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算你再清高,但只要有这个弱点,也不会有好下场

 李舟笔记 2023-10-17 发布于重庆

在唐朝时期,唐玄宗统治下,有一位左相,名叫李适之,他为人正直,做事稳重,颇受百姓爱戴。

但与他共事的右相,李林甫,却是个阴险之人,一直觊觎李适之的职位,想要独揽大权。

当时,唐玄宗追求享乐,使得国库空虚。

他命令李适之和李林甫,寻找方法丰富国库。

李适之对此感到非常担忧,而李林甫却心怀鬼胎,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扳倒李适之。

一天,唐玄宗看了李适之的奏章,提出开采华山金矿以充国库的建议。

唐玄宗对此很满意,但李林甫却装作犹豫不决的样子。

唐玄宗问李林甫对此有何意见,李林甫看了看奏章,然后说:“华山有金矿,臣早就知道。

但是华山是我朝本命山,乃皇家王气所在,一旦开采就破了风水,臣便没有提及。”

唐玄宗听后犹豫不决,陷入了沉思。

这时李林甫趁机火上浇油地说:“听说李适之在背后议论皇上,说不定他提出开采金矿的建议,可能是出于不为人知的原因。”

自此,唐玄宗对李适之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淡,最后甚至将他革职处理。

李林甫终于如愿以偿地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其实,当初那个奏章的建议,就是李林甫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故意在给对手挖坑。

这个故事以唐朝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权力斗争的场景,其中充满了为人处世和人性因素的交织。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李适之和李林甫都是朝廷的重臣,他们面临着皇帝的要求和压力,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两人的性格和处世方式却截然不同。

李适之正直坦率,对待问题实事求是,不避艰难,提出了开采华山金矿的建议。

而李林甫则更加圆滑,善于利用权谋,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也揭示了一些深层次的动机和情感。

例如,李林甫对李适之的嫉妒和竞争意识,以及他为了争夺权力,而不择手段的行径。

此外,唐玄宗的享乐主义和对国库的需求,也成为了他对李适之建议的重要影响因素。

故事的结局是李林甫成功地扳倒了李适之,掌握了实权。

然而这种权力斗争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反而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通过历史事件的描绘,反映了为人处世和人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应该坚持正义和诚信,谨慎处理权力和利益,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对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启示?

1、坚持自身的原则。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我们应该坚持正直和诚信的原则。

这样可以建立起与他人的信任和良好的关系,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2、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权力和利益,是为人处世中不可避免的话题。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权力和利益并不是唯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自己和他人的长期发展和利益平衡。

3、不要轻信他人。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需要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求,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

我们需要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要过于自大或盲目轻信他人,以避免错误的决策和行动。

点击查看:人性密码、真相、天道、水浒系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