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和全真教

 是无等等1 2023-10-17 发布于陕西

       在鄠邑区祖庵街办北街有“全真教”的祖庭——重阳宫,这里有着陕西“第二大碑林” ,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称。金庸先生笔下的《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所说王重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就埋葬着全真教祖师王重阳,距重阳宫不远处的东北三里许,还有王重阳修炼时的“活死人墓”。       

       历史上的王重是阳是真实存在的。王重阳祖籍京兆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北宋年间的公元1112年,此时为宋徽宗执政时期。据说他出生之时,其母已怀胎24个月。原名中孚,字允卿。其家境富有,聪颖豁达,志倜傥,不拘小节,任气而好侠。王重阳“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他时年27岁,此时北宋已亡,咸阳已处于金朝的统治地区了,“应武略,中甲科”,易名德威,字世雄,可见王重阳是一个文武全才,从改名来看,也能说明他当时是很有抱负,想有一番作为之人。他本人也长的是相当的好:美髯过腹,大目,且目长于口,形质魁伟,身长六尺馀寸。他也“气豪言辩,以此得众”。更重要的是他慷慨好义,仗义疏财,“以粟贷贫人,惠之者半”。饥馑时期,邻里有三百余户将其家财劫之一空。官府要依法处置匪首及众人,王重阳说:“此乃乡党饥荒,譬如乞诸其邻者,亦非真盗也,安忍陷於死地?”,纵舍使去。“里人以此敬仰真人愈甚。咸阳、醴泉二邑,赖真人得安”。象这样一个文武双全,人长的好,又能言善辩,行侠仗之人,按理会得到朝庭重用的。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在金庭他做了盩厔县甘河镇(周至县,现属西安市鄠邑区管辖)上一个小小的酒监。酒历来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金代对酒是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对酒实行专营或者允许私酿,但须课税。酒监大概就是管理“酝造酒曲、监收酒税”的官员,品级大致在正九品至从七品之间。显然这样的一个官职对于他这个有文韬武略、经略天下的有志青年来说,这完全是屈才的。但在金朝他只能这样,而且一做就是好些年,于是他开始愤世疾俗、贪食耽睡、酗酒度日、自暴自弃。他在《悟真歌》中写道:“三十六上寐中寐,便要分他兄活计。豪气冲天恣意情,朝朝日日长波醉。压幼欺人度岁时,诬兄骂嫂慢天地。不修家业不修身,只凭望他空富贵。浮云之财空手过,妻男怨恨天来大!产业卖得三分钱,二分吃着一酒课。他每衣饮全不知,余还酒钱说灾祸。”“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动心。予碌碌如此,不亦愚乎?”于是乎玩世不恭、任性而为,时人把他当作精神病,称他 “害疯(风)来”,他也自称王害疯(风)。 如果说这样继续混下去的话,那么他也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废人了,他已经时值壮年,命运已走了大半,一事无成。             

       可王重阳毕竟不同于一般人。事情在他48岁之时夏日中旬的一天,由于一个偶遇起了变化。在甘河镇的一座小桥上喝酒吃肉醉熏熏的他遇到了两衣毡者,“形质一同”,也就是说虽是两个人,但面貌与气质皆为一个人,他甚为惊异,从至僻处,虔祷作礼,又饮神水,两人遂授以口诀。遇仙桥究竟遇到的是谁?没有资料记载,只是传说遇到的是吕洞宾和汉钟离。也有说是遇到一人,是吕洞宾。第三次在醴泉县(今礼泉县)遇到道人后,被授秘语五篇,焚之。道者又说:“速去东海,投谭捉马”。言毕,不知所踪。秘语及口诀是什么?也无人知晓。从遇到真仙的那时起,王重阳开始辞去官职,离家弃女,离俗入道。其诗中言:“四十八岁上尚争强,争奈浑身做察详。忽尔一朝便心破,变成害风任风狂。不惧人人长耻笑,一心恐昧三光照。静虑澄思省己身,悟来便把妻儿掉。好洗面兮好埋头,从人尚道骋风流。家财荡尽愈无愁,怕与儿孙做马牛。” 

