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人文地理学科十年发展综述与评价(2009—2018)

 昵称45199333 2023-10-17 发布于北京

本文转自“东南学术”,原文载于《东南学术》2023年第5期,原标题为《人文地理学科十年发展综述与评价(2009—2018)——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作者为黄贤金、毛熙彦、贾铠阳、林娜娜。

图片

◉ 在资源投入与学科建设方面,首先,各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下,获得国家和地方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其次,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教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文地理学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中坚力量与后备力量,为学科发展持续赋能。最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力量形成了战略牵引、需求驱动、问题导向、深耕地方的研究特色,涌现出一批学术重镇与特色团队。

◉ 人文地理研究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实践,突出了人文地理研究“经世致用”的内在特征。

◉ 下一个十年,中国人文地理需要进一步从现实需求、技术应用中激发理论灵感,实现技术赋能和理论创新的双轮驱动,努力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出中国理论,形成东西互鉴的对话格局。

◉ 中国人文地理在讲好“中国故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关注以下问题:其一,重视中文学术成果的发表与推介。其二,面向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关键问题。其三,处理好不同分支方向之间“冷”与“热”之间的关系。

图片

人文地理学科十年发展综述与评价(2009—2018)——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

黄贤金、毛熙彦、贾铠阳、林娜娜

图片

黄贤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确立了“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以任务带学科”的基本方针,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进展,先后在资源综合考察、农业区划、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城乡发展、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此同时,国内人文地理与国际人文地理学界的学术交流日益深入,中西方学术思想的碰撞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从原有以经济地理学为主体的一枝独秀,逐步发展为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交通运输地理、社会文化地理、行为地理等百花齐放的学科体系。

中国人文地理学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探索全球变化与全球化不确定性提升所提出的一系列新命题,在一般性与特殊性、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在先前“引进来”的基础上,开启了“走出去”的探索,不同于以本土情境校准和改进舶来理论的思路,更关注对本土情境的观察和理解,解决本土情境提出的科技需求,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国理论。中文学术期刊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界深入交流本土议题不可替代的平台,梳理人文地理中文成果的发表情况,有助于认识中国人文地理立足基本国情、服务国家战略、实现理论创新的新局面与新征程。

一、关于实施综合评价的方法论的几点说明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揭示人与环境关系形成与演变的一门学科。对人类活动空间性及其内在人地关系的关切,构成了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点。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收录期刊的26个学科分类中,人文经济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两个分类呼应了人文地理学对人类活动空间性与人地关系的关切,所收录期刊涵盖了人文地理学中文学术成果的主要发表渠道。另一方面,CSSCI收录期刊(以下简称“C刊”)精选出学术水平高、编辑质量好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以上述两个分类下CSSCI收录期刊的成果为分析基础,能够较好地展示人文地理学中文学术成果的发展特征与变化趋势。此外,基金项目和师资力量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资源,既体现了学科发展动态,又推动着学科发展。为此,以中文学术期刊成果、基金立项、师资力量等数据解读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能够展示人文地理学在战略需求牵引下的学科发展特征,包括研究力量的积累、学科关注的提升、学科领域的拓展、重大问题的凝练等。

基于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本文通过分析刊中人文经济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两个分类下的成果特征,侧写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基金立项与师资力量相关数据,总结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地方需求方面的“主战场”与“试验田”。由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更新有延迟,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以2009—2018年作为研究期限。

图片

《循环经济学》

二、资源投入与学科建设

2009—2018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经世致用”的学科特点进一步显化,致力于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人文地理学者活跃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陆海统筹等重大战略的理论前线。国家对学科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学科建设所亟需的有生力量不断增强,社会对学科相关成果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首先,各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下,获得国家和地方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从项目数量上看,国家在2009—2018年对人文地理相关研究的经费投入和资助范围,较上一个十年呈现出显著增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24所院校在人文地理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从期初的282项增长至期末的447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科研人员最集中、规模最大的研究单位,立项基金项目数量占比维持在50%左右。此外,人文地理学研究同样获得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从项目经费上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处于第一方阵,2009—2018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经费支持超过1亿元。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得经费支持达到21.5亿元。

