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历史必背考点
2023-10-17 | 阅:  转:  |  分享 
  
中考历史必背考点世界现代史一、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
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殖民地。
2.形成: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同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3.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他们凭借强
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导火线:1914
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3.主
要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在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4.影响:第一次
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一战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二、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
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经过:(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
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2)11月7日,起义者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2.结果:苏
维埃政府成立,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3.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三、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一)巴黎和会1.概况: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
后安排。2.《凡尔赛条约》:(1)重划德国疆界。(2)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3)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4)由协约国设
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5)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3.凡尔赛体系:协约国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
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二)华盛顿会议1.概况: 1921年,美、英、法等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
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2.《九国公约》:(1)《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
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2)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
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3)《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
了方便;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
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
系。四、通过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一)新经济政策1.概况:1921年,在列
宁的领导下,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2.内容:(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3)允许私人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意义: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
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二)社会主义工业化1.概况:(1)1926年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
国,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影响: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
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三)农业集体化1.概况:(1)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2)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2.影响:农民被
强迫加入集体农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五、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了解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的特点1.概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内容:(1)1920年,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
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2)1930年,采取不服从形式,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向殖民
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要求。3.影响: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
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六、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经济危机1.概况:
(1)1929年,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经济危机爆发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
下降,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2.影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二)罗斯福新政1.实施: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宣布实
行新政。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
会保障制度。4.影响: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
河,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七、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罪魁祸首(一)意大利: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
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二)德国: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8年吞并奥地利。(三)日
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八、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
》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一)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
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三)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
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四)《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
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联合国宣言》
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联人民在斯大林
格勒战役中大败德军,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六)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
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七)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
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
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八)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九)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九、知道杜鲁门
主义、德国分裂、北约、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一)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把世界分
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事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二)马歇尔计划: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
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三)德国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
本形成。(四)北约、华约建立1.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北约”。2.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签署《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3.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
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对人类的和平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十、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知道社会保障
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一)欧洲的联合1.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
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2.联合趋势:
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3.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二)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
美国的扶持;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2.概况:(
1)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三)社会保障制度的
建立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2.概况:(1)二战后,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
《社会保障法》。(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十一、知道苏联模式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
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苏联模式的推广1.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2.概况:苏联通过
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
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二)苏联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
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2.勃列日涅夫改革:在经
济上推行“新政策”,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
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总体效果不佳。后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
,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政局动荡。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
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2.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十二、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
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一)万隆会议1.概况: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
万隆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2.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
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3.意义: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
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二)非洲独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
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三)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
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十三、初步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
织的宗旨和作用(一)联合国1.概况:1945年10月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其首要宗旨是维护
国际和平与安全。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称为“联
合国维持和平部队”。2.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二)世界贸
易组织1.概况: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
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其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2.作用: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十四、初步
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一)背景: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
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
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二)冷战后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
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至今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十五、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一)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二)生态与人口问题1.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化学污染破坏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污染和浪费也使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这些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2.人口问题:人口过快增长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3.解决方式:生态与人口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