         王重阳入道后,改名嚞(zhe,也有说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到南时村(今鄠邑区祖庵成道宫村)自掘坟墓,封高数尺,坐于墓中修炼,上挂一方牌,写“王害风灵位”,名之为“活死人墓”。他的“死”,是“活中得死”、“死中求活”,且是为了更好的活。又於四隅各植海棠一株,人问其故,答曰:“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他在此墓中修炼将近三年,在这里斩断尘缘,了结既往,埋葬旧我,脱胎换骨,成得真道。现在的成道宫村还有“活死人墓”。上世纪的特殊年代,HWB曾经挖开过“活死人墓”的洞口,后来又把它填上了,到现在墓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无人知晓,至今仍是一个迷。       

  

      王重阳修炼功成之后,于是去了刘蒋村(今鄠邑区祖庵街办)结庵布道,此处离他修炼之时的“活死人墓”也就是二、三里之遥,从这里开始了他传教创派的新生涯。他交往了一些人,也在社会上有一些影响,但收效不大,这与他的初衷差距很大。本地人认为他疯疯颠颠,信奉者不多,而一些外地信奉者较多。传教之时,他曾在终南上清太平宫壁上书:“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两个先生决定来,一灵真性成搜刷”。还在长安滦村吕道人庵壁上书:“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风。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人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他听说山东半岛道教氛围浓厚,特别是蓬莱一地更是声名远播,加之吕洞宾给他所说的话,于是在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年方56岁之时,自焚其庵,辞别乡亲道友亲朋前往山东宁海,也就是今天的烟台市牟平区,在这里历经收下了著名的“全真七子”,这些人才是真正将全真教发杨壮大的决定性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马钰和丘处机了,而王重阳在收马钰为徒的时候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用尽了一些手段。

         马钰,是王重阳在山东所收的第一个徒弟。原名马从义,字宜甫,山东牟平人,家境殷富,号称“马半州”,在富山县为官,仕途得意,家庭幸福美满,妻子就是“全真七子”中的孙不二。他惟一的隐忧就是术士占卜其寿不过四十九岁。为了长寿,他也热爱道教建立了道馆,并与一些道士经常往来。一日,他赋诗曰﹕“抱元守一是工夫,懒汉如今一也无。终日衔杯畅神思,醉中却有那人扶。”不久,他与王重阳在怡老亭相遇,问祖师从何处来?答曰:“不远三千里,特来扶醉人”,他甚惊异,疑为异人。又请吃瓜,王重阳却从瓜蒂吃起,问其缘故,答曰:“甜从苦中来”。又问:何为道?答曰:“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于是邀请王重阳返家居住,又把他写的《罗汉颂》诗十六首给王重阳看,王重阳一一和之,宛若宿成。马从义甚是信服,以师礼相待,并修缮道观供其居住,王重阳立庵名为“全真”,至此,可以说全真教真正的开始创立了。       

       为了劝说马从义入道,王重阳可谓下足了功夫,他决定用真功来彰显道法。他要马从义以砖墙围封道庵,从外面锁门闭户进行百日静修,数日不食,纵与食之,亦未尝见水火迹。有时晚上马从义听得王重阳在与他说话,但却不知道他从啥地方过来,当他去追王重阳的时候,却看到门锁依然如故,而王重阳仍于庵中“俨然默坐”。还梦到王重阳赐梨、栗子于从义夫妇,令其分而食之,意思是让从义夫妻分离。同时吟诗诫曰:“劝公第一莫多情,天若有情天亦老”。马从义还做了一个怪梦:他立于中庭说“我性命有如一只细瓷碗,失手百碎。言未讫,从空碗坠,惊哭觉来”。王重阳第二天给他说:“汝昨晚惊惧。方才省悟”。王重阳采用了许多办法反复教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使马从义斩断俗念,决心入道。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马从义“以资产付庭珍辈,以离书付孙氏,遂易服而道焉”,正式出家入道,成为王重阳的首位弟子,时年王重阳57岁,马从义46岁,这也距术士所预言的寿期已相去不远了。马从义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故亦称马丹阳,他正式成为王重阳宗教事业的继承人。     

