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 赵振中】令人失望的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紫雨轩书院2017 2023-10-17 发布于河南

展示美好 请您订阅紫雨轩书院

   

  

令人失望的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赵振中

(一)不约而同乘兴来

        由我市政府投资十三亿,历时三年漫长的时间,在郑州国棉三厂原址上改建的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终于在今年国庆节放假期间,对外体验式开放了。这一消息,对于许许多多同郑州纺织业有深厚情结和历史渊源的老纺织工人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因为他们盼望这一天盼得太久了,大家从心里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觉得能在我市名扬全国乃至世界的郑州国棉三厂原址上建立“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这不仅是对郑州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也是对原郑州市广大纺织工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为提高我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办了一件极大的好事、实事。

        它的开放,对于我这个曾经在国棉三厂工作多年的老纺织员工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从青年时代被招工进入国棉三厂,在这里当过工人,干过很多工种;后又任车间技术员,从事过很长时间的企业管理工作,再后来,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此期间,还曾做过国家级和地方级多家媒体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采写和发表过大量关于纺织企业管理方面的学术论著和纺织行业的新闻报道。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还参与过郑州纺织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也参与过工厂厂志的编写工作。因此,对我市的纺织行业不仅比较熟悉,而且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因为在这里我付出了艰辛,挥洒了汗水,增长了才干,也做出了成绩,贡献了青春和力量。

        如今,能趁着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开放之际,好好到这里参观参观,即是故地重游,又解了我心中对贡献青春多年之地的相思之苦,那种喜悦、兴奋之情真是无法言表。

        在此之前,我曾先后参观过上海纺织博物馆,天津纺织博物馆,南通纺织博物馆和青岛纺织博物馆等,所以,对我国当前纺织博物馆的发展动向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据我所看,尽管这些博物馆的面积有大有小、建馆时间有先有后,馆址各有不同:有新建的,如天津纺织博物馆,就在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的天纺大厦内;如南通的纺织博物馆是1985年专门建设的我囯首个专业化的纺织博物馆。同样,也有利用纺织厂原址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如上海纺织博物馆就建在原上海申新九厂原址上;青岛纺织博物馆也是在原青岛国棉五厂厂址上于2009年改建的。不过,通过对这些博物馆的参观和游览,给我留下极为深刻印象和感受是:虽然说这些纺织博物馆所建年代、地址各有区别,而且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实物、图片、资料、文献、器具、文字和层次分类、展出方式等,也有多有少,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集文化、历史、艺术、特色为一体,通过博物馆内的实物、资料、图片、模型、影像及场景还原、时空联贯等技术,能让每一位参观者,零距离的触摸到当地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文脉与光辉业绩,从而深切感受到这个城市发展的缩影,能成为整个城市建设前进脚步的见证。所以,能够给每位参观者在脑海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和教育;能够使参观者感受到纺织工业与当地发展,和他们的生活戚戚相关,密不可分;能让参观者将一种特别亲切、敬佩、怀念、奋进、鼓舞、长知识的感觉,迅速地从心底由然而生,且充满活力;能使参观者感到有一种看了还想再看,来了还想再来,以及想共同分享的欲望久久不衰。

        因此我认为,他们这几处纺织博物馆是成功和很值得一看的。也可以毫无夸张的说,这些博物馆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当地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和百姓大众的文化休憩场所;也为当地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是多么期望我们郑州这座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能同这些兄弟城市的博物馆一样美好,成为郑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用当今时髦的话说,能成为一个人人称道的网红的打卡地呀!

