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说:环境和交际圈子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要想成功,就需要努力破圈,加入层次更高的圈子,打破信息茧房。

 新用户54571160 2023-10-16 发布于江西

曾国藩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环境和社交圈子对个人性格和行为的深远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环境和与我们互动的人所塑造的。这种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职场文化,社交圈子都在无形中塑造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习惯。

“破圈”,这里指的是打破自己舒适的生活和思维模式,跳出熟悉的生活圈子,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圈子。这并不是说要放弃和老朋友的交往,而是意识到,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成功,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舞台,与更高层次的人交往。这样,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视野。

“打破信息茧房”则强调了跳出自己熟悉的信息圈,寻找和获取不同的信息和知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人们容易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但很多时候,这些信息都是重复的,相似的。只有跳出这个茧房,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不要被现有的环境和圈子所局限,要勇敢地去探索,去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和固有的认知所束缚。从小到大,身边的人、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氛围都在不断地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种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和价值判断的基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渐渐长大,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曾经认为的“正确”或“理所当然”的事物,并不都是那样。

这就像生活在一个大温室里的植物,习惯了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一旦被移出这个环境,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但只有走出这个温室,植物才有可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体验到不同的季节和气候。

人生亦是如此。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另一个城市读大学,突然之间,原来固有的价值观、习惯和看待问题的方式被挑战。初时可能会有些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这种转变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加成熟和深入的思考。

所谓“破圈”和“打破信息茧房”,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成长和进步。每一次的“破圈”都意味着我们跨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去面对和接受新的挑战。而每一次的“打破信息茧房”则意味着我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知识,而是去深入挖掘,从而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启示。

这种成长和进步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但正如曾国藩所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向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李梅是一名普通的市场营销员,毕业后就在家乡的一家小企业工作。在这里,她与同事相处融洽,经常得到老板的表扬。但在业界,这家企业并不被看好,它的市场策略老旧,不善于采纳新思想和技术。李梅在这里工作了五年,虽然表面上一切都很顺利,但她总感觉自己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大学时的好友小张。小张在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工作,职位和李梅相仿,但小张的眼界、经验和能力明显高出李梅一筹。他们的对话让李梅感受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她意识到自己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小圈子里,没有真正去挑战自己、提高自己。

经过深思熟虑,李梅决定离开舒适区,她辞去了在家乡的工作,来到大城市,加入了一家颇有影响力的公司。刚开始,她遭受了许多困难和打击,既有工作上的挑战,也有心理上的压力。但她始终坚持着,不断地学习、进修,逐渐打破了自己的信息茧房。

不久后,李梅在这家公司表现出色,她的创新思维和战略眼光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她发现,原来自己能做的远不止之前在小企业的那些事,自己的潜力远比想象中的要大。

环境和交际圈子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如果我们总是待在同一个圈子里,接受同样的信息和思维,那么我们的视野和认知就会受到限制。但只要我们有勇气跨出舒适区,去面对和接受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打破这个茧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