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1018

 续藏四库全书 2023-10-18 发布于湖南

天心阁,天心阁在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具体方位为长沙市中心东南角、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内。

天心阁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抚军杨锡被主持兴建。阁名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阁楼总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当时为全城最高处。解放后市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阁体乃1983年重建,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间以长廊。整个阁体呈弧状分布。主阁由60根木柱支撑,上有32个高啄鳌头,32只风马铜铃,10条吻龙。阁前后石栏杆上雕有62头石狮,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雕,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风貌,另外阁内还珍藏了许多名人字画。

天心历史——长沙筑城,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刘邦立汉,封重臣吴芮为长沙王,置长沙国,都长沙,始筑土城。由汉迄宋,随着社会发展,城池亦向南北两向渐次扩展。至元代广袤已形定局,但城垣形状仍较简陋,明初,才垒址以石,使之“上下完固”。清顺治十一年,洪承畴拆明朝诸藩王府之藩城砖,尽数用以修筑城垣,使其增高加厚。此后又续修建,设有窝铺、更栅,增修城楼、炮台、垛口,为之一新。辛亥以后,为了发展贸易和交通,拆除城墙,修筑环城马路,因阁峙城头之故,存此一段。

天心阁的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又有“高阁插云”、“麓屏耸翠”、“疏树含烟”、“池塘夕照”四景相随,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因而显得更加挺峭、峻美。

登上天心阁,极目四望,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楼阁碧瓦飞甍,朱梁画栋,又大有古香古色,无论是游览观光者还是常居市民,总是留连忘返,恣意盘桓。

“天心阁”之称,是据传说而来,当时的星象学者认为这里地势高峻,地脉隆起,为文运昌隆之祥兆,于是在城楼建“天心”与“文昌”二阁以应之。昔日有对联:“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总关心”,即是建阁的初衷。岁月流逝,天心、文昌两阁均毁,只有一块“天心”的匾额留下来,后在文昌阁遗址旁兴建一阁便称为天心阁。

天教古阁生新色
                ——闲话长沙天心阁联
 
  天心阁位天长沙古城墙东南角上,建于清代康、乾隆年间。主阁三层,南北两端增建了两层楼附阁,左右对称,浑然一体,蔚为壮观。天心阁与岳麓山对峙,登楼可瞰全城,眺望湘江。1950年被辟为天心公园。

  天心阁内,古人和今人写了不少的对联,其中佳对也多。先来读清朝进士陈继训的一副对联:

    岂天下已安时,看烟火万家,敢忘却屈大夫九歌,贾太傅三策;
    此城南最高处,更楼台百尺,好管领卅六湾风月,七二峰云岚。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期生活在湖南,最后在汩罗江投江自尽。汉代的青年政治家贾谊,也是怀才不遇,被贬长沙。作者登楼自然想到这两位才士,观赏眼前优美的风光时,不能不产生许多感慨。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副无名氏撰的一副长联:

    游不遍七二峰衡岳,流不尽八百里洞庭,无限诗情,如此江山容我醉;
    待谁反屈大夫离骚,问谁虚贾太傅前席,苍茫古意,满城风雨自西来。

    此联增加了一位历史人物,就是汉朝写《反离骚》的作者杨雄,联语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格调悲壮。

  由于是天心阁,嵌天心两字的对联尤多。当代人何珍甫先生的:

    天随人意;
    心与民齐。
 
  当代人周树凡先生的:

    湘水流日夜;
      天心镇古今。
 
    当代人雷雨田先生的:
    
    天教古阁生新色;
      心逐浮云上珠霄。
 
    笔者用白话也写了副嵌名联:
    
    别想一步登天,既使爬上来,终归会下去;
        还是独处宽心,纵然得不到,何必要强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