(二)巧遇故友议论多

        也许有不少人和我的心情一样,当我刚刚踏入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的时候,就看到不少参观者,他们或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结伴而来;更有不少是多年未见的故友、同事,在这里偶然相聚,亲亲热热,欢喜无比。在参观者中,即有在儿女陪伴下,已经八九十岁的老领导、老工人;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和年轻人;更有带着孩子共同前来的家长们。同时,还有不少拿着长枪短炮的媒体人,在这里寻找新闻,要把这里动人的情景速迅传播出去……

        当我正举步向博物馆大厅走进的时候,恰好,竟又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友 :有原国棉一厂教育处的刘处长、有曾任郑州漂染厂领导的申先生,也有比我年龄稍小一点的退休老同事,如,原郑州国棉二厂宣传部王部长,原国棉三厂前纺车间赵主任,原郑州印染厂工人老李,原国棉四厂的龚处长,原郑州纺织机械厂的赵处长,原河南省纺织工业厅教育处的张处长,还有获得全国劳模光荣称号的王师傅,董师傅等等。他们这些在纺织企业工作一辈子的老同志,对我市纺织业的感情再深不过了,他们也是想在这里找到当年的回忆,当年的亲切,和奋斗过的幸福感。

     于是,我们便带着无限美好的希望,一起结伴向博物馆内部走去。

      但是,当我们一个展区一个展区地看下去的时候,对我们几人来说,那种期望、幸福、亲切的感觉,几乎完全沒有了,在脑子里留下的确是很大的失望与缺憾。在同不少前来此馆参观者的交谈之中,大家几乎也有同样感受,觉得一个本来有着极为丰富、厚重、鲜活、感人历史的纺织行业,在这座博物馆内怎么就能表述的这么简单和草率呢?

       一支有数十万大军充满着无限奋斗精神和情操、为国家为我市发展休戚与共,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队伍,在这里怎么就能显得那么苍白与单薄,甚至有点不受尊重和被遗忘了呢?

      一个市政府重视,投资巨大,筹备许久,事关担负着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万众关注、凝聚民心的大工程,怎么能这样粗制滥造,甚至是有些糊弄性地呈现在给广大市民群众面前了呢?

      有人就直言不讳地说,这可能完全是对我市纺织工业根本不熟悉、不了解、无感情的外行所建造的!

      我们一致认为,这座所谓的实验性的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一

     1、在办馆重要性上的认识上、准备上有所不足;

     2、在指导思想上不够明确和重视;

     3、在展览内容上不够丰富和全面;在展览布局上,不够科学和严谨;

      4、在博物馆的视野上不够开阔和生动,沒有能够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展现我市纺织工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巨且光辉的发展历程;

       5、对遗址上不够尊重,过分随意臆造和破坏比较严重,缺乏对遗址保护利用的严肃性和真实感;

       6、对郑州纺织业与城市历史沿袭、文化脉胳、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那种联系程度即不熟悉,也认识不足,因此,在展览中没有得到充分全面的表达、体验和融合。即不能较好体现出,作为一个专业博物馆的普通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就难以有效的担当起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的作用。

       为此,有很多老同志建议:此馆应该暂时闭馆,待进行内部进一步整理、完善后,再重新开放。

    (三)理清思路找原因

        那么,为什么广大参观者在参观完我市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后,会有以上的感觉呢,我站在一个老纺织人的角度来看,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一

       一,该展览从内容到布局实物,模型,器具,以及讲解,图片,文字,资料等,既没有较全面地体现出郑州纺织工业的那种历史规模和业绩,也没有准确生动的反映出一条棉纺路,半部郑州史的那种郑州纺织业与郑州这座城市戚戚相关,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与历史内涵。比如,对1919年我市豫丰纱厂的建立,开始了郑州纺织业迈向现代纺织的进程资料比较缺乏;比如,对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即把郑州定为了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于是郑州便迅速建设了六大纺织厂,及纺织机械,纺织印染,漂染,针织,纺织配件一系列配套企业,数十万纺织大军,轰轰烈烈,浩浩荡荡为国家贡献的宏大场面资料也比较少;再比如,当时全国各地对郑州纺织工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大批外地纺织技术人员到郑参加建设的可贵历史资料也比较少。

        还有缺少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建设的郑州几座大型纺织厂,其绝大多数设备都是我们中国自己制造的表述。这样就缺乏了一种民族自豪感。

