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请到私募基金经理和指南针研究所所长王军老师,和大家聊了聊新市场、新行情、新思路、新机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新时代下,机构投资理念、盈利方法、投资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如何在投资思路和策略上做出哪些挑战和改变,来实现长期稳健的盈利,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阿尔法,也就是市场的超额收益。那么阿尔法从哪来?选股、选时、交易、仓位管理等等环节,都有提升阿尔法的空间,真理越辩越明,思路越听越清,从今天开始,我们主题沙龙会继续在开放和专业化的讨论中,把这些阿尔法找出来。 【张轩】各位指南针的用户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指南针产品部的张轩。今天很高兴能够再次和大家在直播间交流。那么平常给大家做服务的,主要是讲师部门的同事们,讲的都是功能的运用方法和实战技巧方面的内容。今天我过来,更多的是交流功能背后的设计原理,思路。就像发大家一把枪,之前咱们讲的是这个枪怎么用,怎么上膛,怎么瞄准。今天我们可能要多讲讲这个枪是怎么设计的,背后的原理设计思路是什么,什么时候用起来效果更好,什么地方要注意一些要点等等。第一可以让大家对功能的认识更深入,使用的时候思路更清楚一些。另外,也是借这个机会,听听大家的反馈和建议,也欢迎大家多提合理的宝贵建议,通过您的客服或者课堂反馈给我们。好的建议我们会认真研究,尽量满足。 【张轩】好,那我就不谦虚了。既然我们的沙龙叫做寻找阿尔法,阿尔法就是超额收益,尤其现在大盘在底部区域,这个位置不仅有贝塔,也是寻找阿尔法的重要区域,要想未来行情不仅吃到贝塔,还吃到阿尔法,还要吃到比别人多的阿尔法,这个地方的操作就非常重要。怎么寻找阿尔法?我们讲选股选时仓位交易都有阿尔法,选股的阿尔法毫无疑问非常重要,后面课程应该也会重点讲。不过今天我们重点先聊聊新的规则下,交易层面的阿尔法怎么找。昨天我们留下一道思考题,为什么同样有主力进场的股票,有的节节高升涨幅巨大,有的一追进去就被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问大家一个股市投资更基础的问题,为什么有的股票涨,有的股票能大涨?而有的股票下跌? 【主持人】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哈,有说因为业绩影响,有说趋势突破,有的说因为有消息。有人说因为有主力。 【张轩】从大家的答案,可以看出大家平时分析股票的偏好和侧重点,不同的侧重点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侧重基本面的投资者说因为业绩好,成长性高,因为它估值低,每年高分红,股息率高等等。 图1 侧重消息面的投资者说因为股票有题材,有利好消息,属于行业收益、政策受益股。今年的人工智能概念,踩上风口的股票,不管基本面好不好,都跟着涨了一波,这不是基本面的原因。原来的雄安概念,就因为我公司在雄安,就涨了一波,也是这个维度。 图2 这个维度上也有各种因素,有行业因子,有政策因子,有概念因子,有地域因子等等。侧重技术面的投资者可能关注的是技术形态,技术位置。比如说突破、超跌、箱体、均线多头排列、包括传统的技术指标MACD、KDJ金叉等等。技术面无非是通过空间、形态、通道、阻力支撑这些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有的股票涨,有的股票涨得多,而有的股票不涨。 还有什么?心理层面的因素,也会影响股价。所以股价涨跌是一个多维度多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从大家各种各样的回复上,也能看出来。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维度,什么样的因子,最后都会反映在什么地方?交易层面上,我们说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不管什么原因,是炒概念、还是炒业绩,还是技术超跌,总会在交易面上有体现,最后都得拿钱说话,否则就涨不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软件很多的功能,总少不了资金这个维度,这个因素既是选股的维度之一,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面,因为它对应的是交易层面,是绕不过去的。 