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 | 个案案例

 社工实用知识 2023-10-18 发布于湖北

一、案例背景

案主,女,29岁,患有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残疾证为:智力二级。母亲已退休,父亲下岗在家,家中的妹妹还处于求学阶段,在广州读大专,美术专业。案主足月顺产,出生后无明显异常,家属否认案主有窒息史,案主一岁左右开始说话、走路。案主3岁时,幼儿园老师发现案主与其他小朋友相比有异常,不会说话。曾提醒家属最好带案主去医院做检查。当时家属觉得案主只是发育慢,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案主6岁时,经常不吃饭、发呆,家属才带案主到芳村医院(现广州市惠爱医院)就诊,被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案主不会认人,除父母和妹妹外,不能识别其他人。案主看不懂红绿灯,不能单独外出,出门需家人陪护。因此家人很少带案主外出,平日基本在家不外出。

二、分析预估

(一)危机评估
精神症状
案主间有自言自语,记忆力一般;接触被动,日常很少与外界交谈,与家属聊天也不多,经常是多问少答或不答,问及问题均回答“不知道”。
身体-智力-情绪
案主智力低下,个人生活需要协助料理,有时候不能自我控制大小便。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有时候在家里面走来走去,有时候会很晚才睡而且会在房间里哭。
压力-危机
社工入户探访了解到,家属由于长期照顾案主已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案主不仅生活需协助,偶尔还会有小脾气。家属偶尔会拿妹妹与案主相比,然后觉得妹妹很优秀。
案主一家经济一般,母亲已退休,有高血压,需长期服用降压药,母亲退休金不高每月只有1000+元,父亲没有稳定工作,靠打散工帮补家庭。妹妹学费8000元/年,大部分学费由亲戚资助。
家居环境
案主家住在旧式单位宿舍楼梯楼五楼,门口没有门禁。屋子大概有80+方,一厅三房,厨房杂物较多且凌乱,里面放满中药,西药放在客厅桌子上,除了药物,还有很多书刊。客厅两面墙壁贴满了妹妹的画作和奖状。厨房设在阳台上。
家庭系统
家庭支持度不高,家庭氛围沉重,家属缺乏病悉感。

(二)个人系统分析

优势

困境

创伤

1.日常父母基本在家陪伴案主,照顾其起居饮食;

2.能听懂并执行家属简单指令;

3.性格随和。

1.如厕不能自理,需家属协助;

2.母亲比较偏爱小女儿,面对案主,母亲会出现烦躁情绪;

3.家属很少带案主出门。

1.案主害怕与外人交流,缺乏情感上的温暖;

2.案主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区活动,社交能力薄弱。


(三)家庭系统分析
案主会自己刷牙,进食,喝水,穿衣。洗澡和如厕需家属协助。与父母日常相处时间比较多,与妹妹之间接触少,彼此很少有交流。

家庭结构
资源
负担
父亲:下岗在家,偶尔有打散工帮补家计;
母亲:退休在家;
妹妹:仍在求学阶段。
 
经济上有亲戚资助;
母亲基本在家照顾案主。
案主生活需协助;
家庭条件中等,父亲承担家庭主要经济责任。

)家外系统      

优势
困境
朋辈系统
邻居不会歧视案主,在家属外出时,会帮忙照看案主。
案主没有接受义务教育,没有同龄朋友。
社区系统
居委也很关心案主一家。
社区举行活动,家属没有尝试带案主参加。

三、服务计划

(一)个案目标
总目标方向为:家庭关系调适,增强家庭支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达到社区融合。
分目标方向为:改变家庭沟通模式,照顾者压力的舒缓,培养社会参与感。

(二)相关理论概念
根据马斯洛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进行的,经常会与他人接触,因此人们需要有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爱,在组织中能得到他人的接纳与信任。

(三)服务策略
1、与家属一起探讨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全面、积极地面对案主,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2、促进家庭相互理解,增强家庭支持;
3、向家属提供相关信息,介绍相关政策,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家庭困难。

四、介入过程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

1、了解问题和需求
社工首次进行入户探访,见到案主本人及其母亲。案主很沉默,全程没有与社工交流,社工向其打招呼也不理睬。案主母亲向社工介绍案主的自理能力很差,冬天穿的鞋子到了天气转热了,也不会自己换,家属教导了很多次也不会,天气冷的时候叫她多穿一条裤子也不会穿的,记忆力一般,洗澡需要母亲协助,不然自己就会一直在浴室里玩水,不肯出来。整天在家里闲坐,发呆。大小便时,案主偶尔会自己去洗手间,如果太急赶不到的话,就会就地解决。晚上需要穿尿片,防止尿床。

