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徐氏南祖徐霸~霸公世糸

 新用户91318286 2023-10-16 发布于浙江

一世   南祖        徐霸

霸公,字季显,世居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生于西汉元帝十一年(公元前37年)三月廿六日未时,为车骑大将军,迁浙东,殁于东汉光武帝五十年(公元50年)八月十六日巳时,葬于东海郡北山

妣    李氏

生子二      长子    徐抱

次子    徐详

长子抱公,生子二,徐元洎,徐元泊,抱公长子徐元洎,任西汉江夏太守,后迁居丹阳郡(今江苏镇江),徐元洎八世孙徐饶,丹阳人,袭丹阳候,辟地江表,渡江南迁居东阳太末(今衢州龙游),为东海堂东阳太末渡江部分徐氏始祖,并非徐元洎过江迁居东阳太末,饶七世孙融(仲融、徐熙)同一人,融五世孙西阳王徐之才,徐之范,《元和姓纂》《徐之才墓志》《徐之范墓志》明确记载。另有分支谱

霸公次子    徐详

详公,字敬卿,号审言,生于西汉成帝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六月四日申时,西汉末年朝庭无能,皇权榜落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祥公审时度势,东汉建武年间,侨寓浙江东会稽龙丘太末里,避兵乱,迁豫章南塘而居焉,繁衍生息,殁于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十一月十七日午时,葬南塘东太白冈齐圣院

妣   罗氏(太尉罗季武之女)

生子二     长子   徐昌龄(齿至)

次子    徐昌盛(齿兒)

次子昌盛公另有分支谱

详公长子    徐昌龄

昌龄公,字瞵,号齿至,生于东汉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1年)三月十九日寅时西汉王莽十二年三月廿六日未时,殁于东汉章帝十五年(公元90年)五月九日卯时,葬豫章南塘城北龙里沙东

妣    韦氏

生子一    徐敬

昌龄公之子    徐敬

敬公,又名肇,字遇凌,号恭叔,生于东汉光武帝四三年(公元68年)七月廿六日午时,耕读为本,为乡民排忧解难,殁于东汉顺帝帝十八年  (公元143年)十二月十九日申时,葬豫章南塘城南五里何家山辛向东山

妣   杨氏

生子一    徐稚

敬公之子       徐稚

稚公,字孺子,号穉《南州高士》也,生于东汉和帝八年(公元96)年九月九日未时,居豫章东湖南昌府北沥徐家大屋,殁于东汉灵帝二年(169)年,葬进贤门外东潭巷铁树坡,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高士贤人,被人们称为南州高士,稚公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薄明志,豫章太守陈蕃非常敬重稚公之人品,设榻侍之王勃的名篇《腾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北宋诗人黄庭坚游学南昌期间,拜谒徐祠后写道,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当一束向谁论,藤萝得意千云日,箫鼓何心进酒樽,自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后裔称稚公为《东海堂》徐姓始祖

妣         刘     氏

生子二   长子:   徐胤

次子:   徐豫

三子:   徐洎

次子豫公幼而敏,陈蕃以女娶豫,生子一,徐观德,十五年后至三国东吴黄武四年(225年)仲春,徐观德再次续修徐氏族谱,至六十代徐鲍,于汉哀帝时,任山东平阳太守,遂解组而居馆镇洪都(今南昌),欲归故土,不料曹瞒煽动桑梓,遂居于湖口小城山北,部分后裔迁安徽宿松,豫公为江西省湖口县小城山北始祖。三子洎公外迁信安龙丘(今浙江衢州龙游),生子五,长子徐永迁居绍兴,次子徐盛迁回居豫章,三子徐奇迁居吴郡(今江苏苏州)新阳县,四子徐洪居信安(今衢州),五子徐攀迁居吴郡(今江苏苏州),洎公七世后裔徐陵居东海,徐陵,字孝穆,至德元年逝世,追封镇右将军,特进,侍中,左光绿大夫,溢号为章,宋末传至徐一郎,徐二郎,徐一郎由江西石域迁福建上杭,徐二郎由江西石域迁福建连城。元朝时其后裔迁广东,徐福禄,徐寿春迁居丰顺,徐应福,徐应禄移居海丰,徐友旺徙居梅县,徐胜堡迁居陆丰,徐景山迁居博罗。其后裔徐云涯迁居镇平(蕉岭)开基,形成云涯派,明朝时又有其后裔迁居长乐(五华县),程乡(梅县)等地。清朝时徐云涯后裔徐常奉,徐云汉,徐常,徐玉思,徐玉汉,徐玉林,徐泰俊,徐远俊,徐华墼,徐华遗,徐立洪,徐坤尚等迁居台湾,都各另有分支谱

稚公长子    徐胤

胤公,字季登,生于东汉安帝二年二月十四日申时,胤公行为敦厚,孝顺父母热爱兄弟,也隐居不出来做官,豫章太守华韵以礼请求他相见,他一再称病不去,殁于东汉少帝一年九月十日寅时,葬于进贤门外山坡