        二、该展览很突出具体地展示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如毛泽东主席,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富春等,对郑州纺织业的重视关怀的场景资料;也缺乏较全面地反映省市领导,对我市纺织业的关怀与重视的场景与资料,这样就无形中降低了历史的真实感、厚度感。

        三、该展览缺乏了对郑州纺织行业施行严格科学的内部管理,为企业发展所带来成效的资料与内容,抽空了郑州纺织发展业绩的灵魂。比如,缺乏纺织企业内部推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资料;比如缺乏全行业内部较为齐全有效的职工教育体系的内容资料;比如缺乏行业内部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体系的内容资料。

        四、该展览也没有很好的较全面、完整的展示和提练出郑州纺织工人那种:听党话,跟党走,普遍具有的较强的大国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的内容和资料;也没有较多较好的反映出,郑州纺织工人队伍所具有的很明显的、时代气质和崇高信仰;缺乏反映广大纺织工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品质,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踏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专注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的决心和敬业风范的场景资料与内容。更没有运用较多资料充分很好的反映出,广大纺织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为郑州的繁荣发展,而贡献不平凡一生的创举和事绩。以及舍我其谁,责任担当,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尤其缺乏作为社会主义企业,郑州这些纺织行业的工厂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内容与资料。没有表现出几十年来,全行业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思想红、技术精的工人阶级队伍,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家、先进模范、技术能手的同时,在文化、体育、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领域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在这巨大成就方面的场景、资料较少,不能说不是一项巨大的缺失。

        五、该展览也缺少了郑州纺织工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与影响的资料。比如,对机械工业,纺织教育,医疗,商业,运输,文化,体育,餐饮、旅游,及上下游产业的影响与带动作用的场景与资料。缺乏了纺织业与其他行业应有的融合度,也缺乏了郑州纺织行业发展后,对其他地区、国外同行业所进行的无私援助的资料图片。故而,降低了广大参观者的亲切感和共鸣度。

        六、该展览更缺少了对我国纺织业技术未来发展、展望的部分,让人参观后不仅不能给人一种亲切,激动,怀念的感受,也不能提振参观者对未来纺织业的热爱、信心和期望,似乎纺织业真成了夕阳产业。起不到促进我市纺织业发展的作用……

    (四)重塑形象提建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明是生生不息的,思想应与时俱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郑州纺织遗址博物馆是郑州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也是增强郑州市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场所,更是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坚强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阵地。为了使博物馆内容上更丰富,形象上更突出,层次上更清晰,形式上更活泼,前景上更美好。把我市这座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搞得更好,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功能和属性。因此我建议:

        1、建议多层次、多方位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我市纺织业的老干部、老工人及相关人士,对该馆的现状,内容,发展等,提出充分的改进方案和意见,集思广益,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2、建议拾遗补缺,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器具,实物等内容,把我市纺织业的历史全貌,如生产,生活,教育,科研,文化,交往,创新等内容,分门别类,更加清晰充分的有效反映出来,以提高博物馆挡次和水平。让每位参观者通过该展出,可以看到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文脉,读懂纺织工业在我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抹灭的业绩与贡献。努力使该馆成为我市一个新的叫得响,拿出手的文化品牌,以提高我市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

         3、建议在馆内设立纺织劳模名人文化墙,将各纺织企业的劳模名人事迹展示出来的,提高博物馆的内容,增强博物馆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内涵,让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4、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征集有关我市纺织行业的文物、图片、器具、资料。复制、复原、打造增加一些模型、沙盘、影像视频,展示出我市各纺织企业的形象,充分加以整理、归纳和利用。采用一些现代高科技手段,使文物展品活起来,动起来,提高展览的真实性、广泛性、亲切感、互动感和可赏性。

         5,建议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一,可将我市远古时期发掘的,早期人类有关养蚕缫丝实物图景仿制出来,如黄帝夫人嫘祖在郑州地区传授养蚕缫丝技艺的活动情景进行展示,以增加郑州纺织溯源的知识厚重感;二,可将与郑州纺织工业相关联的上下游行业,如纺织机械,纺织配件,纺织印染,纺织服装,及所带动发展的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服装,旅游,文化,交通,内容适当加入本工业遗址博物馆,以提高博物馆的辐射面与影响力。