探访交谈期间案主母亲提及案主妹妹,语气会转变,表示小女儿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目前就读于广州某学校,放假便会去做义工、教别人画画。家里贴满了妹妹的画作及奖状。家属诉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小女儿的学费也由亲戚资助。自己的退休金不高,案主父亲收入不稳定,对家庭未来的经济担忧。

2、建立关系,疏导情绪。
对于社工的入户探访,家属刚开始比较抗拒,家属向社工表示无奈,对长期照顾案主感到厌倦,自己无法保障案主未来的生活,案主需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每月精防日都需要代复诊取药。社工回应家属,同样作为一名母亲社工感受到家属对案主一直以来的关心与照顾,家属得到了社工的肯定,了解到社工理解她的状态,舒缓了负面情绪,与社工建立了关系。社工向家属介绍目前南海区政府还为符合条件的精神康复者提供很多惠民服务,包括:住院康复救助补贴、社区康复患者药品补贴、监护人监护补助、免费体检、社工跟踪服务等。

第二阶段:与家属一起制订计划
通过家属指导案主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帮助案主制订每天的作息计划,督促案主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服药、更衣、整理房间等,给予案主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升案主自理能力。鼓励家属多带案主外出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在案主面前尽量减少与妹妹的对比,家属需正确看待案主的能力水平,接纳案主的现状,给予案主心理支出。多鼓励案主,对案主的“行为”与“努力”表现欣赏。关注过程大于关注结果。

家属与案主均可利用音乐治疗,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里效应,调节情绪,使家属与案主达到放松身心的状态,缓解家属因长期照顾案主而产生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案主的信心,促进其积极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第三阶段:开展社区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提升技能。
社工开展季度生日会,适逢案主生日,社工邀请案主母亲带案主前来参与。家属诉案主活动当天很高兴,自己第一次带案主参与社区活动,第一次参加团体生日会,体验不错。感谢社工精心为案主准备了蛋糕、零食、鲜花。生日会上案主与家属认真地为其他寿星画花送祝福时,家属发现案主对画画原来很有兴趣。

经过第一次活动参与,社工再次开展活动时,家属带上案主积极参与。其中在刚过去的中秋节,社工开展手工制作冰皮月饼活动,案主在社工的指导下,尝试自己动作制作冰皮,最后通过家属的协助,案主学会了制作冰皮月饼,最后自己还主动把月饼放进包装盒包装起来。

第四阶段:社工对个案持续跟进,个案总结。
目前案主一家已办理了桂城街道的优惠政策,案主的药费得到了缓解。社工向家属了解到,案主以前的大小便失禁,有些时候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引起故意去做,现在面对案主家属诉已控制减少了直接的负面情绪影响案主,加上在家属积极的鼓励下,案主可以控制得到大便随地解决的问题,很少情况下会出现失禁。

家属称在社工举办的活动中,与其他参与者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大家聊家常、互相交流怎样照顾案主,谈了很多很有实用性的东西,不仅让自己有了喘息的机会,还让案主学习了很多新的东西。感谢社工提供了这一个平台,达到社区融合。

现在社工每一次遇见案主,社工向案主打招呼都会得到回应,离别时案主会主动和社工道别。

五、目标完成情况
1、社工入户探访,案主母亲通过向社工倾诉,情绪得到了舒缓,觉察了自身对案主心理不平等的看待;

2、在家属的引导下,案主生活自理比之前较有好转,在外也能自行上洗手间,在家间有帮忙收拾碗筷、晒衣服等简单家务;

3、社工开展的活动,家属都会积极参与。家属经过尝试自己单独带案主外出参加活动后,现在每月精防日家属都会带上案主复诊取药。保证每月至少有一次会走出家门。

六、专业反思

1、家庭系统的支持
家属认识到家庭支持的重要,家人的不理解,会导致很多摩擦,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受到伤害。家属应避免抱怨和责备,以免影响案主病情。适当的鼓励能一定程度上增强案主的自理能力。

2、走出家门的重要性
案主接触到家庭外的人与事物,能使病情稳定,促进案主的自信心。增强交友及锻炼交流能力。

七、督导点评
社工所定的目标富有成效,特别是对这种类型的服务对象,效果会更加明显。精神康复服务的每个环节看起来很普通平常,甚至有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一段时间后案主变化那么大,但其实润物细无声,理论手法专业技巧等等有时是次要的,最重要是社工那份真诚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社工观察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