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肿瘤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2023-10-18 | 阅:  转:  |  分享 
  
附件12

肿瘤膝关节置换 术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
(2023 年版)

一、肿 瘤膝关 节置换 术加速 康复临 床路径 标准住 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恶性肿瘤(ICD10:C40.201);胫骨恶性
肿瘤(ICD10:C40.202) ;股骨良性肿瘤(ICD10:D16.201);
胫骨良性肿瘤(ICD10:D16.202) ;下肢骨动态未定肿瘤(ICD10:
D48.020) ;下肢骨肿瘤(ICD10:D48.021);下肢骨激发恶性肿
瘤(ICD10:C79.508) ;下肢(包括髋)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
肿瘤(ICD10:C49.200) ;下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ICD10:
C49.200x001);下肢软组织恶性肿瘤(ICD10:C49.200x002);
膝部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ICD10:C49.200x005); 人 工
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ICD10:T84.000x008);膝关节假体
障 碍( ICD10: T84.004); 膝关节假体植入感染(ICD10: T84.502)。
拟行肿瘤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骨科学:骨肿瘤卷》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诊断遵循“三结合”的原则,
综合患者病史及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活检病理结果等三方面资
料进行。
1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确
(1)主要血管神经束位于肿瘤间室外或反应区外、未被肿
瘤累及,或可于手术中安全地与肿瘤分离。
(2)膝关节内无裸露肿瘤,关节液未受侵;或虽有侵犯但
可通过关节外切除获得可接受的外科边界。
2.手术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或改善生存质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2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骨恶性肿瘤(ICD10:C40.201); 胫
骨恶性肿瘤(ICD10: C40.202); 股骨良性肿瘤(ICD10: D16.201);
胫骨良性肿瘤(ICD10:D16.202);下 肢骨动态未定肿瘤(ICD10:
D48.020) ;下肢骨肿瘤(ICD10:D48.021);下肢骨激发恶性肿
瘤(ICD10:C79.508) ;下肢(包括髋)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
肿瘤(ICD10:C49.200) ;下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ICD10:
C49.200x001);下肢软组织恶性肿瘤(ICD10:C49.200x002);
膝部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ICD10:C49.200x005); 人 工
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ICD10:T84.000x008);膝关节假体
障 碍( ICD10: T84.004);膝 关 节假体植入感染(ICD10: T84.502)
的诊断编码。
2.患者同时合并有基础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相应专
科的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
2
以进入路径,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专家
共识》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0): 726-732]执
行。
(六)术前准备(住院第1~3 天)
1.患者教育
(1)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和手术风险。
(2)教会患者心肺康复的方法,如咳嗽、咳痰和行走锻炼,
教会患者加强股四头肌锻炼的方法(如伸踝、伸膝),教会患者
使用助行器和在床上解小便。
(3)加强饮食营养:具体参照《 骨科大手术加速康复围手
术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
(10):763-767)]执行,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
糖尿病患者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4)疼痛管理:根据患者年龄和肿瘤性质评估疼痛与管理,
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中华
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0): 739-745]执行。
(5)合并基础疾病评估: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
期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 (10) :
726-732]执行。
(6)精神或认知障碍评估: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
术期精神卫生问题及精神障碍的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
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0):768-775]执行。
3
2.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术前凝血常规。
(4)血源传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获得性
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梅毒等]。
(5)血清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介素
-6。
(6)手术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X 线片、膝
关节CT 三维重建、MRI 及全身骨 ECT 扫描(或 PET-CT) 。
(7)胸部 X 线片、心电图、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3.根据患者合并基础疾病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或肺功能检查。
(2)动态心电图。
(3)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4)下肢动脉 CT 造影。
(5)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6)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糖
类抗原(CA), 如 CA125,、 CA135,、 CA19-9等]。
(7)免疫球蛋白,血、尿轻链蛋白。
4.术前需达到的目标
(1)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 ≤3
4
级。
(2)精神食欲较好,营养状况可,积极配合功能锻炼。
(3)血红蛋白 ≥100g/L,白蛋白 ≥30g/L,白细胞≥4.0×
9
10/L。
(4)排除身体存在的活动性及隐匿性感染灶,感染灶的筛
查方法参照《骨科择期手术加速康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专家共
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0): 746-753]执
行。
(七)手术日准备(住院第2~4 天)
1. 术前禁食、禁饮及输液:具体参照
《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
外科杂志,2022,15(10): 726-732]执行。
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常规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
素,具 体 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国卫办医发〔2015〕
43 号)执行。
3.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常规切皮前或松止血带前 5~10 分
钟 完成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20mg/kg , 具体参照
《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
外科杂志,2022,15(10): 733-738]执行。
4.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或全身麻醉。
5.手术方式:股骨或胫骨肿瘤膝关节置换术(胫骨肿瘤膝
关节置换术应常规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转位覆盖假体)。
5
6.控制性降压:可选择性使用控制性降压,将收缩压控制
在 90~110mmHg。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0): 726-7
32]执行。
7. 止血带使用:常规应使用止血带,具体参照
《中国骨肿瘤大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中华
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05): 321-327]执行。
8.手术内植物:人工股骨或胫骨肿瘤膝关节假体。
9. 自体血回输/ 输血:具体参照
《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
外科杂志,2022,15(10): 733-738]执行。
10.手术当天抗纤溶药应用:在手术切皮前静脉滴注氨甲环
酸,术中根据出血情况可追加用药,关闭切口时可局部应用,
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中华
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0): 733-738]执行。
11.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具体参照《骨科择期手术加速康复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专家共识》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
15(10):746-753]执行。
12.手术切口并发症的预防: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手术
切口操作与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15(10): 776-784]执行。
13. 术后当天康复锻炼:具体参照
6
《中国骨肿瘤大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中华
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05): 321-327]执行。
(八)术后住院康复(住院第 3~1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后影像学检查:术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双下肢
全长X线片。
(2)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出院前1天或出院当天复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2.术后处理
(1)应用抗菌药物:常规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术后预防
性使用 24 小时,具体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国
卫办医发〔2015〕43 号)执行;当术中失血量大、手术时间长、
感染风险高时,可酌情提高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等级并延长使用
时间,具体参照《中国骨肿瘤大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专
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05): 321-327]
执行。
(2)术后镇痛及镇静:提倡预防性、多模式、个体化镇痛,
具体参照《中国 骨肿瘤大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05): 321-327]执行。
(3)术后康复锻炼: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股骨肿瘤膝关
节置换术后患者以早期开始主动伸膝肌力锻炼为主;胫骨肿瘤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则不同,具体康复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个
7
体化制订。
(4)术后抗纤溶药应用: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性继续使用
氨甲环酸减少隐性失血和炎症反应,具体参照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与抗凝血药应用的
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02):81-88]
执行。
(5)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根据具体情况可参
照《中国 骨肿瘤大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
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05): 321-327]执行。
(6)切口及引流管处理:切口干燥无渗出者,可术后 24
小时以后再更换敷贴,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手术切口操作
与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
(10): 776-784]和《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氨甲环
酸与抗凝血药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
9,12(02): 81-88]执行。
(九)出院准备(住院第 5~12天)
1.出院标准
(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精神食欲恢复、大小便正常。
(2)切口干燥,无红肿、硬结等感染征象。
(3)疼痛不严重,口服镇痛药可有效控制疼痛,不影响患
者睡眠和功能锻炼。
(4)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假体固定牢固、下肢力线正常。
8
2.出院医嘱及宣教
(1)出院带药:根据病情需要,带适当时间的药物。
(2)告知患者门诊复诊时间和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
(3)出院后根据患者情况可继续抗凝,术后的总的抗凝时
间为 10~35天,术后 2~3 周门诊复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
声。
(4)强调出院后感染预防,具体参照《 骨科择期手术加速
康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2,15(10): 746-753]执行。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关节感
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可造成住院时间延长。
2.因患者肿瘤性质、部位和累及范围不同,导致不同患者
手术切除及重建方式有较大个体差异,术后可能导致住院时间
存在差异。

