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岁还傻白甜的原因

 有钱人成长史 2023-10-18 发布于甘肃

昨天的文章里说了关于三十而立的话题,说了想要实现三十而立需要满足的一些基本指标,今天再延伸来讲讲,为什么很多人三十岁了还那么傻白甜!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圆桌派片段,是姜文说起他自己小时候他父亲教训他的话,他父亲说:就你这样的,三天不到死了,要不就给毙了。

他说他一直是到了四十岁才想明白,觉得那帮人不容易,因为他嘴里的那帮人就是十四岁就当兵上战场出生入死,最终建立了新中国的那群人。

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个年代,本地人到了三十岁还那么傻白甜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经历太少,悟性太差!脑子笨还玻璃心,又固执不肯改变。

举几个例子吧:

1. 缺少必要的经历

二十三岁之前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就在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能接触到的社会就是学校的同学老师和自己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成人世界的很多规则和事件老师和家长们也都会想办法避开他们来谈。

他们没有什么社会经历,很多人甚至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单独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城市,所以当他们走出大学的那一刻,依旧是曾经那个懵懂的“少年”而已。

但同期有些小孩从小家里是做生意的或者哪怕开了一个小饭店,他从小在店里帮忙,逐渐地可以落落大方地和来店里的每一个人打招呼,熟练地帮他们点菜上菜最后收钱。

他会遇到故意找茬的客人、找理由赖账的客人,最初可能他也很气愤,但他的父母如果能做到正确地引导他,让他知道人跟人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就是有好人有坏人,做生意就是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应该做的是事先降低风险,比如可以改成先付费买票再吃饭的方式避免这样的麻烦,逐渐养成他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而有些孩子则不然,从小被父母保护在羽翼下,父母对他们逆来顺受从没有给过不好的脸色,也没有共同的其他经历,永远都是父母照顾他、让着他、替他出头帮他解决麻烦的角色,他们永远活在书本和动画片里那个是非分明非黑即白的价值观里。

某天他在学校里遇到一个品行较差让他讨厌的老师的时候,他内心便极度反感,但他又不会正确处理,最后想到的办法设置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所以不好好学这门课。

那这些人到了职场上遇到自己看不惯的上司又会怎么样应对呢。

2.  悟性差

悟性差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我没有说智商,因为人类的智商分布还是符合正态分布的,所以绝大多数人在智商方面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经过我的观察,就是悟性方面的差距,学校教育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说的很直白的,经历一些事的时候需要你们自己去悟。

从小跟着父母参加一些饭局,有家族内的也有与父母朋友之间的,有悟性的人在参加几次之后会从心里明白哪种身份的人在饭局上更有话语权,会知道在家族聚会的时候除了辈分之外还有那些大家看中的东西。

可能起初看到这些还是会觉得看不惯,但只要他经历的够多就会知道,这是这个世界的现实,人要混的好就要遵从这些现实的规律,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天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有些人一辈子都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出不来,领悟不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能看到明面上的东西,看不见暗流涌动的资源、价值、权力和钱的运行规则,总是自以为是还想有什么成就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