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提出了六经辨证。六经分为三阴三阳,三阳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六经的研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正如民国恽铁樵所言:“《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论》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那么,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呢?
一
从金代成无己开始注解《伤寒论》,至今数百家,各有各的看法。以下罗列数家,以下诸位医家的思考,也可帮助我们去更深刻地理解六经。
其一,经络说
朱肱在《类证活人书》提出:三阴三阳即指经络,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成无己亦以经络为立足点,结合病因、病机、脏腑、气血等学说为《伤寒论》作注。
寒露养生,关键在于润燥,避寒。建议早睡早起,节食少动,勿太辛劳,勿出大汗,衣可略薄,以让身体感受到寒凉秋气。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寒露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另外,汪琥则在《伤寒辨证广注》中提出“仲景书只分六经,不言手足,其实则合手经而皆病”,由此创“六经即十二经”说。
其二,脏腑说
李时珍、高学山等侧重认为六经即脏腑。认为太阳应包括肺在内。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桂枝(汤)虽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
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中则明确提出:“足太阳与手太阴同治皮毛之合,则肺部所辖之胸中,原为太阳阳气之公署”。
其三,气化说
张志聪等则侧重以气化解。他在《伤寒论集注》中说:“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迹其有形,亡乎无形”。认为“太阳、阳明……乃人身经气,而各有分部”。张志聪并将肺气与心火一并纳入太阳范畴。
其四,综合说
柯韵伯在《伤寒论翼》中综合脏腑、经络、气化、地域等各种观点来解释伤寒六经,认为“六经是分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纪……不为经络所拘”,并提出“以心为太阳,故得外统一身之气血”。
其五,部位说
程郊倩、周学海等医家则径直把六经理解成部位、范围的代称。比如,程氏认为“名曰六经,实是为表里腑脏四字各与之地方界限”。
周氏在《伤寒补例》中说得更明确:“经也者,分野之谓也……三阴三阳分经,只是人身分野之空名,非如筋脉之有专物也”。
其六,分证说
日本医家喜多村认为:“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他的观点是:三阴三阳只是一种分证的方法。
……
以上这些学说,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伤寒六经病证的机制。从以上诸家的观点来看,绝大多数注家都未摆脱经络学说的束缚。
当代学者对于经络的实质也有一些思考,比如,有认为是“体力的亢奋与衰减”,有认为是“神经病理性单位”,有认为是“特异性的时相过程”,有认为是“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体”,也有认为是“病理层次”等等。也有人甚至用西医证候群来解释六经实质,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
就以上诸多观点中,我非常赞同气化说。
我的思考是,要想正确认识六经的实质,肯定离不开脏腑经络。六经的物质基础即是脏腑和经络,事实上六经的功能即反映着脏腑、经络的气化活动。
进一步说,六经其实是人体的六种生理,六经代表着六种五脏六腑和经络的生理功能特点。六经其实是六种体质,代表着六种生理状态。若受邪气侵袭,不同的六经体质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即是六经病。
由此说,不要把六经看作是综合征、符号或是症候群,六经应该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概括。当然,这个生理功能包括着五脏六腑,也包括着十二经络。
生理离不开气化,事实上五脏六腑与十二经络的生理功能都与气化相关。若气化离开了脏腑和经络,那么六经也就成了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反之,若脏腑经络离开了气化,也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成为僵死的东西。