其次,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教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文地理学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中坚力量与后备力量,为学科发展持续赋能。本文所涉及的几所高校网站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人文地理学教学与科研单位的师资人数普遍在15~30人之间。其中,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人文地理相关科研人员规模已超过400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人文地理教研单位。在高校序列中,规模较大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师资人数超过120人。此外,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相关师资人数也在50~80人之间。与师资规模同步增长的是具有海外学术经历的师资占比,而且博士研究生在培养环节中拥有海外访学经历的学生数量也持续增加。人文地理专业师生规模与结构的持续优化、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当前,全国近170所高校开设人文地理相关专业。综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地理学)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情况,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积累深厚,具有广泛的学科影响力。不过,结合具体的学科方向看,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向的教研队伍发展速度较快,所覆盖的院校范围多于其他方向,积蓄研究力量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实务型人才。与此同时,旅游地理学、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的队伍建设提质增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比之下,历史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传统方向的队伍建设速度趋缓。

最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力量形成了战略牵引、需求驱动、问题导向、深耕地方的研究特色,涌现出一批学术重镇与特色团队。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的中文期刊发文信息数据,发现论文成果署名的共现关系表现出主题地方化、作者集群化的特征。

东北地区以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的学术团队为代表,聚焦东北地区的区域发展、城乡关系、人口流动、旅游地理等研究方向,扎根于地方需求,积极回应东北振兴、乡村振兴、粮食安全、陆海统筹等战略问题。

华北地区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团队为代表,是人文地理的学术重镇,传承和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方向,包括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行为地理、社会文化地理、历史地理、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需求。

西北地区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学术团队为代表,除了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方向之外,传承历史地理的研究工作,也发展出犯罪地理等特色方向。

华东地区以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团队为代表,同样传承并发展了人文经济地理的主要分支方向,尤其在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世界地理与区域地理等领域独具特色,围绕空间规划、空间治理、区域一体化等开展了大量探索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发展格局。

华中地区以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的学术团队为代表,在城市地理、经济地理、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十分活跃,研究积极回应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从国土空间、区域协调、城乡发展、生态保护等角度开展了系统性研究。

华南地区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学术团队为代表,在城市地理、交通地理、旅游地理、社会文化地理等经典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了犯罪地理、健康地理等新兴方向,同时也积极参与政治地理的复兴。各学术团队立足地缘优势,积极回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合作与研究议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图片

《土地经济学》

三、研究布局与关键议题

人文地理研究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实践,突出了人文地理研究“经世致用”的内在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文地理研究在研究尺度上走向大尺度格局演变与微观机理相结合。伴随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人文地理研究视野不断拓展,参与国际学术前沿的水平提升,在与国际前沿的同步性和本国国情的独特性之间探寻平衡。第二,在研究视角上走向精细化、多元化,与相邻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明显。特别是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日益深化,相较之下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发展相对平缓。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走向多源数据融合与复杂系统建模,依托3S[遥感技术(Remote Senesc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 GPS)]技术、应用数理统计等手段开展空间分析,基于复杂性理论解析人地复合系统。近年来兴起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日益广泛。网络分析等社会分析方法快速发展,为探讨人地关系提供新的分析手段。

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C刊发文关键词数据,2009—2018年人文地理研究中文成果的主要关键词如图1、图2所示。按照学科思维看,空间分布、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空间分异、时空格局、时空演变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充分展示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思维,即通过观察何事何物在何处出现,追问为何在此处而非彼处出现,回溯并预测在此处的来龙去脉,进而评估在此处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施加干预的必要性。这一学科思维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科学,要求人文地理研究者观测并追踪事物的发生与变化,测量以何种速率变化,评估产生多大的影响;另一面是社会建构,需要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共性与特性、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关系。这种区分在人文地理国际期刊成果中尤为鲜明,以期刊为阵营呈现出分异特征。人文地理C刊成果中,学科思维的这两面愈发鲜明,但不以期刊为阵营而呈现出显著分异,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代表性期刊中,两类成果都比较丰富。

图片

图1 2009—2018年人文地理学C刊发文的关键词云

图片

图2 2009—2018年逐年人文地理学C刊发文的关键词云

按照研究区域看,人文地理C刊成果大体勾勒出了一个从乡村、城市、城市群到区域、全国的垂直空间尺度体系。乡村是经典人地关系研究的主战场,既有围绕乡村振兴、“三农”问题、耕地保护等展开的发展研究,也有围绕传统村落保护等展开的文化景观研究。城市是一个资源要素投入强度大、社会文化多样化水平高、生态环境影响扰动强的地域类型,是人文地理研究呼应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核心阵地。城市群是介于“城市—区域”之间的一个地理尺度,强调城市系统的开放性,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认识城市的规模、等级、功能;力求认识在要素和信息流动性日益提升的当下,不同城市在物质与能量交换、要素流动、咨询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差异;理解不同城市的劳动空间分工及其发展路径。区域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传统尺度。人文地理研究有着深厚的“区域传统”,致力于描述区域的差异特征、解析区域的空间结构、分析区域的联系方式、探索区域的发展路径。在经典区域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统计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基于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愈发广泛地应用到了人文地理的区域研究当中,为解析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运作机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人文地理C刊成果所关注的区域多样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方面适应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阶段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先发区域和优势区域,对特殊类型地区的关注与探讨显著增多,如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资源型地区、生态脆弱区等;另一方面,呼应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人文地理C刊成果的“新”同样表现在探索传统区域的新发展问题,以及新兴区域的发展问题,如“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

