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果农来说,阳光玫瑰最好的出路是减少成本

 花果飘香 2023-10-15 发布于浙江

常德农鑫农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严钦兵
我终于到澧县了!
这几年我想来这个能把“阳光玫瑰”拉下神坛的地方看看,但总在天上飞过,从没落脚,这趟和周晓杰一起,简单跑了湖北产区之后,就商量着到澧县来。
进入如东镇之后,沿路都是形形色色的葡萄加工厂,门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货车,从果园送货过来的三轮车穿梭其中,显得非常繁忙。我们找的联系人也是一位收果商,名叫严钦兵(常德农鑫农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当地最早一批做“阳光玫瑰”的果商之一。
农鑫的加工厂很大,有8个冷库和3条“阳光玫瑰”分选流水线。目前只开了一条线,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挑选、整理、包裹、定称、装箱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最后用叉车装上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分选包装

“这套流水线是什么时候弄的?”我第一次看到这种针对于“阳光玫瑰”的产后处理流水线是在2020年,深圳阳光庄园在云南建水做了一台,最大的亮点是能定称,解决重量标准化的问题。
“我跟阳光庄园是同一年做的。”严钦兵说:“因为我以前是做工程管理的,做任何产品一定要有个标准,如果没有标准,这个市场就会流失,所以我在2019年就建了这个加工厂……”
严钦兵原来是在海外做工程投资和项目经理,一次偶然的机会尝到“阳光玫瑰”,先是2017年自己种了6亩,因为看到销售端的暴利才走上果商的道路。因为做事踏实,雷厉风行,迅速在行业内站稳脚跟,2020年销售体量达到300多万斤。

包装待运的筐装“阳光玫瑰”
“刚开始我们采货很简单,就是代办提篮子的模式。”严钦兵详细介绍道:“比如我定了10家种植户的果,定个时间让他们把货送过来,我再叫个车把货拉到上海去卖,没多少成本;现在包装加1元/斤,加工再加1元/斤,我在地头5元/斤订的果子,到这里就变成7元/斤。”
“这个成本就增加40%了。”我在嘉兴市场见过那种穗形很差但包装很好的“阳光玫瑰”,开玩笑说里面的果子还不如外面的包装值钱。
“所以说他们这些后来才搞加工厂、搞流水线的,真的没必要这样搞了,因为现在'阳光玫瑰’已经没有附加值了。”严钦兵叹息道。

农鑫合作社的加工车间

他这两年都在做减法,2022年销售量为200多万斤,今年计划再减少到100多万斤,所以另外两条流水线还处于关停的状态。

“你刚开始收购的时候是什么价?”我想先了解一下“阳光玫瑰”托底产区的行情变化。
“第一年(2017年)我也不知道定什么价,那时候'红提’卖5元/斤,我就出8元/斤,果农还挺高兴的。”严钦兵介绍道:“第二年种的人就多起来了,可能有个几百亩的规模,那个时候产地只有几个人在收购,当时我的报价是12.5元/斤,统货,订了30万斤,一下子就轰动了……”

严钦兵在检查“阳光玫瑰”的收购质量

“那一年销端能卖多少钱?”我追问道。那应该是暴利时代。
“销端最便宜卖300多元/箱,贵的时候400多元/箱,8斤装,成本才100元。”严钦兵笑着说:“所以我就不干工程项目了,2019年我投了几百万元建了这个厂房,开始正儿八经地干这个事情。”
“想大干一场。”我哈哈一笑。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挺喜欢他的直率。
“人都是这样,干了两年,好像这里面捡到了钱,所以2020年胆子特别大,采购合作都是一本本发出去的,只要有果全给我签回来。”严钦兵说。

果农种植的“阳光玫瑰”高产园

2020年也是澧县“阳光玫瑰”发展最快的一年。到2021年,澧县“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就达到6万多亩。也是从2020年开始,当地的收购价开始走下坡路,从2019年的14~19元/斤跌到现在的5~7元/斤。
“这8年来,你的收货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我接着问道。
“刚开始是没有标准的,只要是'阳光玫瑰’我们都收。只有价格的问题,没有我们不收的货。”严钦兵说:“一直到2021年,我们才开始有自己的标准。因为2020年要大干一场那一年是吃了亏的,那一年行情很好,但我们在品质上没有把握住,只要是'阳光玫瑰’就收。”
“糖度也没要求吗?”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严钦兵(左)和周晓杰在检测糖度

