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叙事|润“情”细无声

 新用户6523Wugx 2023-10-17 发布于河北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
在英语课堂上,如能恰当地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达到“润情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记得那一天,我在上五年级Lesson 3 What do they do?一课。

教学按我预先设计的思路顺利进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嗓音洪亮地读,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学完五个表示职业的单词之后,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父母的职业: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My father is a……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My mother is a……
任务提出以后,学生的反应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积极。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有的甚至低着头,生怕我叫他。
我有些疑虑,但还是先叫了那几个先举手的学生回答——
“My father is a boss.”
“My mother is a teacher.”
……
他们回答之后,就再也没人举手了。
我觉得是我刚才讲得太快,很多学生没听清楚。或者是,他们还没学好单词,对自己没信心,不敢说。
于是,我耐着性子,把刚才练习的句型又讲了一遍。经过再三提示和鼓励,终于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我欣喜若狂,赶紧请他们说——
“My father is a farmer.”
“My father is a farmer.”
“My mother is a farmer, too.”
可是,他们的声音极低,勉强能听得见。此时,我已经猜到了几分。我有点生气,但还是控制着情绪,尽量耐着性子问:
“farmer怎么了?farmer不好吗?你们都看不起farmer是吗?”
这时,小翰最先举手说:“Mrs. Zhao, 做老板,才是最好的职业,因为有钱。”
小瑶说:“Mrs. Zhao, 我妈妈说,做农民又脏又累,又没有钱,还被人瞧不起。她要我好好读书,将来当医生,给人治病。”
小瑞也说:“Mrs. Zhao, 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拿诺贝尔奖。”
……

大家各抒己见,可就是没有人说要当农民——farmer。
这时,我明白了,他们不是没学会,而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是农民、是“farmer”,所以感到没面子。
在他们心目中,老板、医生、科学家等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而“farmer”却是“被人瞧不起、又脏又累”的职业。
我不禁有些担忧起来:小小年纪就有了职业歧视。我不敢继续往下想,努力整理了一下有些纷乱的思绪,语重心长地说:
“同学们,当老板、医生、科学家当然很好,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谋幸福。可是如果没有农民, 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呢?”
我让学生讨论一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似乎慢慢意识到我的用意了。

有的说:“如果没有农民,我们就没有粮食了,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有的说:“没有了农民,我们就没有了棉花、丝绸等原料,也就没有衣服可穿。”
还有的说:“没有了农民,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进行。” 

他们说得很好,我非常满意,情不自禁为他们鼓掌。同时,我又十分庆幸,我及时把孩子们从不恰当的思想中拉了回来,并对他们进行了正确人生观的引导。
情感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大概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英语教学中对孩子渗透正确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情感。
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积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撰稿 | 方元小学  赵玉娟

校对 | 赵军耀

诵读 | 方元小学  赵玉娟

供图 | 纪   瑶  赵玉娟


英语文苑同期声

* 来源:英语文苑同期声(ID:szxyjx2017),教育教学教研交流平台,诚邀教育同仁及志同道合的朋友关注、推荐。“英语文苑同期声”,写童言童语,望童英童趣。以文会友天下事,见贤思齐四海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