既然交易层面绕不过去,那么有的股票涨得多,有的股票涨得少,一定会在交易面上有所反映,它是如何反映的?换个说法,我们怎么通过资金来找到它和股价涨跌的相关程度?资金是怎么影响股价涨跌的?那些涨得多的股票,涨得少的股票和下跌的股票,在资金上面,在交易层面上面会有哪些不同?当然,即使我们只说交易层面,这里面也是有很多因子的。不过,总结下来,有2个大方向,这两个大方向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两只股票,不考虑业绩题材,总市值也是一样的,都成交了1万手。A股票,是1个人买的,买了一万手。B股票,是1000个人在买,成交量是一样的,对股价的影响是不是一样。如果让你选,你选a还是选b? 这个问题有关假设前提,是什么?股市资金量大的对股价影响力大。出去同学聚会,是不是谁有钱他的嗓门大?钱多的人社会关系也多,能量也大,更有影响力有话语权。对于股价来说,也一样,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跟谁?肯定要跟资金量大的,跟大佬。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找主力、跟主力。你卖股票的时候,要看看买你股票的是谁?你买股票的时候,要看卖股票给你的是谁,如果是大佬卖给你,你的买卖行为和比你牛的人意见相反,就要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可能在犯错?大佬不一定每次都对,跟着大佬也不是次次吃肉,也可能挨打,但第一概率要小的多。第二即使错了,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下跌了主力能护盘能自救。你跟着他,犯错的概率小,即使犯了错,相对没有那么惨。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就有了一系列的主力分析功能战法。从最基础的三步战法,到资金动向,再到看机构仓位,连续增仓季,包括私募、公募的数据,其实都是这个思路,所有的主力分析逻辑都是这个理论,跟着大佬好吃肉,少挨打! 第二个问题,还是同样刚刚例子的两只股票,市值一样,都是10块钱成交买了1万手。A股票,是在股价9.9的时候向上扫单,最后以10块钱的价格成交。B股票,是在股价10.1的时候,盘口上低位挂单,最后10块钱成交了,同样的成交量1万手,两笔交易对股价的影响是不是一样的?让你选,你选谁? 图3 看大家的答案,都选的A,为什么选A?两个股票都是10块钱成交,有什么不一样?大家觉得区别在哪?关键一点,买卖的主动性不一样。9.9买到10块,是主动性买入,第二只股票是主动性卖出,本来10.1的股票,你挂10块是成交不了的,是因为有人主动卖出往下打到10块,才有可能成交,是不是这样?买卖的主动性不一样,带来的结果不一样,股价的方向取决于谁?看谁主动,谁主动谁有话语权,主动性买入带来股价上涨,主动性卖出带来股价下跌。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其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大家以前谈恋爱的时候,谁主动追的谁?股市跟谈恋爱正好相反,股市是谁主动谁有主动权,谈恋爱是被追的那个有主动权。他追你,你就有话语权,你追的他,他就有话语权。主持人,想过没有?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股市和生活相反,背后原理是什么? 【主持人】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我看大家的回复好像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答案,还是张工给我们说一下吧。 【张轩】本质上是四个字:供求关系。生活中,他追你,说明你的选择目标多,他的竞争对手多,你就是供不应求;如果反过来,全世界只有你老公一个男人,那他就是供不应求,不仅你要反过来要追他,全世界的美女都得会追他,那时候就是他让你往东你不敢往西了。再举个例子,生活中为什么有那么多黄牛?演唱会有黄牛,华为,苹果,也有黄牛,同样的手机,要加价买,为什么?就是因为供不应求,如果随便能买到,傻子才会找黄牛,是不是这个道理?股市里也是一样,9.9的股票为什么花10块买?肯定是怕买不到,买不够,所以才要加价买。10.1的股票主动性卖出打到10块,肯定是供大于求, 才会杀价卖。 