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隆卓玛拉康

 色达人秋阳多吉 2023-10-17 发布于四川
卓玛拉康,藏文sgrol ma lha khang,位于今日喀则吉隆宗嘎镇,是一座宁玛派寺院,它与宗嘎曲德寺只有一墙之隔
图片

图片▲选自《国宝档案》雪域传奇--贡塘王朝六百年

公元869年,朗达玛被刺身亡后,吐蕃王朝进入了分裂割据时期,吐蕃王室后裔四处逃亡,吐蕃王室的支系俄松来到了吉隆,建立了一个长达600年的贡塘王朝,贡塘王朝遗址在今吉隆县城边。

图片
图片
▲局部:贡塘王朝遗址。

史料记载,贡塘王朝的崩德衮,仿照萨迦政权的风格,把城堡与寺院相结合,在王城中心建佛殿,现在的曲德寺、卓玛拉康就是当时建造的扎西果芒大殿,由前庭、门廊、主殿,以及系列附属建筑构成,属于群组式建筑,土石木结构,前庭是一处露天庭坝,可容纳90位僧侣进行宗教活动,每年藏历12月29日,还会举行羌母活动,寺内各室都置有佛陀、莲师等像,各室都绘有壁画,梁柱椽都雕饰飞禽走兽及人物。

图片
图片
▲曲德寺。

现存的卓玛拉康是坐北朝南,面阔8米,深25米,殿内实际面积200多平方米,原是2层建筑,上层已经坍陷,底层由门庭、中庭、后殿组成。

门庭呈长方形,面阔14米,深12米,面积168平方米,门庭的门道开在殿堂的南面,宽2米,2根门柱。
图片
▲选自《国宝档案》雪域传奇--贡塘王朝六百年。
图片

中庭呈长方形,有14根檐柱,面积140平方米,中央是露天庭坝,长6米,宽4米,两侧各有配殿,内有宁玛派护法的壁画残迹,从黑红相间的颜色中大致能辨认出佛陀、莲师、度母等。

图片

因为卓玛拉康当时被用作为存放草料的仓库,所以才能保存一些壁画的残迹,寺院大部分的壁画已经不复存在。

正殿,面阔14米,深7米,有24根立柱,东、北墙壁都绘有壁画,现已经无法辨认。

图片

寺院内还有很多木雕,中庭的庭院檐柱四周及后殿的门樘、梁柱上都雕饰有图案。

图片
中庭中央四柱的替木上,雕饰一圈护法狮子,狮子的造型与大昭寺中央一层中心殿堂内的木狮相似,都是呲牙咧嘴、四肢卷伏、鬃毛倒竖,这些狮子还分为雄雌,雄性狮子下身雕有凸出的生殖器。
中庭、庭院檐柱的顶端穿插着月梁,梁上木雕饰有卷草、莲花纹样,檐柱下承接木柱,柱头上的十字型替木、下层垫木上,也都雕饰如意云头及圆形的连珠纹,木雕上的八吉祥遍施彩绘、金粉勾填。
图片

1900年,文物普查分队来到吉隆县,发现了卓玛拉康等重要文物建筑。

2001年,卓玛拉康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下拨经费,由吉隆县政府对卓玛拉康进行维修。

图片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卓玛拉康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很多人,经常把吉隆卓玛拉康与聂塘卓玛拉康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