妣      毛氏

生子四子    长子   徐声

次子    徐和

三子    徐悦

四子    徐洪

长子声公生子一,徐宷,宷生子二,徐尚仁,徐尚义。次子和公生子二,徐宏,徐宝,宏生子一,徐尚质。徐宝廿世后裔徐敦生子四,徐亘,字丕著,徐韬,字丕略,徐韡,字丕美,徐韞,字丕珍(为徐稚,号孺子廿五世孙),徐韬,字丕略,号坦斋,韬公生于唐宝历三年(公元827年)八月四日卯时南塘沙村,仕唐为侍御史,敕授紫金光绿大夫,韬公迁(丰城)吴塘,殁于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十二月十六日寅时,葬觉溪住基左喜源坑,娶甘氏继娶赵氏,生子四,徐晁,徐晸,徐晟,徐旵,韬公十六世后裔为明朝开国元勋,魏国公,后封中山王(徐达)也,达生子四,徐辉祖,徐膺绪,徐添福,徐增寿,韬公四子后裔分部全国各地及海外。四子洪公外迁河内(今河南禹州市)生子一,徐庶,字元直,本名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魏文帝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病逝于曹魏,葬于彭城(今江苏徐州),生子一,徐邈。都各另有分支谱

胤公三子     徐悦

悦公,生于东汉顺帝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亥时,殁于汉献帝十二年二月九日辰时,葬于东山冲

妣    彭氏

生子五      长子    徐实

次子   徐容

三子   徐宬

四子   徐宁

五子   徐宽

长子次子三子外迁,四子五子籍居南昌,五子徐宽,生子一,徐尚文。都各另有分支谱

悦公长子       徐实

实公,号功,生于东汉恒帝廿年三月三日申时,少有大志,才智过人,被灵帝器重任扬州会稽郡太守,殁于汉献帝三十年九月十九日亥时,葬会稽郡东山

妣    虞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尚文

次子    徐尚武

三子    徐尚书

长子尚文公三子尚书公都另有分支谱

实公次子      徐尚武

尚武公,生于东汉献帝三年五月七日未时,尚武公身材魁武,武功高强,任献帝中郎将,殁于三国乌程公十年六月廿七日寅时,葬会稽郡徐家墓地

妣    刘氏

生子二    长子   徐盛国

次子   徐盛朝

次子盛朝公外迁另有支谱

尚武公长子    徐盛国

盛国公,生于三国魏明帝十年八月十三日申时,为齐王奉车都尉,殁于西晋武帝十一年八月十六日,葬会稽郡徐家墓地

妣     曹氏

生子二    长子   徐魁

次子    徐荣

长子魁公另有分支谱

盛国公次子     徐荣

荣公,生于三国魏高帝六年九月廿八日子时,殁于西晋怀帝五年七月十五日卯时,葬于会稽郡徐家墓地

妣     张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德馨

次子    徐德绅

荣公长子      徐德馨

德馨公,生于西晋武帝廿五年九月十七日酉时,殁于东晋哀帝三年三月廿九日亥时,葬于徐家墓地

妣    周氏

生子一     徐道瑷

德馨公之子     徐道瑷

道瑷公,生于西晋慰帝二年十一月士日卯时,歿于东晋孝武帝廿二年一月九日午时,葬吴郡西北山

妣    瞿氏

生子二    长子    徐焕昌

次子     徐焕旭

次子焕旭公迁郡失考不详

道瑷公长子    徐焕昌

焕昌公,生于东晋成帝十六年二月九日巳时,为东阳郡掾吏,殁于安帝十年十二月廿八日申时,葬东阳郡西北山

妣   胡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延树

次子    徐延柱

次子延柱公迁临川郡另有分支谱

焕昌公长子    徐延树

延树公,生于东晋哀帝三年八月廿七日未时,为东阳郡掾史,殁于南朝少帝二年七月十九日寅时,葬于东阳郡大东山

妣    于氏

生子四   长子   徐伯晖

次子   徐伯珪

三子   徐伯庆

四孑   徐伯珍

兄弟四人时称四皓

长子伯晖公次子伯珪公三子伯庆公都另有分支谱

延树公四子    徐伯珍

伯珍公,字文楚,太末《今龙游人》生于东晋安帝八年(公元414年)五月廿三日申时,幼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笋壳箬叶学书,专心致志,安于贫寒兄弟四人白首相聚时人呼为四皓,著有《周易问答》殁于南朝齐明帝三年(公元497年)七月十一日丑时,葬于太末县东山文笔坳南向

妣    葛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壁成

次子   徐壁售

长子壁成公另有分支谱

伯珍公次子    徐壁售

壁售公,生于南北朝宋文帝十四年八月十九日申时,殁于南北朝齐和帝一年十月廿三日亥时,葬太末县东山南向

妣   瞿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孝坷

次子   徐孝兴

三子   徐孝盛

次子孝兴公三子孝盛公外迁都另有支谱

壁售公长孑      徐孝坷

孝坷公,字湛,号孝源,生于南北朝孝武帝八年三月三日巳时,为南北朝孝文帝重臣,中书今,护军将军,追封南齐司空,宰相,溢号忠烈。殁于南北朝梁武帝三十年七月十三日戌时,葬梁王山南向