        6、建议进一步搞好展览内容的层次、分类。每一部分主题作用,要更加清晰,明瞭。可以多邀请当事者、亲历者,参与现场导游、讲解。因为他们对纺织业知情,熟悉,有感情。我相信有他们的加入和参与,可以使展览更生动、活泼,更具说服力、可信度。能有效提高参观博物馆的影响力和效果,会使博物馆达到内容、形式、效果的丰滿与统一。

        7、建议在博物馆内增设纺织发展展望部分。虽然说我市目前纺织业已经不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率也大大减少,但是,纺织业对人们穿衣和人民生活提高仍旧是永远不可缺少的,不会停滞的,纺织品是人民生活必须品的事实永远不会过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纺织产品,纺织技术只会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对了解未来纺织发展趋势的预期,也会有着更迫切的程度,会有很高的兴趣和期望值。所以,在馆内增加纺织业新技术,新趋势的内容很有必要,也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因此,设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纺织服装模特表演、纺织趋势发展报告、讲座,流行服装趋势发布、比赛展览等活动,不仅能对我市纺织服装、及相关产业的进步、发展、推广和销售等,起到很好的引导、启示作用,也能很好地提高博物馆,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博物馆的活跃度。

        以上这些是我作为一名普通郑州市老市民和纺织老人,对我市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参观后的粗浅看法,未必全面正确。

      当然,新馆开放,有些这样那样的不足都属正常。我只是希望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能找回广大参观者的期望,塑造好我们郑州纺织工业的形象,以更新、更丰满的内容,真正成为我市的一张文化新名片,使之成为一个得民心、聚民意、受迎欢、为百姓服务的好场所。而我,也只是想通过这篇文章,为我市的繁荣发展再出一点绵薄之力。

    请记住一位观众的留言吧:

        郑州纺织工业是咱们郑州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咱们要懂得保护和珍惜啊!     

               2023.10.15.写于郑州。


  图片摄影/赵振中


赵振中,1948年5月出生,河南省荥阳县桃李村人。曾任中国管理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先后当过工人,技术员,后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高级讲师。自1964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以赵磊、赵镜等笔名活跃于文坛。
长期以来在诗歌、散文、杂文、社科、新闻、政论、儿童文学等方面创作了上百万字的文类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老年报》《商界》《奔流》等报刊发表,并均有不俗的斩获。曾担任多家报刊特约记者和专栏作家。先后在省市及全国各获评比中获得各种不同奖项。出版有《赵振中文集诗歌卷,诗,在血液里流淌》《赵振中文集记实文学卷,魂诉》《赵振中文集散文卷心田雨丝》及《赵振中文集新闻作品卷,冷眼热土》《放歌大郑州》等和《老赵小赵儿歌童谣200首》等。

赵振中文集链接

【赵振中文集】

【作家】世界,我为你祈祷 

【作家】他们为何不显老(外一首) 

【作家】 热情需得有分寸(外一首) 

【作家】 功夫不化解释上 

【作家】不较真儿

【作家】2020,中国让世界看到了光明 ——写给2020年中国的诗 

【作家】又是一个不寻常的冬天 ——写在2021年新年伊始的诗 

【作家】彩灯挂满郑州城 ——写在2021年新春之际 | 文:赵振中 朗诵:杨爱珍

【妙音诗笺】之三、四、五

郑州,雨不休人无眠 ——写在郑州千年一遇大洪水之时    

【妙音诗笺】之六、七、八

【妙音诗笺】之九、十、十一 

【妙音诗笺】之十二、十三、十四

【妙音诗笺】之十五、十六、十七

春天,绝不会让我们失望 

【作家】悲剧性的里程碑 ——写在美国新冠逝去一百万条生命之日  

【作家  赵振中】站在八一广场上的感动 —— 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

【作家 赵振中】人老做到十个好(赶五句)

【作家 赵振中】荣耀与记忆  ——写在退役军人优待证上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