“因为那时候产量还不是很高,5000~6000斤/亩,能上糖。”严钦兵说:“所以我们2018年定的底糖标准是18%,但到2019年的时候市场的标准是17%,去年还有16%,今年好像大家对糖度的要求只有15%了。15%还没脱酸,更别提口感了。”
“就是外观越做越好,口感越做越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不知道多少次问过这个问题,不仅是“阳光玫瑰”,几乎所有水果最终都会走向这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主要是这个行业太赚钱了,做的人太多了,像澧县去年大概有200个代办,今年起码有800个代办。做的人多了就乱了嘛,没有标准了。”严钦兵无奈地说:“而且产地又多,下一个产地要抢上一个产地的行情差,卖得越早,价格越好,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养。只要有人要,他们就采。种植户是没有标准的。”

不到14%的糖度

“不仅种植户没有标准,销售端也没有标准。”我一直觉得这个早采问题不能全怪在果农身上。
“对!大家都没有标准。”严钦兵说:“所以我这么多年一直是以渠道为导向,因为渠道有标准、有门槛,不像市场谁都能做。大家都在做,市场就没行情;大家都不做,市场就有行情。渠道相对稳定,他会跟你算成本,加上你的费用,把利润控得死死的……”
“你觉得现在的行情还会不会往下降?”我再问道。
路上来的时候,我和周晓杰探讨过“阳光玫瑰”的种植成本,如果不算果农自己的劳动力成本,按照目前的产量水平,生产成本在2元/斤左右。市场如果能稳定在5元/斤以上仍然有不错的效益。对工业产品来说,这种投入产出比依然是暴利。

客商们在品尝“阳光玫瑰”口感

“应该不会降了。”严钦兵分析道:“因为价格下来销量就起来了。像这段时候来了好多客商,只要货在动,价格就不会往下降;要是货不动,那绝对会降,就怕降了都没人要。”
话音刚落,又来了几位客商,严钦兵迎了上去,介绍了自己的产品特点和价格情况……

“如果从果农的角度,你觉得现在种'阳光玫瑰’还有没有价值?”等送走客商,我们接着聊当地“阳光玫瑰”未来的前景和出路。

一拖二的小穗形“阳光玫瑰”

“没有太大的价值,你种得再好也是这个价格。”严钦兵摇了摇头说:“'阳光玫瑰’已经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价格一旦下来就很难再上涨了,再加上种植端的各种风险……。”
“那你们的风险在哪里?”相比之下,我对种植端的风险了解比较多。
“我们的风险就在品质上。”严钦兵说:“因为'阳光玫瑰’是一个套袋的产品,你不可能每个都拆了检查,有可能你看的这一角是好的,但另外一个角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喜欢收5亩8亩的小园子,他们的整齐度会高一点。”

严钦兵在产地查看“阳光玫瑰”质量

“第二个,因为澧县做的都是高产,在树上挂久了也有风险,会出现软果、烧叶,果农不会说是自己产量高了或者技术上的原因导致的,他们会说是我们拖太久了才出问题的,所以要有一定的收储能力,遇到行情实在不好的时候可以入库储存。”
“站在你们的角度,你觉得'阳光玫瑰’这个单品还能干几年?”我接着问道。
“干都能干,并且能一直干下去,只是干的方式会发生改变。”严钦兵说:“比如,可能会从现在的精致化慢慢变为简约化,节省中转和包装的成本,就是回归到最初那种模式。以后我的加工厂就变成冷库了,就剩下储的作用。”
“你们的出路和果农一样,都是如何去减少成本。”

正在定称的“阳光玫瑰”

我今年和不少种植户都探讨过“阳光玫瑰”未来的出路,无非两个方向:一个是精益求精,把葡萄做成工艺品,维持高价位;另一个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对澧县这种本来就处于底部的产区来说,第二条道路无疑是最佳选择。
“对果农来说,减少成本是一方面,但基本的品质要求一定要有的,要在达到市场标准的前提下去减少成本。”严钦兵强调道。

但是他忘了一点,在市场上,“阳光玫瑰”其实是没有标准的。

2023年8月2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