妣     包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席欤

次子   徐席钰

长子席欤另有分支谱

孝坷公次子     徐席钰

席钰公,生于南北朝齐高帝三年十月廿七日申时,殁于后梁宣帝六年八月十六日亥时,葬梁王山南向

妣    吴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元会

次子       徐元兴

长子元会公外迁另有分支谱

廿

席钰公次子    徐元兴

元兴公,又名遗奴,字始昌,号孝嗣,生于南北朝梁武帝二年十月廿九日申时,吏部尚书,右军将军,拜中书监,顾命大臣,宰相,后被踢死,中兴元年追封太尉,溢号文忠,殁于陈文帝十六年十一月廿三日亥时,葬梁王山

妣    党氏

生子二   长子   徐碧

次子   徐博

次子博公外迁不祥

廿

元兴公长子     徐碧

碧公,生于南北朝梁武帝廿五年七月九日亥时,殁于南北朝陈宣帝十年九月十三日午时,葬梁王山

妣    高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光智

次子   徐光申

廿

碧公长子    徐光智

光智公,生于南北朝梁武陵帝元年十二月廿三日申时,殁于后主六年八月十六日酉时,葬梁王山

妣   季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德言

次子  徐德任

次子德任公迁地不详

廿

光智公长子    徐德言

德言公,字彻,生于南北朝后主萧宗二年,江南著名的才子,南梁秘书郎,后被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大妹妹乐昌公主招当驸马,《本事诗》中有德言公和乐昌公主的记载,歿于后主七年,葬王公上元山

妣    陈氏    南朝后主陈叔宝之妹                           《乐昌公主》

生子二    长子   徐章颖

次子   徐章曙

次子章曙公另有分支谱

廿

德言公长子    徐章颖

章颖公,字旷,号文远,生于南北朝陈宣帝八年九月廿五日申时,为隋唐朝重臣,太学博士,国学博士,迁河内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殁于唐朝高宗三十年十月,作斋一七,葬于洛阳城西山墓地,

妣     余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廷佑

次子   徐廷任

三子   徐廷颂

次子廷任公三子廷颂公外迁都另有分支谱

廿

章颖公长子    徐廷佑

廷佑公,字奉众,生于隋朝炀帝十年九月十六日亥时,廷佑公聪明好学才智过人,从河内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官迁信安,任衢州信安太尉,殁于唐中宗十八年九月七日西时,作斋五日,葬于衢州信安龙丘九峰山

妣    李氏

生子三   长子   徐有功

次子    徐有德

三子    徐有馨

次子有德公三子有馨公都另有分支谱

廿

廷佑公长子      徐有功

有功,又名弘敏,字宗,号有功,唐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人,其祖父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隋朝重臣,生于唐太宗十五年八月十九日卯吋,学富五车举明经及第,初任蒲州司法参军,武后永昌三年进京,司刑(大理)寺丞秋官(刑部)郎中侍御史,司刑寺少卿,迁居河内济源唐中宗李显登位后加赠有功为越州都督(一品)头衔,并特下制书表彰节操贞敬,器怀直亮徇古人之志业实,一代之贤良和卓然守法,虽死不移无屈挠之心有忠烈之义,殁于唐中宗十九年,葬故居北毛山坳墓地

妣    迟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安康

次子    徐安贞

三子    徐安吉

三子安吉公,又字如玉,字殼,号安吉,为东莞南安太守,生子一,徐涛,安吉公四世后裔徐商,字义声,号秋卿,从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外迁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镇)人,为徐有功五世后裔,太和五年进仕,唐懿宗时为太孑太保,吏部尚书,宰相,徐商生子一,徐彦若,唐昭宗时为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吏中丞,吏部侍郎,宰相,光化四年(901年)病逝广州,长子安康公都各另有分支谱

廿

有功次子    徐安贞

安贞公,又字楚玉,字子珍,号安贞,从河内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外迁浙江信安龙丘县(今浙江省龙游县)人,其祖父是信安太尉,生于唐高宗咸亨廿二年九月十九日未时,尤善五言诗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唐神龙二年进士,初为武陟尉参与继修,南朝齐《七志》整理皇秘籍补丽正学士,开元时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玄宗属文掌管制作,诏书有能名后部工部侍郎,兼集贤院院士,帝每属文及作手诏多命安贞公起草,深得宠信,开元十九年二月撰《文府》廿卷献上不久,升中书侍郎,是时李林甫同事或谓安贞多所参助天宝后,避罚衡山缶寺装哑为佣历数年,而寺僧不识后北海太守,李邕识之握言欢,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人,若幽谷之覩太阳不然委填岩穴矣,玄宗念其贤即家封东流子,卒赠尚书有诗文多卷,久伙明童佩辑其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收其诗作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奉和喜雪应制书,殿赐宴应制题襄阳图送丹阳采访以驾温泉宫程将军夫人,换诗送王判官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句,共十一首诗,晚年隐居巴陵郡昌江县下台(今湖南省汨罗与平江交界处),湖南徐姓从此开枝散叶,人丁兴旺。殁于唐玄宗三十一年九月九日申时,葬于昌江下台(今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戴市村徐家坊)宝地