所以股价涨跌背后的逻辑看什么?第一个,大佬对股价有话语权,我们不能跟大佬对着干,不仅不对着干,还应该想办法和大佬站在一条阵线上,大佬吃肉我们也能喝口汤,大佬挨打,我们躲在后面。这是第一个逻辑,第二个,供求失衡会影响股价,假设供求是平衡的,价格应该没有变化。上涨因为供不应求,下跌因为供大于求,生活中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主持人】张工不愧是咱们研发部的大拿,不仅懂编程懂代码,对股市涨跌的原理也了解的非常透彻,几句话就把股市的涨跌逻辑说清楚了,而且通俗易懂,大家一听就明白了。那么道理我们明白了,怎么把这些道理体现在我们的软件上,落实到我们的工具上,来发现上涨的股票,回避下跌的股票?张工您再给我们解答一下吧。 【张轩】好的,接着刚才的话题,这两个逻辑放到资金分析、数据分析上,其实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通过对资金颗粒的切分来识别和判断,看有没有大佬,谁是大佬?刚才的例子,一个人买了1万手,另一个1000个人买了1万手,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买1万手的是大佬。但股票市场每天的交易不会这么极端,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数据去分析,找出真正的大佬。所有的关于资金和主力分析都是这个思路,我们研究主力资金、敢死队资金,多空资金,本质上都属于这个方向。 第二个方向,根据资金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委托行为、挂单行为、撤单行为来判断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比如刚才说的9.9块钱的股票,直接扫单到卖10,很明显就会让股价直线拉升,当然这也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实际上可能不一定隔10档价格扫单,隔2挡也是隔价,我们就要用数据去分析它是主动性买入,还是被动性买入,股价上攻的意愿强不强。在我们软件上,就是供求资金以及相关的一系列研究资金行为的模型和工具。 【王军】这里我插一句,无论是主力资金、多空资金,还是供求资金,在我们软件上都有。主力资金、多空资金在哪儿,不用我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供求资金之前我们讲的少一些,老用户对这个功能应该不陌生,有些新用户可能不太熟悉。在哪里看?博弈系列指标-供求资金。 图4 供求资金的表现形式和多空资金、主力资金看上去好像差不多,都是资金的柱状图或者面积图。 图5 但实质上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刚才张工说了,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分析维度。一个看的是资金的颗粒,一个看的是资金的行为特征。供求资金是根据盘口买卖双方的行为动机,来计算供求力量的变化,进而来反应股价涨跌的意愿。这么干说可能比较枯燥,我们用案例来具体看一下。 图6 这是8.28日大盘的走势,当天是一根大阴线,发生了什么?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周末出来降印花税的大利好,第二天大幅高开5%。高开这么多,很多投资者直接选择了抛售,最终大盘高开低走。好,我们就看这一天的两个资金:先看多看资金,当天净买入89.44亿。说明什么?大资金整体是买入的。大资金买入,为什么当天的分时股价一路下行? 图7 大家注意当天的供求资金,当天的数值是负值。为什么?因为当天有大量的主动性抛盘,抛盘往下杀带来供求失衡,从供求关系来看是供大于求,最终导致走势下跌。在下跌过程中,主力在下面接盘,选择被动性买入,达到建仓的目的。所以才会出现主力买,但是股价下跌的情况。 【张轩】是这样,所以,怎么通过资金分析看股价涨跌?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个,从成交的颗粒上看,要跟机构主力的大资金。尤其我们讲过:关键位置看资金。比如阻力位支撑位,拐点位置,包括心理关口上,不管什么关键位,在多空双方会战、决战的地方,比的就是谁的资金实力强,主力大机构一言九鼎。