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西南纪行(6):绛县遗风

 黄之中 2023-10-17 发布于上海
上回书说到看完福胜寺回新绛打车去文庙,被不负责任的滴滴司机晾在马路边至少一刻钟以上。另外叫了出租车,顺便问司机是否跑长途。事先查过路线算上司机返回新绛大约135公里,司机报价350元,我也没还价,脸皮薄!本来这生意我是打算给滴滴司机的,还就是载我去福胜寺那人,小县城跑滴滴的不多。

当日景点主要在绛县村里,必须包车,否则进村容易出村难。

新绛县汉庭酒店绛州大道店->①乔寺碑楼(绛县乔寺村)-> ②太阴寺(绛县张上村)-> ③南樊石牌坊(绛县西堡村)-> ④感应寺砖塔(临汾市曲沃县)->侯马站

据说绛县是天下第一县,当然是山西学者考证的,源自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设置绛县。不过又有学者论证,河南信阳息县源自西周时期的息国,被楚文王(?-前675年)所灭,设息县。无论如何,绛县历史悠久是不争的事实,就算它天下第二县吧!
图片

乔寺碑楼(清)

第七批国保


就在村路边上,甚至没有围墙。我雀跃下车,司机也来拍照,原来他这个新绛人竟然也没有来过呢。清晨是最佳欣赏时机。后面是荷塘,如果下午来就不便拍照。

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周氏家族为资政大夫周万钟所建的功德碑楼。山西省文物局网站信息有误,写成了1873年,那已是同治十二年了。牌楼与碑亭的组合、并且以如此恢宏的气势(15米高)来呈现估计在全国范围内也算孤例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砖石雕刻仿木斗拱,如同马村砖雕墓中以砖雕再现木结构。正面额枋有人物故事雕塑,背面基本是花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单檐歇山顶,五碑室立七通碑,每室上嵌石匾额。

第一块匾额“绎思不忘”出自诗经《周颂·赉》:“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告谕后人不忘先辈恩德。 

第二块匾额“昭来许”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叮嘱后人发扬光大先辈业绩。

第三块匾额“惠有孚”出自易经《益卦》:“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胸怀诚信仁爱和恩惠他人之心,必将受到天下人的报答。 

第四块匾额“享于社”出自《旧唐书·卷二十四·志第四》:“卯日祭社稷于社宫,辰日腊享于太庙,用牲皆准时祭。”皇家在社宫祭祀社稷;腊月在太庙祭祀祖先。

第五块匾额“薄渭阳”出自诗经《秦风·渭阳》:“我送我舅,日至渭阳。”古代称甥舅关系为“渭阳”,甥舅关系密切。

运城日报《乔寺碑楼的文化底蕴》
图片
图片
这座碑楼背后有一个家族“发财一碗茶,倒灶一匹马”的故事。

嘉庆末年卖茶人周万忠(钟)烧茶招待白莲教义军,并受托保管金银细软。白莲教兵败后周万忠将这批财宝转移到老家乔寺村,并北上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同时通过结交京官儿给自己捐了个资政大夫的职位。发达后的周万忠颇有慈善之名,村民在其死后建立了这座功德碑楼。同治年间周万忠的儿子因为拒绝将一匹宝马卖给皇室,被押解进京。故事的结尾就是马被皇室强占,周万忠的儿子死掉,周家也倒掉了。

民间故事不可全信,但也不能不信。比如万荣闫景村李氏有很详尽的家谱,如果乔寺村周家也是普通经商发家,肯定会有类似记录,发横财颇有可能。但要说是村民捐建怕是不太可能,这个碑楼绝对造价不菲,如果周家真有贤名,也不会让村民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多半也花不起)给他家树碑立传。

太阴寺(金)

第五批国保

坐南向北,故名太阴寺。
图片

始建于北魏,大雄宝殿主体大木构件为金代遗构,匾额“大雄之殿”镌刻于金大安二年(1086年),早已模糊不清。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佛、法、僧是为三宝。法就是佛的教义,佛经即是佛法载体。建寺之时寺内没有藏经,因此严谨地改“宝”为“之”。
图片

图片


殿内有我国最大独木雕释迦牟尼涅槃卧像,雕刻于金大定十年(1170年)。龛内绘有明洪武五年(1372年)绘制的一组佛弟子吊唁壁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代三世佛像的头部有些怪异,因为原头像和大殿两边巨幅壁画在民国期间被盗卖海外,所以三世佛头像是后代补的,却也凭添了一丝悲凉之感。其中一座佛像下面有村民敬献匾额“观音送子”就纯粹瞎扯了。三世佛呈品字高低参差排列于卧佛之上,绕行在卧佛后面,无意中抬头从木架子间隙中看到上方的三世佛。在山西拜谒了不少寺院,屡屡令我感慨前所未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卧佛边有法澍主持座像。带着外地朋友来参观的当地人说这是真身像,塑像没有左手是在做真身像时候弄断的。如果是真的,难道不该马上搬到博物馆去?

图片

关于法澍本尊,在北殿前的“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寻找蛛丝马迹。太阴寺是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赵城金藏》的主要雕印地,碑刻已经模糊不清,在北殿内有印刷版方便参观者阅读。碑文中这几段大家就见仁见智吧

“寔公律师辞师礼泗州观音宝塔,到彼火燃左手,感观音真容显现”。跟随寔公律师的三人神奇经历如下。门人刘居士”断于左臂以献于佛”。童女要跟随寔公出家,被父母拒绝。”童女于隐奥之处,自截左手。父母见其如是,舍令出家”。“尉村王氏之子投师出家,亦燃左手,法名慈云”。读得我一愣一愣,好cult!

然后寔公在金台天宁寺当主持,“童女居士左右辅弼,纠集门徒三千雨中,同心戮力,于河、解、隰、吉、平水、绛阳,盛行化缘,起数作院,雕造大藏经板,声震天下”。寔公圆寂后,“童女主持河府广化胜刹…大定十八年…雕藏经部帙卷目、总录板数,表奏朝廷,世宗皇帝特降紫泥慈部七十二道”。云公(应指慈云)“于新田、翼城、古绛三处,再起作院,补雕藏经板数圆备”。法澍在碑文中被提到的时候还不是住持,“大金大定二十年,与门人法澍、法满,纠集缁素百余人众”,建造寺院,雕释迦卧佛,在绛县张上村印造藏经。碑文很长,有些文字被柱子遮挡,总之可读到《赵城金藏》的雕印过程和与这部藏经有关的人物的传奇故事。

太阴寺是免费开放的,有的游客上了香。我不信佛,但是给了管理员一些钱。他推辞不收,我说就当给您买些水喝吧。管理员似乎一家子就住在庙里,经济条件看起来挺拮据的。院中有鸡有狗,公鸡一直在打鸣儿。
南樊石牌坊及碑亭(清)
第七批国保

牌坊之下就是狭窄的村路,村民们骑着电动车悠悠经过。牌坊的奢华与村庄的朴素形成鲜明对比,它似乎根本就不属于这里,因而有一种超自然的味道。

图片


南樊石牌坊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通俗地说就是节孝牌坊。它的档次实在太高,以至于可以堂皇镌刻“圣旨”字样。因为妇女丧夫守节后不仅要孝敬公婆,抚养子女,只有当子嗣中有人取得功名,由官府上报朝廷后获颁圣旨后方可建造。碑亭建成时间比牌坊晚六年。碑刻说明身份:“旌表诰封中宪大夫詹事主簿贾凝端继妻李恭人节孝崇祀碑”。建造者是李恭人的孙子,时任山东盐运滨乐分司司运的贾宗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