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淤血

 古医故道 2023-10-18 发布于湖北

什么是淤血呢?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行血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淤积于脏腑、膜原、筋脉、肌腠之中的,均称淤血。淤血对我们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且我们该如何治疗淤血呢?

如果身体某个部位有青筋暴起,舌下静脉发黑,这都是明显淤血的症状。淤血的病因大的方面分为两个,一个就是外伤所致的淤血,另外一个是内伤淤血。

外伤常是发生淤血的重要因素。《灵枢·贼风》:“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则血气凝结。”《素问·刺腰痛》:“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可见各种外伤均可导致血行失常而致淤。

除了外伤淤血,内伤淤血具体可分为好几方面,例如:外感致淤、情志致淤、出血致淤、饮食致淤、久病致淤、年老多淤等。

今天先简单聊一聊外感致淤。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皆可病致淤血,尤以寒邪更为多见。《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

说明寒邪伤人,人体阳气受损,失去温煦推动作用,血流不畅,停而为淤。此外,风邪入血,气机逆乱,亦可致淤。《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所以来看淤血可是不容小视的,如果又出现淤血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处理,针对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