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让我完成了由知识消费者到创作者的转变

 天使鱼2023 2023-10-17 发布于广东

不知不觉,我的小报童专栏已经写了快五个月了。
经历了满三个月“批量不续订”的短暂沮丧(具体见这篇:知识付费试水三个月之感受)、也经历了“用力营销”的焦虑时期,然后,我开始沉静下来,回望最初的动机:我为什么写这么一个专栏?
还好,写作的好处之一就是会留下无法抹掉的记录,在专栏第一篇篇末,我就写到了开专栏的初衷:
个人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希望通过这个专栏,对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沉淀,一方面更好地前行,另一方面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成长。
所以,那个时候我开始考虑如何沿着这个方向更好地前进。然后,我做了几件事情:
❥ 6月初,在端午假期成立了读者群。把大家召集起来,倾听读者大大们的即时反馈,了解他们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问题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写作方向和方法。同时,大家互相激励、互相推一推,利用群体的力量更好更快地成长。
❥ 6月下旬,组织了第一次“共读一本书”活动,选择了兼顾故事性和实用性的《小狗钱钱》。
❥ 本周开启第二次“共读一本书”活动,这次选择了《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最早由Yuan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我也曾说过,《卡片笔记写作法》是我今年的年度之书。(去年的年度之书之一是《深度工作》)

自2月份读了《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实践-研究-再实践,从而把我的阅读方法、笔记方法以及写作素材收集方法,一一进行了升级。

阅读方法,在公众号也分享过一篇:我的阅读系统V3.0其它心得和方法,散落在专栏文章里,改天整理一下。

更重要的进阶,是完成了由知识消费者到创作者的转变。

这一转变,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写作和阅读终于联系起来。

虽然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大量阅读(每年年底都会列一个年度书单,去年的点 这里),也一直在坚持写作。

但老实说,之前我的写作和阅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基本是两条各自前行的直线,偶尔交叉,大部分时间是各自前行的。

所以,看到很多博主说最近没什么可写,因为看书太少了,还是要多花些时间去阅读。其实我是没有什么共鸣的。

而现在,当我试着通过在实践《卡片笔记写作法》的过程中,把它们联系起来时,才发现别有洞天。

写作和阅读,表面看可能是在互相争夺时间。但其实,二者可以互相促进。

第二,写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2018年-2020年这三年,我每年在简书和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在50篇上下。2021年决定改变现状,更新了98篇。

今年3月因为收费专栏履约的压力,我开始努力完成每周三篇的任务。后来,又慢慢实现了加上公众号两篇。6月开始写绘本小册,基本也是每周两篇。所以,现在每周文章的产出数量至少是七八篇。

相对以前,现在阅读与写作,即知识消费和生产的比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或者说,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完成了从知识消费者到知识生产者的转变。

从知识消费者进阶到生产者,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大概等同于:写下来什么好处?
好处太多了,先列举三点:

① 在用自己的语言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的某种应用;公开写作更是,看完一本书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但当你试图写出来分享时,往往要回头再把书翻好几遍。

看着好像阅读速度变慢了,实际上学到了更多,阅读的效率提高了。
② 长期来看,写作是一项可以产生复利的行动。写出来,可以让知识沉淀下来,而不是没多久就回想不起来。坚持记录,就可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成长会逐步加速。

③ 写作也是建立个人品牌最有效的方式。就像flomo的创始人之一少楠说的:在数字世界,最重要的是注意力。一个数据库或博客,等于是7*24小时不断对外播报我是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

而被看到的力量,真的非常强大。

你好,我是天使鱼,
亲子阅读和自我管理多年践行者,

喜欢研究、热爱写作。

❥ 这是我的小报童收费专栏,
里面有更多经验总结和实践指南。
现在订阅还可以加入读者群,
和更多同频的人抱团成长

我的两次瘦身经历

手帐|我的多本并行笔记体系

一个好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小学阶段书单汇总

重读《小狗钱钱》|从养一只鹅开始……

聊聊阅读:如何坚持、怎样才能读得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