“乡村—城市—城市群—区域—全国”的垂直空间体系还蕴含了丰富的跨尺度研究,包括协调城乡关系的城乡统筹研究,协调城市关系的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网络、城镇体系研究,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区域一体化研究,以及协调区域发展关系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特殊地区等)和区域重大战略研究(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长三角)。2009—2018年,人文地理前50篇高被引文章中有31篇论文发表于《地理学报》。这31篇论文主要涉及城乡融合、城市群建设、城市网络演变、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等议题。2020年和2021年,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工业地理格局动态演化研究、精准扶贫评估理论与关键技术、城市地理学理论创新等多项成果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可见,实现跨尺度、多区域的综合研究已成为过去十年人文地理研究寻求突破的重要方向。

按照研究主题看,2009—2018年人文地理C刊成果的关键词主要有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城镇化/城市化、城市网络、区域一体化、地缘关系等,整体上契合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两条主线,其一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其二为人为活动空间分布规律与空间关联特征。与国际期刊成果相比,C刊成果的战略性、地域性、实践性特征更加鲜明。以具有标志性的三大期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为例,《地理学报》在2009—2018年发表的人文地理研究论文中,受关注度较高论文的主题词主要有乡村振兴、乡村重构、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建设、人口流动、三生空间、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能源效率、产业集聚、转型、高速铁路、贫困、创新、治理等,是“任务带学科”导向下各类重要成果的展示平台。《地理研究》同时期发表的人文地理研究论文中,受关注度较高论文的主题词有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农村空心化、三生空间、绿色发展、城镇化、土地利用转型、旅游资源、地方认同、城中村、创新、减贫等,成果涉及了人地协调、区域协调、城乡融合、文旅融合、陆海统筹等多层次的耦合,直接呼应了从国家战略到地方需求所提出的空间决策问题。《地理科学》同时期发表的人文地理研究论文,受关注度较高论文的主题词有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城市空间变迁、城乡关系、乡村空间转型、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全球化与地方性、人口流动,以及旅游经济、海洋经济、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空间特征,展现了人文地理学对于转型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维度存在空间问题的科学解析和空间治理的决策与智力支持。

图片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1919—2012》

四、主要分支方向的成果特点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方向众多,学科发展已积累形成经济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政治地理、历史地理、人口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交通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等多个方向。近年来,还逐渐兴起了犯罪地理、健康地理、金融地理等新兴领域。为此,人文地理的分支体系有着不同的归类方式,尚无定法。

从中国地理学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看,与人文地理相关的专委会有14个,包括了经济地理、历史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健康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人口地理、城市与区域管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发展地理、行为地理等。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置的资助方向分类看,人文地理学主要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和乡村地理、人文地理、土地科学和自然资源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向。有学者提出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已形成四大领域,包括综合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与乡村地理、社会文化和政治地理,并提出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战略布局,具体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与政治地理学。

参考上述分类方式的共性特征,结合2009—2018年C刊成果发表的各领域分布情况,大致按照综合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社会文化地理、政治地理7个方向,可以归纳C刊成果发表所反映出的研究特点。

(1)综合人文地理。本文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归类为综合人文地理。综合人文地理在揭示人地系统耦合过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与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与管制提供了科技支撑与决策依据。综合人文地理在C刊发表的经典文献中,篇均被引数达到336次,篇均下载次数达到5282次,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国土空间区划、乡村空间重构、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综合人文地理学研究,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区划传统,在建立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着持续而深入的探索,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等议题,在理论与方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与此同时,综合人文地理学同样呼应了国际人文地理学对于人地复合系统的关注。不同于西方人文地理学界建立在政治生态学(Political Ecology)基础上的人地复合系统研究,中国人文地理学界的人地复合系统研究更强调描述和解析地表空间复杂系统的能力,表现出更加鲜明的“以应用激发理论研究”的“巴斯德式”研究特征。