妣   巴氏    邹氏

生子八    长子   徐立昭

次子   徐立穆

三子   徐   会

四子   徐知新

五子   徐惠明

六子   徐   相

七子   徐   隆

八子   徐   标

次子立穆公失考。三子徐会公,生子三,徐汉,徐洪,徐清,汉公外迁湖北生子二,徐景进,徐新运。洪公外迁湖北生子四,徐荣,徐华,徐富,徐贵。清公生子五,徐鼎,徐伦,徐俛,徐侃,徐华,伦公外迁生孑二,徐福国,徐福民,后裔迁浏阳、长沙、华容居住。华公外迁湖北生子五,徐质,徐义,徐思,徐星,徐常。侃公生子一,徐通居平江。鼎公生子三,徐坚,徐竖,徐槧,鼎公五世孙徐隆六世孙徐哲迁广东,七世孙徐经迁福建,徐纪迁西蜀。其后裔居住平江、岳阳、湘阳、汩罗。四子知新公外迁浙江衢州生子一,徐元。五子惠明公外迁浙江衢州生子一,徐猷。六子相公失考,七子隆公外迁浙江兰溪生子二,徐壬,徐行重。八子标公外迁浙江天台生子一,徐邈,邈生子二,徐球,徐瑁。三子会公为湖广岳州昌江徐氏始祖,都各另有分支谱

廿

安贞公长子     徐立昭

立昭公,生于唐中宗十五年十月十六日酉时,外迁龙丘,为唐龙丘(今浙江衢州龙游)县令,殁于唐代宗十年九月十六日亥时,葬龙丘九峰山

妣    丁氏

生子二   长子   徐杼珙

次子   徐杼琪

次子杼琪公另有分支谱

廿

立昭公长子    徐杼珙

杼珙公,生于唐玄宗十三年五月八日未时,殁于唐德宗十六年七月廿四日子时,葬于龙丘南塘山,齐氏同夫处墓地

妣    齐氏

生子一    徐镅柞

杼珙公之子    徐镅柞

镅柞公,生于唐玄宗三十八年九月十七日寅时,进士及第,殁于唐宪宗十一年十月九日未时,邓氏同夫葬龙丘南塘山

妣    邓氏

生子二   长子   徐锦烨

次子    徐锦娴

次子锦娴公另有分支谱

镅柞公长子    徐锦烨

锦烨公,生于唐代宗十五年四月十七日卵时,殁于唐武宗二年三月十九日申时,唐氏共同锦烨公葬龙丘九锋山

妣   唐氏

生子二   长子   徐筱德

次子    徐则

次子则公迁豫章另有分支谱

锦烨公长孑   徐筱德

筱德公,生于唐德宗廿四年三月十六日巳时,殁于唐懿宗十年十月十三日申时,闵氏同筱德公葬龙丘九锋山

妣   闵氏

生子二   长子   徐鸿廷

次子  徐鸿彦

次子鸿彦另有分支谱

筱德长子   徐鸿廷

鸿廷公,生于唐穆宗三年九月九日亥时,身材魁梧,文韬武略,任江西南昌府参军,遂迁丰城,殁于唐僖宗十三年九月十六日未时,范氏同鸿彦公葬丰城县东山

妣   朱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崇胥

次子    徐行阳

次子行阳公迁江西鄱阳都各另有分支谱

鸿廷公长子    徐崇胥

崇胥公,生于唐宣宗三年七月十三日酉时,为丰城县尉,殁于唐昭宗二年三月十三日申时,谷氏同崇胥公葬丰城县东山

妣    谷氏

生子一    徐轼

崇胥公之子    徐轼

轼公,生于唐懿宗元年一月十八日未时,任安徽宣州府尉,殁于后唐末帝二年五月十三日甲时,葬于安徽寿州徐家坟山,张氏葬同夫山同向

妣   张氏

生子二    长子    徐慕贞

次子   徐密

次子密公,字布卿,迁江佑(今江西)鄱阳凰冈为官,生于唐喜宗六年(公元879年),唐哀帝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进仕,授职郎官,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解甲还田,定居江佑(今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殁于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享年54岁,其后裔分部皖西南、肥东县、都昌县,凰岗镇为四处近祖,都各另有支谱

轼公长子    徐慕贞

慕贞公,字广臣,生于唐昭宗八年(公元875公)九月十六日酉时,后唐明帝时,大中大夫,任寿州刺史,因朝廷腐败,重用伶官宦官,百姓怨恨洛动乱,各地节度使起兵,慕贞公辞官隐居抚州金溪有中蒲塘宝地,后唐清泰乙未年(公元935年)遂与家人隐居蒲塘,繁衍生息,殁于宋太祖三年(公元965年)十一月十九日亥时,享年90岁,葬蒲塘后山

