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画里的一场雨

 梅苑67968851 2023-10-15 发布于安徽
图片

# 行走的美术馆 #

 Vol.147  古画里的一场雨

全文字数:3142

阅读全文需要约:10分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雨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本无奇特可言,但历代文人墨客往往藉其抒发情怀,于是雨也就随之“文化”了起来。

图片

熟悉中国美术史的朋友都知道,古代有很多名家画过精彩的雨景山水作品,他们有的直接画雨,有的画雨虽不见雨,却能使人产生下雨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研究了画雨景的规律,比如:“烟中每有无根树,雨外尤多没骨山”。

雨景是不好画的,因为雨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明显的色彩。不仅中国画,就是西洋画画雨时,在技术上也有很多难处。正因为如此,雨景山水反而让画家们有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和创作的冲动。

图片

明  唐寅  春雨鸣禽图

雨水节气一到,春风轻拂,鸟儿和鸣,苍山如翠,飞雨入阶,丝丝缕缕,如烟如雾,美不胜收。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不同画家笔下的雨~

《江村风雨图》

吕文英的《江村风雨图》,目前收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

图片

绢本 立轴 浅绛 170.5x103.4厘米

此图描绘了风雨之时,群山渺茫,绿树摇曳不止,江水涛涛,岸边几屋,屋内小儿探头张望行途之人。此图用水墨刷风雨的笔法来描绘风雨之大,与同为明代画家的戴进的那幅《风雨归舟图》有同工之妙。

图片

画中风雨与雾交融,远处高耸浑厚的群山依稀可见,

图片

树枝树条似乎要被狂风拖拽离地,

图片

吕文英用长斧劈来表现山石的质地坚硬、棱角分明,

图片

树冠相叠,枝柯交错,枝干盘踞苍劲,

图片

画面近处,一条蜿蜒小路延伸至山脚旁的小江村,江水汤汤,三艘船只停靠于岸边,江边坐落着几户房屋,

图片
图片
图片

房屋简洁宽敞,屋内有小毛孩从窗边探出脑袋望向前张望,顺着小孩的目光所至,有几位冒雨前行之人,一人穿着蓑衣,一人撑着雨伞。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图片

《风雨归牧图》李迪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收藏

120.7cm×102.8cm  绢本 浅设色

款识:甲午岁 李迪画。

鉴藏印:司印半印。晋国奎章。晋府书画之印。敬德堂图书印。御前之印。道济书府。淸和珍玩。乾坤淸玩。乾隆、宣统诸印。

历代著录:石渠宝笈三编。

《风雨归牧图》描绘的是两牧童沿柳岸归牧,忽然风雨火作,柳枝、芦苇在风中摇荡,牧童逆风驱牛回家的场景。“牧归”,在村野中是习以为常的事,但作者把它置于风雨的特定环境中,“风雨”就成了作品的“灵魂” ,不仅连接着画面的结构,也点醒了作品的意趣。

画中一对水牛的背景是片呈半椭圆形的溪水,溪岸左上是土丘坡脚,长满乱草与矮树丛,沿着弧形溪边错落着芦苇和水草;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从矮林枝叶向右倾斜,芦苇和水草向右倒伏,形象地点出大风是从左边吹来。而溪岸右下是两株向左、向溪心上空斜长的柳树,正与从左向右猛刮的狂风形成对峙。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画家还运用娟秀精细而流畅的笔法、激奋跃动的线条和浓淡相济的设色,除写出柳丝翻飞芦苇倾倒风向外,更渲染出一湾清水涟漪与一片昏蒙蒙天色相接,使这场狂风骤雨即速来临之气势跃然纸上!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更令观者似感触到空气中含有一丝丝雨意的清润。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图片

《风雨归牧图》 (局部)

图片

《林峦烟雨图》

图片

《林峦烟雨图》 高克恭(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 收藏

123.5cm×61.2cm  纸本 立轴 设色

款识:元统癸酉夏六月克恭。

题跋:俞和,吴宽,清高宗题跋。不录。

作者印:高氏房山收传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著录书籍: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图片