(2)经济地理。经济地理致力于揭示经济活动的空间性,包括了经济活动的区位选址、空间布局与配置优化,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与经济联系,地区发展的时空过程等基本问题。经济地理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传统领域,先后受到苏联、欧美经济地理的学术影响,也在服务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本土研究议题,特别是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各级各类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经济地理在C刊发表的经典文献中,篇均被引数达到225次,篇均下载数达到4547次。这些文献对中国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特征、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一体化特征、区域发展的条件与路径等展开了系统性的论述。此外,也重视介绍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比较中外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异同。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存在比较活跃的中外交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腾飞创造的共同语境,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界对于中国发展的关注度较高。此外,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界在创新、绿色等维度具有相似的研究兴趣,对各类新兴产业的关注也存在诸多契合点。上述条件都为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中国经济地理学的C刊学术成果既有丰富基于经典理论开展的区域分析,也有基于新的“理论转向”而开展的经验研究。在继承中观尺度下的“区域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强调宏观格局与微观机制相结合的分析视角。从研究议题看,C刊学术成果很好地契合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提出的战略要求。从全球、国家到地方的不同地理尺度下的研究,呼应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内部空间结构特征、不同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关联特征。为此,探讨城市化的动因、过程、影响、模式,提炼城市内部各功能空间单元的布局模式与演替关系,揭示城市体系、城市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是城市地理学关注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提质增速,在城市化道路选择上有诸多争论。彼时,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不断强化,在城市物质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衍生出对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需求。在此背景下,城市地理学在汲取西方城市地理理论的基础上,面向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决策和规划需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人文地理学最为活跃的分支方向之一。随着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对城市化的关注逐渐从增速转向了质量。城市地理在C刊发表的经典文献中,篇均被引数达到661次,篇均下载数达到8000次。其中,新型城镇化战略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关键词中,既有强调协调与联系的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网络等,也有强调新理念和新现象的智慧、健康、包容等。

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理论、技术、应用并重的态势愈发鲜明。一方面,信息科学与数据科学的技术与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城市地理研究当中,为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技术手段,也是国内外城市地理学者交流对话的重要领域;另一方面,城市地理学者致力于强化理论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城市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群和都市圈发育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成果。

(4)乡村地理。乡村地理关注广大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地域系统的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乡村地理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传统优势方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其研究关注度一度有所下滑,但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乡村地理研究积极呼应“三农”问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提出的重要命题,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是中国人文地理学活跃的分支方向。由于中国的乡村地理研究建立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基础上,与土地利用、人口流动等议题高度关联,所以乡村地理与综合人文地理研究紧密联系。乡村地理在C刊发表的经典文献中,篇均被引数达到677次,篇均下载数达到16318次。这些文献对农村空心化、乡村空间重构、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乡村聚落演变、乡村振兴等关键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阐述。

不同于西方国家关注后工业化时期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乡村性的认识问题,中国乡村地理研究需要充分立足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国情。为此,中国乡村地理研究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强调基本的田野调查与经验研究,自下而上地揭示城乡关系变革的进程中,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计与其所在物质空间之间的关系变化。另一方面,强调应用地理信息与空间分析技术,动态观测乡村物质空间的变化,揭示其动因与演变规律,为乡村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基础。

(5)旅游地理。旅游地理既关注旅游作为一个行为活动本身的空间逻辑,也关注旅游作为一个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更关注旅游作为一个人类活动所蕴含的人地关系。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地理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试验田”。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飞入寻常百姓家”。旅游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旅游业态的多样化水平迅速提升,旅游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至全球范围,游客行为模式和旅游商业模式趋于复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加,旅游也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旅游地理的研究方向不断拓展,从旅游资源评价、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规划等传统议题,逐渐拓展至游客行为、旅游流、旅游生态环境影响、旅游城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旅游扶贫等。旅游地理在C刊发表的经典文献中,篇均被引数达到675次,篇均下载数达到10895次。这些文献呈现出从局部走向全局、从单体走向系统的变化趋势,复杂系统思维在旅游地理研究中进一步显化。

旅游地理具有鲜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中国的旅游地理学者积极承担了许多旅游项目设计和旅游发展规划的实务工作,从实践激发了理论研究的灵感。此外,中国旅游地理学者亦开始探寻将理论成果通过社会实验转化为实践的路径,代表性的成果有“阿者科计划”,探索了旅游在解决乡村发展、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响应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

(6)社会文化地理。社会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分支方向。但是,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社会文化地理学在过去十年才得到快速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例如,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才成立了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社会文化地理包含了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即社会地理和文化地理,不过二者在研究过程中相互交织。本文考虑到社会文化地理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并结合C刊发文的情况,并不对二者进行细分。社会文化地理在C刊发表的经典文献中,篇均被引数有288次,篇均下载数有6419次。主要包含两类:其一是对社会文化地理的概念、体系、发展方向的讨论,以及立足于中国实际发展社会文化地理的思考;其二是建立在旅游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研究基础上,对社会文化相关议题的探讨,尤以针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为典型。

