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为啥懂了很多道理,还是稳定的穷着?

 李舟笔记 2023-10-17 发布于重庆

以前,学习是件很神圣的事,或许还带点仪式感。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拿本书,泡杯茶,就能打发一整个下午的时光。

这几年,流行起了知识付费,一度还被吹成了风口。

卖知识的大佬很多,嚼大佬残羹剩饭的,更是趋之若鹜。

李舟有个同事,在知识付费最流行的那几年,他对某大佬很崇拜,只要是他推荐的书,必买。

买回来,读了吗?

少部分,翻了几页,大多数,都用来当成摆设了。

没办法,读书的速度,赶不上大佬推荐的速度啊!

与其说这样也是学习,不如说这是让自己心安的方式。

这个社会的节奏,太快了,各种软件层出不穷,都在想尽办法,占领用户的使用时长。

毕竟,这是他们的钱根子。

所以,能留给每个人用来读书的时间,太少了。

正好,你不是没时间看书嘛,那我帮你看了,把里面的内容,总结成几句话,你直接就可以吸收。

普通人一看,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啊,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不管是公交地铁,还是等车等船,大家都挂个耳机,拼命的吸收着。

有用还是没用,先不说,至少要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

就算以后生活不如意,也能给自己找个理由,曾经努力过,无憾!

1、是大佬讲的没用吗?

就像前面说的,李舟那个同事,听了无数课程,感觉是学到了很多,但好像就是对赚钱没啥帮助,还是找不到发财的路子。

这是为什么?

乔布斯有句名言:“你得到的知识根本称不上知识,充其量只是信息。”

是啊,各种大师,最擅长的就是包装。

一个老掉牙的概念,换个新词给你讲一遍,你心里觉得,这太厉害了,不愧是大师啊!

其实,倒不是大佬讲的没用,而是得到信息后,是需要加工的,然后才能称之为知识。

加工是什么意思?

昨天,白天停电了。

李舟把《毛选》拿出来翻了下,又看了下主席写的实践论。

其实,这个理论,在课本上也学过。

认识的过程,都是从实践开始,最后又回到实践中来。

开始是感性的,就像学了大佬的课程,获取了某些信息。

把这些信息,跟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下,再去生活中运用,才能得到真正对你自己有用的东西。

比如,大佬说桌子是圆的,你回家一看,不对啊,自己家的桌子明明是四方形的。

这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多去调查下。

最终你发现,原来桌子有圆的,也有方的!

2、不要自我感动。

不要看着自己每天在听课,就认为很努力了,就能得到想要的。

太多人,总是喜欢被自我感动。

其实,这个世界,都是看功劳,根本没人在意苦劳。

只要结果好,是没人会去关心你的过程的!

就像你发财了,大家会一拥而上,看看自己能捞到些什么好处。

如果,失败了。

大家只会认定,你能力不行,谁会来管你具体的原因呢?

学习,也是如此。

最好的学习,不是自我感动式的每天听课,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而是以结果为导向。

什么让你赚钱,就去学什么。

学了,先去实际运用下,变成自己的东西后,再去学习新的。

可惜啊,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走马观花,图个一时热闹。

当然,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用来当谈资,也就是在朋友面前吹牛!

3、不存在通用的成功秘籍。

很多人,不管你写什么,都会扣个鸡汤的帽子。

他们会说,你写这些谁都懂,可是有啥用呢?

直接说做什么赚钱,不是更加简单嘛!

行,我说直播赚钱,你能做吗?自媒体赚钱,你能写吗?电商赚钱,你会开店吗?

好吧,就算你走出了第一步,但真正实操过程中,还会遇到千千万万个问题,去问谁呢?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秘籍,是不存在的!

就像给你一本武功秘籍,难道就称霸武林了?

更关键的是,你每天的重复练习啊!

要说真有通用的成功方法,主要还是思维和认知上。

具体的操作,个体差异性太大了,不可能靠直接照搬就能成功的。

但这些真话,是没人爱听的。

大家都是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总想在哪里找条捷径,一晚上就超过别人几年的奋斗。

正如之前大火的段子,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不要感到不公平,这才是真相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