《林峦烟雨图》 (局部)

图片

《林峦烟雨图》 (局部)

此幅为高氏淡设色山水画,画中似雨后,炯云迷茫,紧紧地笼罩着整个画面,群山连绵,且渐渐远去,构图为比较典型的三段式。即近景坡石零零碎碎,坡石间有几株参差不一的树木,有的枝干挺拔,有的树干倾斜,树叶茂密;中为云水,较为空旷;远景为叠嶂的主山,在烟雨笼罩下隐隐约约。此画除树干、坡石用长披麻皴皴出外,山形基本上以董源、巨然,二米的矾头、米点皴,披麻皴迭加而成。中景炯云缪渺,以渲染与勾法相结合,给人以极具空灵蕴藉之妙。款署“元统癸酉夏六月克恭。”钤印“高氏房山”一印、上方有俞和、吴宽、清高宗题跋。

图片

《林峦烟雨图》 (局部)

图片

《林峦烟雨图》 (局部)

图片

《林峦烟雨图》 (局部)

图片

《风雨归舟图》

《风雨归舟图》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少。南宋的苏显祖、明朝的戴进、蓝瑛、张宏、清朝的谢彬、金农等,近代的吴昌硕、傅抱石都画过这一题材。

  南宋·苏显祖  《 风雨归舟图》

图片

南宋  苏显祖  风雨归舟图  绢本  96×49cm

苏显祖画的这幅《风雨归舟图》,据传是传世孤本。画中烟云莽莽,雨气濛濛,远山郁郁森森,如巨斧劈皴;近水波纹涟涟,似细羽轻摇。河中梢公披蓑撑篙逆流行舟,桥上乡人荷伞顶风急步断魂,神态生动。两岸泥石树丛,错落有致,互相呼应。

画面的右上方,明代书画大师沈周题七律一首:“小桥槐木映沙陂,可似幽人北卧帷。领略风雨诗思好,规摹粉本墨痕迟。兴成挥汗凉生肘,吟罢披襟月入池。何时借我西窗榻,相对寒灯订后期。”

  南宋·佚名  《 风雨归舟图》 

图片

南宋  佚名  风雨归舟图页  绢本  25.6×26.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南宋  佚名  风雨归舟图页 (局部)

此图描绘风雨交加中的江边景象。江面风生水起,波纹涟涟。一叶孤舟在风浪中颠簸前行,舱内一渡客抬头遥望江岸,船头艄公身披蓑衣,埋头奋力撑篙前进。近岸芦苇、榭枝、藤蔓在疾风劲雨中大幅飘摇,与逆风而行的小舟遥相呼应。坡石用笔草草,烘托出风骤雨急之势。远处水天一色,云山悠远苍茫。全昼浓淡、疏密得宜,水墨韵致为典型的南宋风格。

 明·戴进 《 风雨归舟图》

图片

明   戴进  风雨归舟图  绢本  143×81.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明·戴进   风雨归舟图(局部)

图片

明·戴进   风雨归舟图(局部)

图片

明   戴进  风雨归舟图(局部)

戴进的《风雨归舟图》是这个题材中比较有名的一幅,被认为是风雨山水图的典范之作。这幅画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一叶扁舟逆风前行,路上的行人也急忙赶路,水中的芦苇和岸上的树叶都被风刮向一边。溪桥赶路的农夫、路人,披簑戴伞撑船渔民,点景人物极富有生活气息。作者运用宽阔的湿笔,快速斜扫过画面,表现大雨滂沱如泼、雨雾翻腾的撼人气势。

  元人 《 风雨归舟图》

图片

元人   风雨归舟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元人   风雨归舟图(局部)

这幅元人所作《风雨归舟图》描绘大雨倾盆,江涛汹涌,渔船停歇岸边,鹈鹕栖息船竿上的场景。画中松下茅屋有人凭栏举目远望,对岸景色尽在烟雨中,屋宇、柳林隐约可见。夏日烟雨景致,以大排笔刷成。风雨激起波浪,人物冒雨迎风之情,表现极是生动。