第二个关键因素,看供求关系,股票是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实战中两个因素都要看,交易面涨跌是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其实我们课程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同样资金流入的股票,有的涨得多,有的涨得少,甚至有的还跌了,也就清楚了。 如果从第一个方向找原因,同样有主力进场,但不同的主力资金实力不一样,投资风格不一样,有稳健性、有激进型、他们对股价盈利的目标也不一样,例如久立特材 图8 属于保险资金扎堆的股票,保险资金的目标是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稳健盈利,所以你看到资金进场了,股价也涨了,但是怎么涨的?绝大部分时间,它每天涨幅就一个多点,甚至不到1个点,很难期望这样的股票能给你连续拉几个涨停。 而一些比较激进的主力,比如私募、牛散,尤其游资敢死队,他们就是为了追求绝对收益,进场的股票股价的波段就更剧烈。 图9 包括股票控盘度的区别,同样的资金流入,在高控盘和中低控盘的股票上,结果也不一样。看不清这些因素,只看资金红绿,就看不全,看不透。 如果从第二个方向找原因,同样有资金进场,如果交易行为不同,对股票的供求影响不同,带来的股价涨跌结果也不同,只看了资金颗粒大小,没看主力行为动机,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比如:金山办公,多空资金进场,为什么不涨?同样是吸筹,有人喜欢追着买,有人喜欢低位买,不同的行为对股价的影响就不一样。从供求资金看,供求资金持续为负值,说明主力不是追着买,当时大盘并不好,主力不需要追着买,低位挂单也能买到。 图10 不同的交易行为带来的结果不同,就会出现为什么同样资金流入,有的股票涨,有的跌,有的涨得快,有的涨得慢。不看资金行为,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困扰。 【主持人】看互动课堂的大家的回复,很多用户说,听了老师讲的,解决了之前存在了很久的困惑。在交易层面上到底是什么影响股价涨跌,张工确实是帮我们把思路理清了,我也知道咱们产品部也是在这两个方向不断开发新产品。既然今天好不容易把张工请来了,也希望您从研发角度您多讲讲,在两个维度上,都在做哪些工作,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新的帮助?怎么才能在交易层面提高成功率,收益率,找到我们的阿尔法?作为产品研发工程师,您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张轩】好的,我还是产品研发角度来说,第一个方向要做的,还是主力的角度挖掘更多的数据,不仅要看到有主力买,还要看是谁在买,他们实力牛不牛,有什么投资偏好,风格是什么。大家作为私享家版用户,相信在之前王老师他们在课程了讲过很多了,扒得越细,跟主力的确定性就更强。 图11 不知道在座的用户平时玩不玩游戏,一些战略游戏比如红警、帝国时代、魔兽争霸等等,这些游戏开局地图是一张黑幕,这叫战争迷雾,你只能看到自己所在的范围,别人在哪,在干什么,都是看不到的。所以游戏一开始先做什么?先去趟地图,打开迷雾,为什么?要看清对方的底牌,对方什么牌你都知道,这个游戏是不是就容易打赢了。当然,看清底牌还没打赢,那是水平问题。但是看清对方底牌,你的胜率就更大,这一点毫无疑问。投资也是一样,我们看私募的投资偏好、资金实力,看他们的操作周期,看大宗,看席位,其实就是要打开战争迷雾,把对方尽量看清楚。扒得越细,对我们就越有帮助,我们看私募的历史战绩,投资偏好,看他的共同投资人、他们的交易席位、包括股票的控盘度,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方向上我们还会继续深挖。那这个方向我即使做到极致了,够不够?我把所有的主力,他们的席位都挖出来,这个主力控盘度多少,成本多少, 风格什么样,他的席位是谁,都看清了,够不够?依然不够,为什么不够?从资金大小,特点看是解决了很多问题, 对我们肯定是有帮助的,不够在什么地方?这些都是成交之后的结果数据。缺少买入过程的监控,进而缺少对于他行为意愿的判断。那么他是怎么买的?就像前面说的,同样买1万手,是直接吃掉卖10和在买10挂单?不同的行为对股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方向,在交易行为上,能不能看得更多,看的个更透?看的越多,看得越透,对我们来说,投资的成功率就越高、确定性越强。这里面包括交易行为,也包括撤单行为,挂单行为等等。 举个例子,挂在买1和挂在买10的单子,他们的行为意愿是不是一样的?