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

在秋季,这个一年中开始走向落寞的时节,细雨敲打梧桐,如同愁思敲打在她的心间。

南方秋日多是细雨连绵,时常也会让人有些许烦忧。但是人生起落无常,学会尝试开解自己才是解忧的一味良药。

当落雨时分,或许我们应静下心来,调整心态。想象自己手捧秋日的温热奶茶,坐在床边聆听细雨,正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翻看,这样心情是否会好了很多?




桂香浮


桂香飘溢诗情远
秋风吹散忧愁烦

芙蓉未拆桂香浮,落日西风雁过楼。
——俞桂《秋日》

意为,荷花还未完全凋谢的时候,桂花的幽香就已经在空中浮动。落日时分西风吹过,向南而归的大雁飞过亭台阁楼。
 
俞桂是一位宋代诗人,曾为官,担任过知州。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故而时有独到的发现。其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可此诗却不同,如果说上一句单是描绘了秋日景色,那下一句则道出了俞桂秋日的心绪忧愁。
“一雨空阶深夜滴,十分秋是十分愁。”关于此诗的记载寥寥,不知深秋雨落,是何事让他染上了忧思?
 
人们虽常说触景生情,但其实景的意境由心境而生。心若忧愁,再美的景色也会被其影响。倘若心情畅快,秋日萧索也别有一番天清凉爽之意。


                                                                                        

丹枫透


远山如黛染秋霞
枫叶红传诗意华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意为,红透的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金灿的菊花,点点洒洒落下。

史上关于张抡的生平记载并不多,甚至连里居及生卒年均不曾记载。但他却极好填词,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这首词便是他在宋高宗年间独自登高秋游,赏万山秋景时,有感而发。
 
独自一人秋日登高,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位耳熟能详的诗人——王维。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他,道尽了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秋日重阳遍插茱萸,使独自一人登高的他倍感思念亲人。
 
如果是你独自一人登高望远,观赏这秋日的风景,你是会“却道天凉好个秋”,还是愁思暗生,感到分外孤独呢?

其实,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独自一人出行已经是许多人的常态。学会和安静相处,与孤独作伴,也是当代人的必修课之一。


硕果垂


红叶飘飘秋意浓
硕果丰盈满园中

秋果垂垂压树低,一枝斜出覆荒溪。
——徐贲《题山果幽禽》
 
意为,秋天累累的果实满满的把树枝压得低垂,一根树枝被压得向下飘出,覆盖住了山间荒芜的小溪。

徐贲被称为“吴中四杰”。他十分擅长诗文书画,在元末明初时享有盛名。起初他隐居蜀山,以山水为娱,这首《题山果幽禽》应该就写在此时。
 
秋日,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份美丽的礼物,也是硕果丰收的时节。在春日埋头种因,待秋来瓜熟蒂落。人生也正是如此,需要经历辛苦耕种,不能贪图捷径,才能够迎来秋收的喜悦。
 
就像此时正在阅读本文的读者们,在以诗词点点滴滴积累浇灌自己,待到秋收时刻,便会胸有成竹。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美好的秋日,水到渠成收获满满的硕果。

作者:Evilros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