妣   闵氏

生子四   长子    徐穆

次子    徐瑷

三子    徐通

四子    徐䌹

三子通公迁岭南,四次䌹公维扬为官,后迁苏州府宜兴都另有分支谱

慕贞公次孑    徐瑷

瑷公,生于五代后晋高帝三年五月六日亥时,殁于北宋真宗廿年四月十五日丒时,葬蒲塘北山,张氏同瑷公同山墓地

妣    张氏

生子二    长子   徐鼎

次子   徐祖道

次子祖道公迁徐州府徐庄另有分支谱

瑷公长子    徐鼎

鼎公,生于北宋太祖六年九月十八日未时,任职江宁府(今江苏、安徽、上海),殁于北宋仁宗廿年十月廿三日午时,葬于江宁府城东园头山,王氏同夫山同向

妣    王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叔秀

次子   徐梓珛

次子梓珛公迁无锡另有分支谱

鼎公长子      徐叔秀

叔秀公,生于北宋太宗十六年八月十五日卯时,殁于宋仁宗四十七年七月十五日寅时,葬于江宁府东园头山

妣    彭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尚直

次子     徐尚武

次子尚武公另有分支谱

叔秀公长子    徐尚直

尚直公,生于北宋真宗六年八月十九日申时,殁于宋神宗十一年二月十九日酉吋,葬东园山文笔峰,昌氏同夫同山

妣    昌氏

生子三    长子    徐早玲

次子   徐早祥

三子   徐早永

长子早玲公迁常州府武进,三子早永公迁无锡各都有分支谱

尚直公次子    徐早祥

早祥公,生于北宋仁宗十年九月二十三日戍时,为常州府宜兴县知事,清正廉明,殁于宋哲宗十一年三月七日子时,葬铜官山,王氏同夫同山

妣    王氏

生子六   长子    徐平胜

次子   徐德胜

三子   徐德芳

四子   徐伯芳

五子   徐仲芳

六子   徐伯祥

次子德胜公迁四川,三子德芳公迁山东,四子伯芳公五子仲芳公迁福建,六子伯祥公迁无锡各都有分支谱

早祥公长子    徐平胜

平胜公,生于北宋仁宗三十五年三月九日卯时,殁于宋徽宗廿七年七月十六日未时,葬铜官山,狄氏葬同夫同山同向

妣    狄氏

生子三   长子   徐文显

次子   徐文魁

三子   徐文德

次子文魁公迁广东,三子文德公迁淮安府山阳县各另有分支谱

平胜公长子    徐文显

文显公,字国通,生于北宋徽宗六年九月八日未时,殁于宋高宗四十二年土目三日寅时,葬石狮山,党氏葬同夫处

妣   党氏

生子二    长子   徐授豫

次子   徐授光

次子授光公迁淮安府山阳县另有分支谱

文显公长子    徐授豫

授豫公,生于南宋高宗丙辰年九月廿一日西时,殁于宋光宗四年三月十二日丑时,葬石狮山,张氏葬同夫山

妣   张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延碧

次子    徐延爵

三子    徐延休

次子延爵公迁南丰溜刀山,三子延休公迁福建都另有分支谱

授豫公长子     徐延碧

延碧公,又字羿,字仁伯,号元杰,生于南宋高宗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五月十八日卯时,为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86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国子监祭酒,权中书舍人,被如逄蒙杀中毒身亡,寿五十八岁,殁于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七月几日申时,葬于上饶市石狮吉阴山,张氏葬同夫山

妣    张氏

生子二    长子    徐晋仕

次子   徐鹿卿

长子晋仕公,字直方,迁本县,为大徐家支祖,另有分支谱

延碧公次子    徐鹿卿

鹿卿公,又字晋若(即直谅),字德夫,号清正讳鹿卿,其父是(宋)官至工部侍郎,国子监祭酒,权中书舍人徐元杰,字仁伯,鹿卿公生于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年)三月十八日子时,隆兴丰城(今江西南昌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文学家,藏书家,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廷试进仕,调安南军学教授,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为福建安抚史干办,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为知南安县,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为枢密院编修官,复审理义之学,行在诸司审计司干办,改侍右郎官兼敕令册修官,兼右司,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为知建昌军,兵部侍郎,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为右司郎官,出为江东转运判官,历浙东,浙西提刑,知宁国府,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鹿卿公作诗增之,并为弹劾,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擢太府少卿兼右司,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兼中政殿说书,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迁右文殿修撰,出知平江府兼发运副史,兼权吏部侍郎,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国子坚祭酒,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讲,兼权给事中,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致仕,累官史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遂弃官职自奉化隐徒居绍兴市嵊州市甘霖镇剡邑东山小溪,为迁剡始祖,太原寻原姓氏文化中心和太原录原姓氏文化中心研究所收藏(宋元之际)明确记载,寿六十一岁,殁于宋理宗淳佑十一年(公元1250年)九月廿三日申时,葬于甘霖镇桂村,溢清正,鹿卿公著有《盐楮议政搞》《汉唐文类》《历官对越集》《文苑菁华》《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南州府志六十四卷》《丰城县志》林氏葬同夫山墓地

妣    林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宋臣

次子    徐世顺

次子世顺公,又字细九,字弥,生子一,徐三七,字祐,登进士,任吏部总裁,后自隐剡邑东山小溪迁孝节乡沸水而居,为迁小溪始祖。鹿卿公五世孙(徐伯二,徐伯三,徐伯六,徐伯七,徐伯九),伯二,字暐,由石仓迁油车后坂沙田,为龙舌头派祖,伯三,字眩,为基湾雅园派祖,伯六,字晖,自小溪徒剡西石仓,复迁逵西,又迁后石基广利塘,为郡马逵西派祖,伯七为孝节乡砩水派祖,伯九,字曦,为藏冈派祖,都各另有分支谱