      万事开头难。自马从义从一个官员巨富之人离俗入道后,使周边许多人开始信仰全真教,王重阳也迅速被神化起来,很快他又用类似的手端将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人收于门下, 全真教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王重阳在此修道之时,和徒弟们入昆嵛山,离世避俗,开烟霞洞而居之,“出家”修炼。不久又迁居文登县姜实庵,立“七宝会”。此后又在宁海设立“金莲会”、在福山县立“三光会”、于蓬莱立“玉华会”、在掖县立“平等会”。至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十月,短短不到两年时间,王重阳收全“七真”,设立五会,全真事业迅速发展壮大,其后开始在北方风靡一时,成为道教的一支重要流派,与天师道共为道教两大宗,对峙南北。       

       此时,王重阳已感到事业已成,而他也已感到时日无多,于是携马、谭、邱、刘四子从掖县起和踏上返乡之路,要落叶归根了。他对马丹阳说:“子知学道之要乎?要在于远离乡而已。远离乡则无所系,无所系则心不乱,心不乱则欲不生。无欲欲之是无为也,无为为之是清静也,以是求道何道之不达?以是望仙何仙之不为?”至冬,到达汴京(今河南开封),寓居于磁器王氏旅馆中。不多时,王重阳聚徒交代后事:“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处机所学,一听丹阳;处玄,长真当领管之。吾今赴师真之约耳。”又给马丹阳付密语后,无疾而逝。此时为大定十年正月初四日(公元1170年),王重阳时年58岁。当时,其四个徒弟礼葬王重阳于河南开封府有名的“四无状元”孟庆献的花圃,然后一起西归长安。到刘蒋村后修复故庵,名为“祖师庵”,现在的祖庵之名也因此而来。两年多后,马钰和其他三位师弟重返汴梁将祖师灵柩迁葬于刘蒋村故庵,马钰在墓旁亲植银杏树并为祖师守孝三年,现在这棵银杏树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全真教以《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等为主要经典,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其教为全真。“全真”二字到底指何意,也有多种解释:有说“真性”保全,有说“精气神”三全,还有说是个人内修的真功与济世利人的真行而两全等。全真教以道家清静无为为本,“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九还七返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其基本教义概括为:“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主张先修性,后修命,性命双修。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的唯一正道,要除情去欲,明性见道,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得道成仙。而且实行出家住观制度,不鼓励道士婚娶,并要严守戒律。

       

       全真教真正的发展壮大主要是在丘处机(公元1148年-1227年)时期。丘处机是全真第五任掌教,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他弃宋、金而从元,曾西行万里去拜见成吉思汗,并住了一年多时间,给成吉思汗讲了修身养命及治国保民之道。汗帝深以为然,后派骑兵护送丘回,并一年内颁发三道圣旨免税,令掌全国道教并深情问侯,尊之为“国师”。在元朝政府的支持下,丘处机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教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鼎盛时期。其时全真道的宫观、弟子遍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广大地区。祖庭重阳宫规模东抵涝河,西至甘河,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有庙宇5000余间,道士逾万人,宫殿盛极一时,号称天下道教丛林之冠,有“天下祖庭”之誉。元成宗时还赐当时重阳宫住持御服一套,并授封为真人,这也是其他道教从未享受过的荣誉。

       关于王重阳的故事,有许多内容来自史料记载和碑文,但明显的后世对其描述有许多夸大的成分,有些也就是听听而已,不可全部当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