 明·张宏 《 风雨归舟图》

图片

明  张宏   风雨归舟图

图片
图片

明  张宏   风雨归舟图(局部)

张宏这幅画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左上角题:昨夜灯前原来有约,不辞风雨过溪来。古人很早就告诫后人,就算是刮风下雨,也不能放人鸽子。

 清代· 金农 《 风雨归舟图》

图片

清代 金农  风雨归舟图   54.5×126cm

徐悲鸿纪念馆藏

图片
图片

清代 金农  风雨归舟图 (局部)

徐悲鸿认为,金农的《风雨归舟图》是中国画中的奇迹,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支柱之作。此图画面纵向,上方是雨中迷蒙的远山和山脚下岸边随风雨起伏的苇丛。中间留白处是大片的水面。画面右下方,工细写出峭立的山岩和岩石上经受狂风骤雨的树木。这一切作为铺垫,衬托了风雨交加的水面上,一叶孤舟正在顶风逆水而行的场景。船头一人撑伞蜷缩,船尾艄公身裹蓑衣在奋力摇橹。画面全以淡墨勾描渲染,风雨大作的气氛和小船赶路心切的情态跃然纸上。

关于此画,还有一段收藏故事。民国时期,徐悲鸿曾得到过一件南唐名家董源的巨幅中堂《溪岸图》。张大千见此画后,非常喜欢,想用自己的藏品与之交换,当时他知道徐悲鸿正在迷恋金农,于是请谢稚柳做说客,想用他手中的《风雨归舟图》交换董源的《溪岸图》,徐悲鸿慨然应允。徐悲鸿用《溪岸图》交换了一张张大千收藏的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风雨归舟图》。

  傅抱石《 风雨归舟图》

图片

傅抱石  风雨归舟图  纸本  89.7×57.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傅抱石  风雨归舟图(局部)

近现代画家傅抱石“风雨”题材的作品常被论者形容为“一半山川带雨痕”,此图近端小舟在瓢泼大雨中艰难地行进,主人撑伞安坐其中,船家瑟缩于船尾,尽力摇桨。巨大的松枝横于画幅中部,被狂风吹得摇摆不定,为全图增加了动感。浓墨坡岸与淡墨风雨相映成趣,别具一格。

图片

《溪山风雨图》

图片

宋 佚名《溪山风雨图》 纵23.7厘米 横25.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溪山风雨图》绘风雨之中的险峰萧寺、山溪烟村之景。画面构图左实右虚,实处写翠峰列嶂,虚处绘平野开阔,风雨溟濛之中,分别有壁立万仞、极目千里之势。山下水畔,画家描绘了两位撑伞的人物,其中一人因雨伞被狂风卷入高空而慌忙追赶,为画中的满川烟雨别添韵致。风雨云岚乃虚无缥缈、难状难写之物,此图以小幅扇面作山川风雨之景,寓动于静,动静相生,有别开蹊径之妙。

图片

南宋  马麟《芳春雨霁图》

图片

南宋  马麟《芳春雨霁图》

图片

南宋·马麟《芳春雨霁图》局部

图片

南宋·马麟《芳春雨霁图》局部

图片

元  马琬  《溪山新雨图》

图片

马琬善诗文,尤工于古诗歌行,擅长书法和绘画,当时有“三绝”之称。其诗文著作有《灌园集》。传世作品有至正二十六年(1366)作《春山清霁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至正九年(1349)作《暮云诗意图》轴,藏上海博物馆;《雪冈渡关图》藏故宫博物院;《青山红杏图》册页,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夏山欲雨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溪山行旅图》轴,藏美国高居翰先生景元斋。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人把听雨列为“九大雅事”之一。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修身养性,散淡闲适,虽至为简单,却别具幽逸之美。南宋词人蒋捷曾在《虞美人·听雨》中写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短短几句诗,便以不同时段听雨的心境概括了词人的一生。

雨,对于中国文人而言,早已超越了其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本义,雨宜入诗,更宜入画。画中的雨,同样也有别具一格的魅力。

图片

ZHIMU | 置目儿童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