鹿卿公长子    徐宋臣

宋臣公,又字细五(即大贤),字世善,号宋臣,生于南宋宁宗十年(公元1217年)十月廿五日亥时,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知永郡军事家扵官,大中白丞相,徒居剡东潇溪,为潇溪始祖,殁于宋恭宗元年(公元1275年)三月三日未时,葬于东氿旁

妣   盛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君翰

次子   徐君阳

三子   徐君宝

次子君阳公孙徐伯十,为剡邑东山小溪派祖,另有分支谱,三子君宝公为军尉携范萱夫人迁居湖广岳州城德佑乙亥年,元贼铁骑攻陷岳州,君宝公英勇献身,范夫人被俘押送抗州崭王府,夫人气节刚强写下《满庭芳》词,投水殉节名垂青史

宋臣公长子    徐君翰

君翰公,生于南宋理宋端平二年元月十八日申时,殁于元世祖至元十年三月十五日卯时,葬东氿旁,袁氏葬同夫处

妣   袁氏

生子二    长子   徐首魁

次子    徐武冠

次子武冠公另有分支谱

君翰公长子    徐首魁

首魁公,生于南宋理宗三十八年十一月九日午时,为县府知事,殁于元明宗元年七月十三日未时,葬紫云山,张开葬同夫山

妣    张氏

生子三   长子   徐立俊

次子    徐立伟

三子    徐立雄

长子徐立俊,立俊公长孑徐瑞卿迁徐州府徐庄,次子立伟公都另有分支谱

立俊公次子徐达卿后裔徐元山迁湖广岳州《今湖南岳阳》徐家岭《今地名奇家岭》另有分支谱

首魁公三子      徐立雄

立雄公,迁南昌丰城,生于元朝元世祖廿三年,殁于元顺帝五年,葬南昌丰城失考不详

妣    失考不详

生子几不详       徐宝遭

立雄公之子     徐宝遭

宝遭公,生于元朝失考不详,殁于元朝失考不详,葬于南昌丰城失考不详

妣    失考不详

生子几   失考不详  徐实

实公迁湖广永州府祁阳城北东宪司继居祁之嶺北石陂,为永州徐氏始祖

湖广永州徐氏从此散枝开叶,人丁兴旺,成为当地之望族

宝遭公之子       徐实

实公,字伯什,号一仟,生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已末,《徐家傳族序畧》凡徐皆出自《伯益》其先江佑南昌之豐城,清正公讳鹿卿,字德夫,德夫之先出东湖孺子,世称《南州高士》乃吾世祖,历唐宋传廿余世至鹿卿,再传至宋臣公,以開庆元年知永郡军事,又再传至宝遭。伯什自南昌丰城遊祁,与诸名人伍公常何公可仁辈契交不舍,遂家焉自迁陟初之,伯什公始居祁之北门东宪司,既居祁之嶺石陂冲,伯什公性宽厚,无人我之,见善居积,积而能散,其初仅一亩之宫积,而至千五百亩之多,公轻材重义气,遇邻裏戚友,之空乏婚娶,喪葬不能举者,曰与我举也,里有兄弟争产权,公数年不解,者公为具馔邀兄弟至家感以至性重涕,开遵兄弟遂涕泣释怨,如初有长年怀金百余两,为奸人窃伺,掠金以去时,公在舟忧其情慨然,倾囊如数,给之然竞不告以姓名也,举凡艰锯繁剧之投人所为难,厌苦而前者,公以身任之裕如也,其心思才力真有,伯什乎人者,故群推为伯什云。初公之居东宪司也,娶杨氏生女一,无子早卒,继娶刘氏生子二,时公年已七十,子幼且多病,而随刘母育徐之孙四,多且长,公视之不啻,所生思深计远其家此竞作六份,按名分,破俗情而阔远见,笃親爱而息岔争,歿于明洪武廿三年(1391)庚午,寿七十二岁,葬于新湾小鼓堂月形丁山癸向有碑有传,刘氏生于元统二年(1334)年甲戌,寿六十五岁,殁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戊寅,葬于下牛角陂癸山丁向,杨氏生殁失考生一女適齐姓早歿,葬石陂蛇形有碑,实公为吾族迁祁始祖

妣    杨氏   刘氏

生子二   长子   徐维逊

次子   徐维达

长子维逊公开基乡房(石破)一派,次子维达公开基街房(城中)一派,永州徐氏从此开枝散叶,人丁兴旺,成为当地望族

实公长子    徐维逊

维逊公,生于明洪十年(一三七七)年,殁于正统十一年丙寅(一四四六)年,寿七十岁,葬于小斜嶺逄载冲行见传,李氏生于洪武十二年(一三七九)年,寿六十六岁,歿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年,葬于石破下首蛇形

妣     李氏

生子一    徐有位

维逊公之子     徐有位

有位公,字祿生,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小鼓堂月形丁山癸,陈氏生殁失考不详,葬小鼓堂月形丁山癸向