哪个成交意愿更强?这两个股票,哪个股票上涨的概率更大? 图12 我们平时交易也是一样,大家买股票怎么下单?一般都是挂市价单,但如果这个股票正在涨,你又想要,市价单可能就成交不了,你想买到就得挂高,甚至去吃卖盘。如果不急着要,我不挂市价单,就挂在买5买10等着。不同行为,代表不同意愿。这种意愿,对股价的影响就不一样。如果大家都追着买,股价就会因为供不应求而上涨。如果大家都挂在买10等着,买不成拉动,那股票上涨动力自然就会小。 生活中也有这样例子,看演唱会有人会买黄牛票,有人会在窗口排队买票,有人是开场半小时以后再去,看有没有退票的,我折价收进来捡个漏,这就是不同行为。这三种行为的差异是什么?从成本来说,黄牛票价格是最高的,开场再去捡漏的,成本最低。从买票的买成率来说,黄牛票买到票的概率最大,其次是排队的,概率最小的是开场再去的,因为不一定有人退票,他的买成率最低。三种行为,代表了什么?区别在哪?反映了什么意愿?第一种行为,宁可多花钱,也要听到演唱会,意愿是什么?就是俗话说的非买不可。第二种行为,不想多花钱,但是还是想听。它的意愿是什么?能买则买,能听则听。第三种行为,听不到拉倒,也不想多花钱。他的意愿是什么?爱买不买,能听上就听,听不到也无所谓。这三种情况就可以反映粉丝铁不铁了,第一种情况肯定是铁杆粉,第二种情况一般普粉,第三种可能就是假粉。通过意愿我们能干什么?如果这个演唱会,我们发现来的都是铁杆粉,狂热粉,结果是什么?票肯定是供不应求,票价呢,肯定会水涨船高。如果来的都是一般粉,都排队没人愿意加价,供需平衡,股价就会相对平稳。如果来的都是第三种呢,没人抢,都是等退票想买折价票的,票就会卖不掉或者打折卖。 我总结一下,这里面有四层逻辑,首先有三种行为,第二,有什么区别?第三,反映了什么意愿?第四,对票价的影响。我们通过行为,就能看清意愿,通过意愿,就能判断票价的涨跌。大家想,这些在我们分析股票时要不要看,对我们分析股票有没有帮助?这和主力资金是不同的分析维度,我不看粉丝有钱没钱,谁是大款,我只看粉丝铁不铁,想不想要,有多想要,对供求会产生什么影响,就可以判断涨跌。这些马克思早就说过,商品价格取决于什么?长期看价值,短期看供求。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去做数据的识别和归类,再做成指标和模型。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首先得有数据,原来市场是L1数据,盘口只能看5档成交,6秒钟一个数据包,更早是10秒,甚至一分钟一个数据包。这种数据我们是无法准确识别交易行为的。现在我们有了升级版的L2数据,挂单能看10档20档,成交数据能看到逐秒逐笔,视野就开阔了,相当于数据的维度拓展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对交易行为看的更清楚。看成交是隔价扫单,还是被动挂单?是主动性买入,还是被动性买入?这些信息第一如果没有数据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个,只有数据但没有做成指标,模型,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价值也不大。比如我们看这笔盘口交易,9:44:46秒,一秒钟成交了22笔,价格从31.9直接吃到32,从卖一隔价扫单,扫到卖六,很明显,这是主动性买入的行为。但盘中这样的数据可能每天有几个G,数据每秒钟都在刷新,靠人工盯这些数据,就像看天书,盯一只股票都费劲,5000只股票,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盘中的数据量化,数据量,计算量都非常大,别说人力不可能,就算家里的电脑,可能都做不到。 图13 把数据识别归类之后,现在我们把整体的供求关系算出来了,就是我们的供求资金。做成指标之后对我们就有价值了。就像刚才说的,有多少铁杆粉丝,有多少一般粉丝,我就能预测票价是涨是跌。看下面股票: 图14 多空资金进场,供求资金也持续翻红,说明什么?主力在买,而且拉升的意愿强烈,这样的股票上涨的概率就更大。 我们再看两个股票,大家觉得哪个股票是牛股的概率大? 从多空资金看,两个股票多空资金都是流入的,从主力角度分析,其实不容易分辨谁机会大。加上供求资金的维度,大家细看一下,选哪个? 图15 图16 第二个股票和第一个区别在哪?供求资金持续为正值,从资金行为是看,上攻欲望更强烈。我们看结果是大家选的对不对: 第一个股票是齐峰新材,当然也涨了,但涨幅小,走势慢一些。 图17 第二个股票就是今年的大牛股中际旭创,股价启动连续拉升,涨幅翻倍。 图18 是不是看的越多,看的越透彻,就能提高我们投资的成功率和确定性?