我们讲六经,谈到太阳,就知道与膀胱、小肠、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以及它们的气化功能相关;讲到少阳,就知道与三焦、胆、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汤以及它们的气化功能相关。其他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诸经亦是如此。
在六经气化说中,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因为有气化,才有六经的开阖枢。
我的观点是,要研究六经的实质,就不能单纯地研究六经,而要把六经证候与脏腑、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要以气化为本。因为若以形为标准来看,气化属于功能,为形而上的层次,而脏腑、经络属于物质,都属于形而下的层次。
六经的实质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手足十二经脉和所连属的脏腑及其生理功能;而六经病的实质则指十二经与其相应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我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六经,也才能真正从临床上来提升应用六经辨证的疗效。
三
进一步思考,生命是一团阳气。生命的所有生理状态,其实都是阳气造成的。由此说,六经或许也可看作是人体阳气的六种不同的生理状态。而所谓的六经病,可理解是人体阳气受外邪侵袭而运行失调产生的六种不同的结果(其实也是病理状态)。
为什么会产生六经病,源于人体的阳气不足,不能完全祛除病邪。当受外境影响,包括六淫邪气侵袭,或精神、饮食、环境等因素影响时,人体阳气未能把机会调节成正常的状态,此时即会出现整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仲景把这种阴阳偏盛偏衰的状态分为六种,即称之为六经病。
阳气是生命的主宰,用阳气来讨论六经实质,这是一元论思想。或许这种观点更有益于我们深刻理解六经。
六经代表着人体阳气的六种状态,也代表着人体所出现的六种不同的抗病能力。或许可把六经理解是六种体质,这六种体质所呈现出来的是一身阳气的层次性分布规律。
若人体阳气偏盛,当外邪侵袭时,阳气能抗邪于外,邪正交争剧烈,此时多表现为三阳病。若人体阳气偏弱,当外邪侵袭时,阳气不能有效抗邪于外,邪正交争不太剧烈,甚至会呈现交织的状态,此时多会表现为三阴病。 当然,三阳病与三阴病之间也会相互转化。当出现三阳病时,若邪气偏盛,在正与邪交争中不断消耗人体阳气,则阳气逐渐衰弱,邪气渐趋深入,就会转化为三阴病。若处于三阴病的状态,经过正确的治疗后,人体阳气逐渐恢复,正能祛邪,则邪气渐退,则会转化为三阳病。
就六经来说,阳气旺盛于体表,当外邪侵袭时,正邪交争于体表,这是人体最外层次的病证,相当于太阳病。此时机体是由正常转入病理状态的开始,为了迅速获得康复,人体阳气会自动奋起抗邪。而若人体阳气不足,则需通过振奋阳气来抗邪。这即是太阳病的立法原则。
太阳病往往在表,即使涉及气血,亦多为太阳经脉运行障碍所致,一般不致有亏损之变,也就是说,太阳病往往气血未虚。
若病及阳明,人体阳气处于最为旺盛的状态,此时邪气亦盛,此时关键在于祛邪,祛邪即是扶正。阳明病的正确治法即是顺其势而治之,比如白虎汤、三承气汤,皆是此意,也皆属攻邪之法。
少阳病邪气不盛,但正气已虚。邪不盛则不须用攻,攻必伤正。正气稍虚而未虚至极,则又不宜用补,纯补则必留邪。在考虑正邪双方的前提下,当祛邪与扶正同时进行,但均不宜用峻剂。《伤寒论》提出和法。
就三阳病证所用之方来看,都是以祛邪为主,因为正气未虚,或稍虚。需要注意的是,在三阳层次,所有有碍于阳气恢复或耗伤阳气的行为都要禁止,正如诸多饮食禁忌,包括桂枝汤的啜粥法,即是此意。
而病至三阴,仍不离阳气,此时阳气已虚,邪气自表入里,自三阳进入三阴层次。所以,三阴病的治疗都以扶助阳气为本,目的在于迅速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太阴病以阳气不足为主,仲景提出当用理中汤,其实是重在扶助中阳。
厥阴病己接近阳气崩溃的最后防线,机体必激发全部的生命活力与邪气抗衡,于是会出现厥热胜复的复杂局面。至厥阴病,若阳气渐旺,则正能胜邪,表现为热;若阳气渐衰,则正不胜邪,则表现为厥。显然,厥阴病较之少阳病更重,其邪正双方的交争更容易表现为大起大落,这反映出厥阴病阶段人体的生命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治疗的理念当然是理顺其混乱之阳气,扶阳祛邪。
病及少阴,阳气严重不足,机体的抗病力已处于极弱的状态,此时已经影响到生命的核心,甚至会出现死证。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体阳气虚损而又无后继之力。治疗思路在于迅速回阳救逆,以恢复阳气,使生命状态平衡下来。
由此可见。病至三阴,虽皆以扶阳为主,但各个层次偏重不同;而同是阳气不足的太阴与少阴,由于阳气不足的层面不同,其治疗难易与病情轻重以及预后亦有所不同。
总之,六经可概括为阳气的六种状态,而六经病证治可概括为阳气与邪气交争的六个层面。不管如此,六经和六经病都是以阳气为主导的。 如需线上预约挂号问诊点击此👈 加入选择中医线上社群点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