妣      陈氏

生子一     徐之兴

有位公之子     徐之兴

之兴公,字廷龙,生殁失考不详,葬下牛角陂癸山丁向,龙氏生殁失考不详,葬同夫山同向

妣     龙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忠

次子     徐惠

长子忠公,生子一,徐亮,忠公九世孙徐斯囿迁四川宜宾观音镇,另有分支谱

之兴公次子    徐惠

惠公,字待明,生殁失考不详,葬于小鼓塘月形丁山癸向,张氏生殁葬失考不详

妣      张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容

次子     徐晔

三子     徐清

次子晔公,生子一,徐傑,傑生子三,徐用,徐明,徐獻,都另有分支谱

惠公三子         徐清

清公,生殁失考不详,葬于斜嶺冲庙后扇形,贺氏生殁失考不详,葬于清水塘中山寅向

妣    贺氏

生子三     长子    徐道

次子     徐通

三子     徐远

长子道公次子通公都另有分支谱

清公三子        徐远

远公,字志远,生于失老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于清水塘,周氏生殁失考不详,葬于同夫处同向

妣    周氏

生子三      长子   徐信甫

次子    徐臣甫

三子    徐定甫

长子信甫公三次定甫公都另有分支谱

志远公次子    徐臣甫

臣甫公,于生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午角陂,李氏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牛角陂

妣      李氏

生子二    长子   徐兴用

次子    徐世用

次子世用公另有分支谱

臣甫公长子      徐兴用

兴用公,生于明嘉靖十九年六月十七日辰时,寿七十三岁,殁于万历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三日辰时,葬于老屋后丙山壬向,周氏生于嘉靖十九年九月廿九日辰时,寿四十九岁,殁于万历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巳时,葬于同夫处同向

妣    周氏

生子三    长子   徐时圣

次子   徐时若

三次   徐时任

长子时圣公,生子二,徐楚宦,徐楚元,都各另有分支谱

兴用公次子      徐时若

时若公,生于明万历九年六月十五日卯时,寿廿八岁,殁于万历三十六年七月二日亥时,葬老屋下手壬山丙向,杨氏生于万历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午时,寿八十四岁,殁于清顺治十七年五月十五日未时,葬同夫处同山向

妣     杨氏

生子一     徐楚官

时若公之子      徐楚官

楚官公,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失考不详,周氏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失考不详

妣   周氏

生子一     徐中学

楚官公之子        徐中学

中学公,字文臣,生于明崇禛元年十月廿二日辰时,寿八十五岁,殁于清康熙四十六年三月二日申时,葬于老屋下手,王氏生于明崇禛元年八月廿三日辰时,寿四十二岁,殁于清康熙八年三月四日巳时,葬于厚石庵戍山辰向

妣     王氏

生子二     长子    徐葵

次子    徐登

长子葵公,生子一,徐自輝,另有分支谱

中学公次子       徐登

登公,字伯美,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老屋后,胡氏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同夫处同山向

妣     胡氏

生子四    长子   徐自成

次子   徐自书

三子   徐自位

四子   徐自慎

四兄弟一起外迁四川,长子自成公次子自书公四子自慎公外迁四川不洋

登公三子        徐自位

自位公,字治贵,生于失考不详,《徐氏家傳族序畧》:凡徐皆出自《伯益》其先江佑南昌之豐城,清正公讳鹿卿,字德夫,德夫之先出东湖孺子,古稱《南州高士》乃吾世祖,曆唐宋傳廿余世至清正鹿卿公,再傳至宋臣公,鹿卿公仕理宗朝官文華閣,侍制立朝蹇諤不受制權相朝野,咸稱其道宋臣公,以宋開慶元年知永郡軍事家扵官,再傳至寶遭至伯什(实公),实公自江西南昌府豐城徙居湖廣永州府祁陽城北東憲司繼居祁之嶺北石陂,治贵公从湖广(今湖南)永州府祁阳县下河平乡肆拾伍都双塘大庙紫冲嶺李雅塘迁入川邻,于康熙帝四十七(公元1708年)起程,入川时兄弟四人一道徙之,先到湖广麻城孝感乡高坎院,后至重庆徙合川府,再自徙邻州同乐场扇子冲《徐家大院》居定,其三兄弟不知去向,治贵公娶天氏,生子一,徐正达,治贵公殁于失考不详,葬于扇子冲徐家大院大山上,公墓后被治贵公其后裔迁走地失考不详,治贵公为川邻始祖,从此开枝散叶,人丁兴旺

妣     天氏

生子一    徐正达

治贵公原名徐自位,入川时带字辈是:

自正家必达   荣昌世代期

文章纯武祖   敏勉曆洪基

经父上辈改后字辈是:

治正家必达     荣昌世代兴

会来成武祖     永远盛洪基

治贵公之子     徐正达

正达公,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祥,葬于同乐场扇子冲徐家大田旁,向氏生殁失考,葬同夫处同向

妣    向氏

生子三    长子    徐家相

次子   失考不详

三子   失考不详

次子三子外迁不详

正达公长子     徐家相

家相公,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同乐场扇子冲徐家大田旁,向氏生殁失考不洋,葬同夫同处同向