9
二、肿 瘤膝关 节置换 术加速 康复临 床路径 表单

第一诊断为: 股骨恶性肿瘤 (ICD10 :C40.201 ) ; 胫骨恶性肿瘤 (ICD10 :C40.202 ) ; 股骨良
性肿瘤 (ICD10:D16.201 ) ;胫骨 良性 肿瘤(ICD10 :D16.202) ;下肢 骨动 态 未
定肿瘤 (ICD10:D48.020 ) ;下肢 骨肿 瘤(ICD10:D48.021) ; 下肢骨 激发 恶 性
肿 瘤(ICD10:C79.508 ) ; 下肢 (包括髋) 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 (ICD10:
C49.200 ) ; 下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 (ICD10:C49.200x001) ; 下肢软组织恶性肿
瘤(ICD10 :C49.200x002 ) ;膝部结缔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ICD10 :
C49.200x005)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 (ICD10:T84.000x008) ; 膝关节
假体障碍(ICD10 :T84.004) ;膝关节 假体植入感染(ICD10 :T84.502 ) 。
拟 行肿瘤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 :81.5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 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 住院日:6 ~12 天
时间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 至术前 1 天 住院第 2 ~4 天(手术日)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生查房 □ 手术
□ 完成病历书写 □ 完善术前检查 □ 术前禁饮、 禁食及输液 (必要
□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时)
□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完成术前讨论, 确定手术方 □ 切皮前使用氨甲环酸 (禁忌者
□ 进行功能量表评分 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 除外)
主 □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诊 □ 必要时予自体血回输, 完成手
要 □ 完成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术