我们的研发部的同事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通过这两个方向去挖掘,一个是挖掘更多的交易数据,挖掘更多的主力底牌。另一个是就是从交易行为入手,从资金行为动机上,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数据和模型。这也是未来我们的研发方向。 【王军】这几年市场的交易规则,交易制度不断在变化,大家也可以发现,我们的平台工具是不断在升级的。比如说股权监控,之前只有改革重组、再重组等5个模块。现在这里面有定增监控、回购注销等9个模块,最近我们升级了“减持受限”模块,减持新规之后,把破发、破净的,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的股票搜集出来。 图19 这些股票如果想要减持,要么拉到净资产之上,要么以后要分红,可能就会存在机会。包括这几年陆续升级的北上资金席位、融资融券、量化席位的跟踪等等,都是增加数据看行为。通过增加数据源,看清主力更多信息。每次升级,背后都是产品研发公司的辛勤付出。 指南针有句老话,叫股市永远不变的是变化。尤其这几年,市场的变化更快,对于投资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市场变了,有些玩法可能就玩不了了,比如以前主力有盘中送红包的手法,在跌停板挂单,然后瞬间成交再拉回来,当天低位接红包的人就盈利十几个点。现在还有没有?为什么没了,有挂单限制。直接挂跌停是废单。 图20 规则对于机构,对于散户是一样的,以前有些散户卖股票怎么卖?挂在涨停价就不管了,能成交就成交,不能成交第二天接着挂,现在行吗?挂上也是废单。制度变了、机构在变,散户也要变,适应变化就可能就发现机会,阿尔法从哪来?别人看不到你看到了,对于你来说就是阿尔法。举个例子,我们来看两个股票。第一个,信达证券,前期高点附近,涨停早就席位上榜,买榜上有两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身影,中金上海分公司和华泰总部席位,这是什么席位?席位龙虎榜有标签,都是量化席位。两个量化席位,一个净买入,一个对倒净买入。 图21 再第二个股票康鹏科技,也是刚突破前高,看买榜上谁上榜了?还是这两位,中金和华泰联手上榜,一个对倒一个净买。两个股票都是量化席位进场,位置也差不多,我问大家,二选一,你认为哪个更有跟踪价值? 图22 大家有选1有选2,有分歧。好,我们再加入融券数据之后,你选哪个?看图: 康鹏科技,融券余额大幅上涨,2天时间增加了4千多万。 图23 而信达股份当时没有融券,不但没有融券,反而有3个多亿的融资盘快速进场。 图24 图25 大家选哪个?大家的选择非常一致,都选信达。 为什么不选康鹏科技?拉起来以后融券大幅增加,先做多再做空,明显是要多空两头收割,这样的股票如果你看不清,跟进去会怎么样?第二天冲高回落,一路下跌。 图26 而信达股份又涨了20%多 图27 最近量化资金拉升股价,到了高位再通过转融通做空,多空两边赚钱。很多人骂量化割韭菜,其实骂没有用,昨天我们说了,量化也只是工具,我们要做的是什么?看清主力操作手法,发现变化,适应变化。以后我们跟量化打板,除了之前我们说的要看资金实力,看位置,转融通的数据也必须要看清,这就是在适应变化。如果在变化中看到机会,抓住机会,就是有行情。当然,我们也期待产品部张工能给我们大家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工具,帮我们去发现市场的新机会。 【张轩】大家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动力和目标。未来我们的方向,除了继续从主力角度深挖数据,第二个,就是怎么把交易行为看的更多?更细?前面我们说供求资金,隔价单,只是交易行为的其中一种,成交有市价买、有定价买、有隔价买,同样的隔价单,隔10档和隔价1档,也是不一样的。包括撤单和挂单、这里面有很多维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做细分和研究,就是交易行为方向要做的事情。这些方向研究透了,就能帮过我们打开战争迷雾,把市场看的更清楚。 当然,研究过去的交易行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看能不能找到资金行为跟股价关联度的因子,来预测未来股价的涨跌。