妣    月氏

生子八     长子    徐必文

次子   失考不详

三子   失考不详

四子   失考不详

五子   失考不详

六子   失考不详

七子   失考不详

八子   失考不详

次子三子四子五子六子七子八子外迁失考不详

家相公长子    徐必文

必文公,生于失考不详,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同乐场扇孑冲徐家大田旁,胡氏生殁失考不详,葬于同夫同处同向

妣    胡氏

生子二    长子    徐达富

次子    失考不详

次子外迁不详

必文公长子     徐达富

达富公,生于清朝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十月二日辰时,殁于失考不详,葬于邻州(今水县)合流镇红旗(今红庙)村三组龙口,颜氏生于清朝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十月廿一日卯时,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同夫同处同向

妣    颜氏(颜可汉之女)

生子六    长子    徐荣明

次子   徐荣香

三子   徐荣福 妣 刘氏

四子   徐荣禄 妣 杨氏

五子   徐荣寿 妣 月氏

六子   徐荣喜 妣 胡氏

长子外迁贵州遵义府,三子荣福公四子荣禄公五子荣寿公六子荣喜公外迁不详

达富公为邻合支祖,从此开枝散叶,人丁兴旺

达富公次子    徐荣香

荣香公,生于清朝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十一月二日辰时,殁于失考不详,葬于摇花平大田后,刘氏生于清朝道光廿三年(公元1843年)九月廿二日午时,殁于失考,葬摇花平

妣     刘氏(刘福怀之女)

生孑三     长子   徐昌礼

次子    徐昌洪

三子    徐昌怀

长孑昌礼公生子一,长子徐世宽,世宽公生子二,长子徐代国,次子徐代明,昌礼公后裔外迁本县胡家坪。次子昌洪公生子二,徐世才,徐世荣。世才公生子二,徐代清,徐代荣。世荣公生子一,徐远福无嗣。代清妣吴氏,生子四女一,长子徐兴明,次子徐兴国,三子徐兴成,四子徐兴华,长女徐兴碧。代荣妣方氏,生子三女三,长子徐兴福,次子徐小全,三子徐小忠,长女徐兴珍,次女徐小英,三女徐小红。代荣二子徐小全为邻水县教育局知事,三子徐小忠为达州市市长长,后为达州文理学院教授,昌洪公后裔迁本县和达州,各都另有分支谱

荣香公三子   徐昌怀

昌怀公,生于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二月九日午时,殁于失考不详,葬于堰子湾老屋后 ,妣颜氏生于清朝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三月十日午时,殁于失考,葬于礼一堂弯下陂,继妣余氏生于光绪廿七年(公元1901年)十一月二日酉时,殁于失考,葬于钱家湾下陂

妣        颜氏 (颜应泰之女)

继妣    余氏(余芳仁之女)

生子三 女一   长子    徐世成

次子    徐世恩

三子    徐世全

长女    徐百香

长子世成公为颜氏生,次子世恩公生子一女二,长女徐永菊適甘冬坝李氏,次女徐建英適先锋马口冉氏,长子徐国民无子嗣。三子世全公妣余氏,生子五女二,长子徐代伦,次子徐代利,三子徐代友,四子徐代福,五子徐飞,长女徐碧华,次女徐小琼。世全公长子徐代伦为红庙村支书记,另有分支谱,长女徐百香適石半河李氏

昌怀公长子    徐世成

世成公,生于清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十月六日戍时,殁于一九七六年四月六日未时,葬于庙旁下陂,刘氏生于清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二月四日未时,殁于一九七六年二月八日巳时,葬于肖家弯旁

妣         刘氏

生子三     长子    徐代发

次子    徐代金(才君)

三子    徐代银

长子代发公妣谢氏,生子一,长子徐兴才,兴才妣蒋氏,字碧兰,生子一,长子徐强,强妣泰国女,字香香,生子一女二,长子徐昊天,长女徐美丽,次女徐美姌,代发为红光红旗先锋三村书记。三子代银公妣刘氏,字德琼,生子二女一,长子徐洪,次子徐东,长女徐容,徐洪妣谭氏,字群芳,生子一女一,长子徐松,长女徐禾艳,徐东妣甘氏,字瑾,生子一,长子徐元胜,代银长女徐容適本村本组杨氏,都另有分支谱

待后加修续延……

经父上辈根据治贵公入川居住地再序共计六十字辈是:

治正家必达     荣昌世代兴

会来成武祖     永远盛洪基

甫忠德和均     万本孝法恩

田大寿茂顺     天汉保国民

山高培人强      宽怀有谷良

美凤百如香      富贵积善堂

天府邻州《今地名邻水县》徐氏从此散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为当地望族

赞曰

南州高士    懋功助唐   盛国都尉    德言才子   廷佑太尉    有功清廉    安贞尚书   轼公府尉    广臣刺史    晋若县尉   寿辉仅元    达能定国    伯什助善   溥公阁老    霞客游记    光启科学   世昌总统    向前革命    才厚兴邦

湖广实公   祁阳维逊    祁东维达    天府治贵   邻合达富    徐门望族;代有贤良;幸承祖荫; 人丁兴旺;本固枝荣;万古流芳;霸公七十四世后裔  兴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