诊 自费用品协议书、 输血同意 □ 术中切口局部浸润麻醉, 术后

疗 书 加压包扎

工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围手术 □ 完成术后记录
作 期注意事项 □ 完成手术记录

□ 术后 3 、6 、12 小时可重复使
用氨甲环酸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
及术后注意事项
□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及饮食常规 □ 骨科护理常规 □ 护理常规
临时医嘱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一级护理、 补液、 必要时予输
□ 血常规、 尿常规、 粪便常规 临时医嘱 血和补充蛋白
+ 隐血 □ 术前医嘱: 明日全身麻醉或 □ 继续内科基础疾病用药和监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椎管内麻醉下行肿瘤膝关 测
心肌酶、 凝血常规、 血源 传 节置换术 □ 心电监护
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 □ 术前禁饮、禁食及输液 □ 吸氧

丙型肝炎、 梅毒、 艾滋病等) □ 术前应用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常规 24 小时 内、

□ 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 □ 术前准备 手术时长/ 肿瘤范围广/ 骨髓

白、白介素-6 □ 术前氨甲环酸(20 ~ 抑制重/ 免疫力低下者酌情延

□ 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 60mg/kg 静 脉滴注) 带入手 长)
□ 患侧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 术室 □ 物理抗凝: 下肢静脉泵、 抗血

双下肢全长 X 线片, 膝关节 栓弹力袜等

CT 三维重建 ,MRI 及 全身 □ 术后 6 ~12 小时开始药物抗
骨 ECT 扫描 凝(有禁忌者除外)
□ 心电图、 胸部 X 线片或胸部 □ 镇痛药物、 必要时予改善循环
CT 、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 药物(血管重建或损伤修复
勒超声 者)
10
□ 根据病情选择: 下肢动脉 彩 临时医嘱
色多普勒超声、血气分析、 □ 酌情应用镇吐药物
肺功能、 超声心动图、 心肌 □ 酌情追加镇痛药
核素灌注、冠状动脉 CT 、
冠状动脉造影等,检 查 肿瘤
标志物 (AFP , CEA , CA125 ,
CA135 ,CA19-9 等 )、 免 疫
球蛋白、血/ 尿轻链蛋白
□ 介绍病房环境、 设施和 设备 □ 宣教、心理评估 □ 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入院护理评估 □ 手术前物品准备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手术前心理护理 □ 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逐渐喝
主要 □ 疼痛评分(VA S ) □ 疼痛评分(VA S ) 水、进食
护理 □ 皮肤清洁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 □疼痛评分(VA S )
工作 报告医师 □指导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 制定患者术前饮食计划
□ 告知患者手术当日禁饮、 禁
食时间
病情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1. 1. 1.
变异
2. 2. 2.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11
住院第 3 ~11 天 住院第 5 ~12 天
时间
(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和病情评估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 完成出院记录、出院证明书
□ 注意病情变化 □ 向患者讲明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
□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事项, 如复诊的时间、 地点, 发生紧急

□ 术后个体化多模式镇痛 情况时的处理等

□ 指导患者完成主动功能锻炼, 完成主动伸、

屈膝关节, 下 地扶助行器行走, 上下床及日

常生活功能锻炼

□ 评估术后 X 线片;评估肿瘤切除情况、重

建情况等
□ 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 继续内科基础疾病用药和监测 □ 今日出院
□ 抗凝(无禁忌的情况下常规药物抗凝)
□ 镇痛药(常规非甾体抗炎药+ 必要时中枢
重 镇痛药或其他)
要 临时医嘱
医 □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电解质、血糖
嘱 □ 复查患侧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双 下肢全
长及股骨/ 胫骨正侧位 X 线片
□ 复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出院当天
或前1天)
□ 换药
□ 其他特殊医嘱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疼痛评分(VA S )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并协助患者办理出院
主要 □ 疼痛评分(VA S ) □ 出院前宣教,告知门诊复诊时间
护理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嘱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
工作 □ 根据重建情况指导下地及进行功能锻炼 □ 强调患者出院后感染预防
□ 告知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

病情 □无 □有 ,原因: □无 □有 ,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12
献花(0)
+1
(本文系精选资料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