这次我们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是包含下面几个方向,一、通过盘口的供求状况,未来一分钟股价是涨是跌,我们尝试着去预测一些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的盘口股票未来一分钟能涨到哪,未来五分钟能涨到哪,二、哪些股票会涨停,哪些股票会跌停,涨跌停的概率有多少?三、以及涨停了之后这个股票后续会不会打开, 会不会继续涨停。 那么从我们研究成果来看,目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初步解决。 通过智能大数据模型分析每一只股票每一刻的挂单行为,成交行为,算出实时的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然后我们可出这个股票在之后的一分钟预测能涨跌到几档, 未来五分钟能涨跌到哪,未来15分钟涨跌停的概率是多少? 举个案例: 图28 实盘运行状态,如果你是自己看盘其实看不出啥特别状态,盘口上卖方稍微挂单多一些。 图29 在不到一分钟后,可以看到卖方的单子被吃掉,11.44 至11.46的大单被隔价但快速消化, 图30 很快后续的隔价单也连续跟上,看上图左侧部分,那么这种隔价的的连续出现对股价的拉升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我们实际上也发现这种盘中的隔价单通常有连续性,如果是实力不强的买方实际上是达不到隔价单这种能力的,他买不了那么多对吧,右侧的图我们看到,5分钟以后再次出现连续隔价单。那么利用这些原理,通过智能大数据模型给出这个股票在这一时刻未来一分钟能涨到哪个位置,未来5分钟能涨多少左右,这是目前我们在算法模型上未来能给出的结果。 图31 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将全面给出个股盘中实时的未来一分钟、五分钟的预测,帮助大家更好的在盘中把我最低最高的机会,而这预测方式也将会用比较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个应该是行业内首次。 那么这种预测我觉得再盘口上对大家看盘预测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你想卖这个股票,预测数据告诉你未来会涨,你还要不要急着卖?再进一步,如果预测5分钟这个股票还能涨5个点,涨了2个点的时候我就不急卖,到5个点卖,我就能多卖3个点,是不是就是你盘口的阿尔法?很多人对印花税,佣金手续费很敏感,当然我们也得看,但是佣金、印花税顶天了算,也就千分之5,而盘口交易层面,稍微一波动,可能就是三五个点,在这个地方找阿尔法要容易的多。 这个是在盘口上给大家带来的阿尔法。 再举个例子,大家对于抓涨停板都非常感兴趣。涨停板分析之外我们从主力分析,讲过什么板能追,什么板不能追,看什么?看席位数据,通过席位数据,跟踪牛席位抓涨停。我们要在涨停板之后去找机会,如果增加资金行为分析,可以帮我们在涨停之前,判断股票会不会涨停。 看一只股票: 图32 这是盛通股份10.10日早上10点之前的分时,当时这个股票走势波段很小,从成交来看,基本上是几十手的市价单。这样的股票,除非是你特别关注的,否则可能大家都不会注意。但是我们往后看,10点钟,这个股票盘口出现变化,开始出现隔价扫单,大单主动买盘从卖一直接吃到卖3。 图33 这种大单的隔价单,对股价影响是最大的。盘口出现异动数据,如果这是你盯的股票,这时候就应该进入的锁定目标范围之内。 再往后看,10:02分,这个股票再次隔价扫单,从6.44吃到6.60,而且四笔单的成交量就是9000多手,大家注意,这个股票买盘一共才1.5万手,按照这种扫单速度,这个股票涨停的概率就比较大。 图34 当时的涨幅才4个多点,如果看到这些信息,这时候你怎么办?手快一点,高挂几档跟着主力吃肉。 再往后看,这个股票我们看后面怎么样了?15分钟以后,这个股票快速拉升封上涨停。 图35 涨停之前,通过盘口交易行为,通过全面的智能委托分析,我们就可以对股票涨停进行预测,实时给出所有个股他接下来的涨停概率多少?特别是那些涨停概率比较大的股票,我们专门用一个选股平台把他选出来。可以说,只要这个股票想涨停都逃不过这个选股平台的监测,这就省的大家自己去翻自己去找。为什么能找到? 就是任何股票在涨停前,必然先发生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前,必然是挂单行为出现了异常的变化,所以我们现在通过智能大模型扫描记录所有委托行为,计算供求关系,给出预测值。 图36 【主持人】看大家的互动回复,对张工提到的这几个研究方向都很感兴趣。我总结一下咱们研发部的研发思路和方向,第一是继续挖掘更多的主力数据,第二个,就是从交易行为入手,找到交易行为和股价涨跌的关联度。