社会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发展的起步阶段,势必要重视已有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但是,与偏向于技术和应用的其他分支方向不同,社会文化地理学的挑战在于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中国学派。结合C刊文献的论述,中国的社会文化地理在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特殊群体关怀与文化认同、乡村转型背景下的乡愁、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地方感等方面提炼出了一系列科学问题,并开展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工作。

(7)政治地理。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分支。但类似于社会文化地理,政治地理在中国人文地理的众多分支方向中同样是十分年轻的一支。中国地理学会的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虽然在中国人文地理其他分支的研究进展中有涉及政治因素相关的内容(行政区划、空间治理等),但是政治地理本身的发展得到的关注并不多。中国政治地理近年来关注度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背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的不确定性持续提升,局部冲突频发,全球治理的需求缺口日益显著。对于深入理解变革中的地缘关系、跳出惯性思维、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话语体系提出了新的学术需求。结合C刊文献发表的经典文献,篇均被引数243次,篇均下载数达到了16378次,集中在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的分析、地缘经济格局、能源合作与能源安全等维度的讨论。

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C刊发文关键词数据,2009—2018年人文地理研究中文成果的主要关键词如图1、图2所示。按照学科思维看,空间分布、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空间分异、时空格局、时空演变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充分展示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思维,即通过观察何事何物在何处出现,追问为何在此处而非彼处出现,回溯并预测在此处的来龙去脉,进而评估在此处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施加干预的必要性。这一学科思维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科学,要求人文地理研究者观测并追踪事物的发生与变化,测量以何种速率变化,评估产生多大的影响;另一面是社会建构,需要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共性与特性、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关系。这种区分在人文地理国际期刊成果中尤为鲜明,以期刊为阵营呈现出分异特征。人文地理C刊成果中,学科思维的这两面愈发鲜明,但不以期刊为阵营而呈现出显著分异,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代表性期刊中,两类成果都比较丰富。

图片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五、余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通过传承经典与引进吸收的双管齐下发展模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学科格局。2009—2018年,人文地理学进一步立足基本国情,积极应用和发展新技术,为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提供了科技支撑与决策支持。伴随着全球变化与全球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下一个十年,中国人文地理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将发生新的变化。人文地理研究势必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全局与局部、长期与短期、国际与国内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为此,下一个十年,中国人文地理需要进一步从现实需求、技术应用中激发理论灵感,实现技术赋能和理论创新的双轮驱动,努力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出中国理论,形成东西互鉴的对话格局。

本文依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对2009—2018年人文地理学科C刊成果分析发现,中国人文地理在讲好“中国故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关注以下问题:

其一,重视中文学术成果的发表与推介。中文学术成果是“本土化”的关键环节,一方面为学术思想在引进和吸收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讨论与思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另一方面为具有本土性、地方性的议题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渠道。尤其是致力于本土化的新兴方向,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中文学术期刊的“阵地”作用。

其二,面向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关键问题。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社会文化的多元共生,共同塑造了地表空间复杂多样的人文地理。为此,人文地理是多元的,各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不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各有差异。人文地理的学科发展不能完全为了所谓“与国际接轨”而全盘按照预设的议题推进。当前人文地理学C刊成果较好地展现了其战略性、地域性、实践性,分别围绕其所处地区面临的典型地域问题开展了针对性探索工作。如同全球化语境下的经典思维“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中国人文地理的各个分支方向在下一个十年乃至于更长的时间内,仍然需要面向中国发展实际汲取理论创新的灵感。

其三,处理好不同分支方向之间“冷”与“热”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的特色分支方向和新兴分支方向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近年C刊发文趋势来看,信息科学与数据科学的发展,为人文地理学在“议题人文化、方法科学化”的道路上进一步赋能,使得综合人文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交通地理、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研究方向成果颇丰。但是,人文地理学更偏向于“人文”一端的现象也值得重视,如历史地理、政治地理、社会文化地理的发展仍然处于学科发展的“外围”。事实上,这些方向与“热点”方向相互交织,以“热点”方向为牵引,传承和发展偏向于“人文”的经典方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

图片

《村镇区域发展与空间优化: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黄贤金,1968年生,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循环经济学》《南京大学人文地理:1919—2012》等。

毛熙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作品有《村镇区域发展与空间优化:探索与实践》《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等。

贾铠阳,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林娜娜,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