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看的书(五)

 单向独白 2023-10-16 发布于甘肃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听闻三毛已久,初识她却在这本书。奇怪的是,在阅读之初我会有种“我终于要认识她了”的喜悦。自那之后三毛便在我生命的意义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毛在我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呢?她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有饱读诗书的那份从容。她自幼便逃学去墓地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最快乐与最痛苦都源于与此。

她与荷西来到撒哈拉只因为她无意的看到了一张撒哈拉的照时乡愁油然而生,也正是因为这次荒谬的前世感应,她与荷西在撒哈拉开启了活力四射的新婚生活,也经历了安居乐业以外的生死离别。在三毛心里,撒哈拉是前世的梦中情人,是不能用言语解释的故乡。这里的一石一沙她都喜爱至极,这里的斗转星移她都难以忘记。

我想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满足了我年幼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原来真的有人在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啊。有人说,读了三毛的书,等于与三毛成为了好朋友。在我心中三毛是最勇敢、最浪漫、最洒脱、最自由的女人。囚困于钢筋水泥中的我们,会不会早已失去了奋不顾身的那份勇气呢。我还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藏着星星的双眼里总是很坚定地对别人说“我长大了要做一位某某某”,在成长的过程中那个梦想却早已被篡改了许多次,最初的那个梦想也随着星星散落到了宇宙的尘埃里。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它有时幽暗有时污秽,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能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三毛年少在美国的国家地理看到撒哈拉的介绍,于是油然而生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一片陌生的大地。物质文明对人类不是说一定必要,在这里而生的怜悯是超越物质之外的深思,撒哈拉里所有的际遇带着浓墨重彩,深刻到骨髓里,是在物质文明世界绝感受不到的。

哪怕一次呼吸,一张活生生的面孔,一粒沙石里的石子,夕阳下撒哈拉威的小孩拍着垃圾桶,三毛都将其下笔珍藏。生活里只要有那么一些的留意与用心,撒哈拉之外也能感染流浪文学的浪漫。

比如洗衣服恰好从走廊这头走到那头需要56步,碰巧可以看到六点的夕阳,自动售卖机付款后掉下咖啡需要7秒,爬上五楼迈台阶93次,中途抬头可以看到窗外的蓝天,从宝通寺到江汉路有6站路程,所有写下的诗句和信不及手拉手1毫米不到的距离。如果可以表达爱,就不要吝啬爱。如果可以用每一份闲暇发掘有趣,就不要空洞地来去。这是我从撒哈拉的故事里看到的极致浪漫。

这本书记录着一对爱侣在荒凉的撒哈拉里发生的浪漫,快乐的故事。三毛本身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但我可以从本书中窥见她的坚韧与独特,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越是不快乐的人,就越是渴望快乐的。最喜欢的一篇是《白手起家》。喜欢那种一点一点布置屋子的感觉。看过撒哈拉这本书再去看她的别的作品,隐约有种美梦破裂的感觉。至今我也很喜欢“前世的乡愁”这一词汇。每次看到关于非洲的纪录片或者著述,我还是会想起三毛的名字。

我羡慕三毛,我也渴望成为三毛。生命只有一次,年轻才我们最大的底牌。想到了就一定要去做,因为不确定为什么要去,正是出发的理由,大胆去探索属于你的未知吧。你可以狂野,也可以温柔,但我希望你永远都拥有重新来过的勇气。就像三毛说的“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其快乐的。”

这本好书,不应该被错过。



【作者简介】
接客很贵的摩羯男一枚
请您斟酌
树洞ID:AK202107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