有3个好处,第一个,可以在盘口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能不能涨,第二,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能涨多少?这样对于我们买卖交易也好,高抛低吸做T也好,都有很大帮助。第三个,可以预测股票会不会涨停,涨停的概率有多少?甚至会不会连续涨停?这样我们就可以盘中打板。这些好处,对于我们提示交易层面的阿尔法,肯定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希望张工能早点拿出研发成果来,让咱们大家用上更犀利的武器。 这我还要替用户朋友们问一个问题,刚开看有些用户在问,现在有了多空资金,又有了供求资金,两个资金谁更好?用的时候看哪个? 【张轩】这个问题我说一下,首先第一点,这是两个分析维度。一个研究的是资金的颗粒大小,看的是资金的量级和强弱;一个研究的是资金的行为动机,看的是资金的行为意愿。他们的假设前提也是不一样的,多空资金的前提是大资金对股价的影响力更大。供求资金的前提是不同的交易行为和意愿对股价的影响不同。两个资金是从不同维度上,来反应对股价的影响。既然是两个维度,就没有谁好谁坏的问题。 第二,两个资金用哪个?股价涨跌是由这两个资金维度共同影响的结果,既然是从不同维度看对股价的影响,要想看的更清楚,兼听则明,两个资金都要看。 第三,既然是不同维度,两个资金的侧重点不一样。多空资金时效性偏长一些,主力建仓拉长需要时间,我们看机构仓位,看私募数据,季度周期的数据对我们依然有价值。供求资金看是什么?供求关系,去年的供求关系对当前的股价影响就没那么大了。所以它更侧重最近,甚至分时盘口上实时供求资金判断,时效性要短一些,帮助的是更短周期的交易。 【王军】我们看多空资金也好,看供求资金也好,其实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提高投资的确定性。两个资金方向一致也好,不一致也好,反映的是市场事实,这个市场事实,你知道了就比不知道要强。有句话叫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你对市场的认识就更透彻,认识的越透彻,你的确定性就越强。你用确定性对别人的不确定性,一定是你的阿尔法更高。我们要寻找阿尔法,阿尔法从哪来?今天我们聊的主要是交易层面,交易层面的阿尔法从哪来?我交易层面的确定性比别人强,第一个,从资金的颗粒上,你不知道这个股票有没有主力我知道,你不知道主力是谁我知道,第二个,你不知道主力的意图拉升还是打压我知道,你不知道是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我知道。你不知道股价会涨会跌我知道,你不知道它会不会涨停我知道。每多一个比你知道,我就多一个阿尔法。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其实也只有一个目的,市场在变,机构主力在变,我们跟主力的思路也要变,分析主力的维度和角度也要变,要不断的适应市场的变化,才不会被市场淘汰。能挖掘更多的数据,能把交易行为看得更深,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适应新的变化,提高投资的确定性,就能找到市场的阿尔法。不管是选股,还是买卖,还是交易,阿尔法从哪来?就是这么出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数据,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就会有阿尔法。 【主持人】王老师说的非常好啊。感谢王军老师和张工的分享。今天聊了这么多内容,大家也要消化一下,虽然只是投资思路的分享,但对于我们打开投资视野,肯定也是大有好处的。那明天咱们的沙龙聊什么?王老师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 【王军】昨天我们讲了,结构性行情影响阿尔法收益的重要环节就是选股,一个逻辑清晰、配置合理且定期更新的股票池,是取得理想收益的必要条件!盘口交易环节的阿尔法提升解决了,怎么在选股环节提升阿尔法收益?四新时代下,我们配置股票池的思路有哪些变化?同时,如何根据自己的资金量、投资风格和管理能力去选择、维护自己的股票池规模?股票池到底多少只才合理?选不出来股票不够怎么办?选出的股票数量太多又应该怎么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