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传统文化:《言行录——45岁(下)》

 叶落无痕73 2023-10-18 发布于吉林

1908年光绪34年戊申时45岁

羊山镇“永庆当”倒闭

那年宣讲堂有饥荒了,先生想要化些钱给还了,他就推转五行。三月,在缸窑岭周围讲善书,人们都很愿意听。东面、南面、西面的人都来了,只有北方(羊山在北)的人没来,先生说水是流动的,壬癸水怎么都变成暗木了?先生就到那方去讲善书,看听众都愁眉不展、没精打采的,人也不多。

先生一问才知道,羊山镇永庆当铺倒闭了。出了很多凭帖,他们没处换钱去了,日子没法过了,所以都发愁。先生想:“永庆当这一歇业,受害的人可太多了。因羊山是接近三县的重镇,永庆当又素有信用,所出的票子到处通用,乡下人手里差不多都有。拿阴命来说,应该永庆当的财东清理(永庆当的东为永夏云龙石门沟人),但他无力偿还了。拿宿命来说,应该由朝阳知府设法维持。他的本分是解决民困,行爱民之道。王知府不但不维持,反而把当铺上了封条,要国家的生息银子。拿天命来说,应该我担起来。众人都称我为善人,我就该替天救民,为民众谋福利。善人的'善’字应该像大树阴凉散盖满地似的,能够办得到!”把主意定好,先生开始格物解决这宗天大乱子的办法。他也不管有多少债累,不计成败纯然“用志”,决心接收这当铺。

格物了三天,先生便对大家说:“你们不用发愁,那个当铺将来我接过来办,管保你们兑换钱!”众人都知道先生虽没钱,可是说话算话,所以都深信不疑。一传十、十传百,街面上立时就通用永庆当的帖子了。

招股开善德当

先生办善德当的本意,除为民众解除痛苦外,就为的是兴学。先生想:“往东方去化人,有人说东方善人多。没有实事,怎能化人呢?所以办善德当。”先生为了接办永庆当,便运用三界向天招股。怎么叫向天招股呢?众人就是天,往近处说,人的性就是天。人若用天性向人讲话办事,就是向天说话办事。运用三界就是游走羊山镇周围三周,讲说入股办当铺的德行。办成功以后,利益分三分,一分交官(生息银子),一分股东分红,一分办义学,而后事体可以兴起。

讲到第三圈,说动先生的表侄李连城(字赵璧)出头当承办。他经手把股本招齐了,把“永庆当”接过来改名为“善德当”,“永庆当”原有的房产土地很多,尽数出卖。先生一募集资本,不成想助款的人们都争先恐后的交款。不到半年的时间,积款四十万吊把当铺接过来,把“永庆当”的凭帖全都收回来,总算把这一方的人救了。

倡办道德的人,先结缘正是攒下了。但是有些人稍有些缘法,就要化钱,这正是随攒随用了。先生办“善德当”,所以能立时化若干钱,正因为他攒下了。先生手无分文,敢接收“永庆当”的凭贴。都是万人不敢作的事,先生敢作,他的力量就是超乎万人之上。

为金姑娘讲道

汤河子老金家的姑娘和三家子老李家的儿子订婚啦,李家娶了两回也没娶去。一天,金姑娘正在她舅母家织布呢,金家送信来说她妈有病,叫她回家。舅母说:“你把这布织到头再去吧。”她听了就犹豫不决。舅母又说:“你走了,这布谁给织呢?”金姑娘心里寻思:我走了不会再回来吗?怎说没人给她织呢?不是要娶我呀?她把布放下就到外屋,吃了很多饭。心里话:“今天晚上不定到哪里去呢!”吃完也没织布就要走,她舅母说:“你就走,不用送送吗?”金姑娘说:“不用!”头也没回就走了。她走到一块很深的谷子地里就藏了起来,心里话:“听听再说。”不一时来了许多人,一边找一边说:“这可怎好?明天来娶谁呢?”金姑娘一听,正是要娶她。

天黑之后,金姑娘一气跑到锦州,一宿走了一百多里地。到了锦州的姑子庙,她给人跪下求救,要出家。姑子看她是一个姑娘不敢收,后来锦州有个作善的郭老太太把她收下了。又恐叫外人看见,花一吊钱雇了一辆小车子送到郭老的娘家去了,谁也不知道。这时老李家把酒席都预备好了,大家白吃了席,媳妇未娶来。老李家说:“她跑了,她哥哥准知道!咱明天去抓他,吊打非刑问个明白。”没成想,这天晚上金老太太正睡到半夜,起来就招呼她儿子说:“可了不得了,我作梦老李家来人抓你来了,你快跑吧!”她儿子正睡觉也不信,他妈非逼他走不可,他勉强卷眉合眼的出去了。家家都睡觉,可上哪去呢?他见一个豆腐坊点灯作豆腐呢,进屋去借个地方就又睡下了。

这夜老李家来很多人,起初不敢进屯子。天刚一放亮,就由四面进来,乱吵乱闹,也没捉着她哥哥。李家人说:“他昨晚还在家,怎就没有了呢?”这时她哥哥从梦中惊醒,知道真来抓他来了,起来就跑了,一直跑到锦州他四奶家。详细一说找他妹妹,她四奶说:“他准到在那个慈善人家去了,那种人家你也进不去,怎能找着呢?你请王善人去帮忙,他没有进不去的善人家”。

他哥哥来请先生,说他四奶请先生有事。走到半道,先生问他说:“你不知道是什么事吗?”他哥哥说:“不是四奶的事,是我的事。”他哥哥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先生一听,这叫别扭事。先生是善人,虽说是他的事,这也等于是先生的事。这事若办不好,他自己也不当讲生了。于是先生就给找,找来找去找到老郭家。先生一说,郭老太太说:“有这么一回事,若不是善人来,我是不告诉的。她是来了,我把她送到我娘家去了。”

当时就把她叫来,说王善人要见你有事。她说:“什么事?”先生说:“我没事,是为你的事来的,你因什么不出阁呢?”她说:“我由三岁吃常素,看世界的女子太苦,所以我不出阁,愿意修行。”先生说:“三界分清了吗?”她说:“不懂。”又问:“四界能定位吗?五行会用吗?”她都不明白。先生说:“我还明白点道,还不敢说修行,你什么也不懂得,就敢报修行?你若招魔能受得了吗?你看那古代三皇姑,死了多少回?”金姑娘站起身,给先生请个安说:“谢谢你老吧,我的事不用你管。”说完,就去下屋坐着去了。过了一会,先生和郭老太太说:“你叫她来!她愿修行,我传给她道。”郭老太太去叫她,她听说要传道就乐了。过来立时就问:“你传给我什么道?”先生说:“朋友道你都不懂得,还说旁的吗?这锦州城是有砖有瓦的地方,老李家要向官府衙送二指大的纸贴,告老郭家私藏人口,她受不了啊!郭家是多年的善人家,你若叫她受累,对得起朋友吗?你应当上你四奶家去住,他要告,你四奶有说的。一个姓是家族,他告私藏人口也不行。再说你四奶可以说:'必是你们未办好,若办好了她怎能不出阁呢?’”

听先生说完,当时金姑娘就上她四奶家去了。先生把她安置好了,说:“你先在这住着,我给你打听打听去。”先生就上老李家去了,李家和先生论着是表亲。她婆婆见着先生就问道:“你说我就一个儿子,定个媳妇怎么娶三回也娶不来呢?”先生说:“你不知道?你向上看啊!”她说:“有天。”先生说:“对了,你背天理啦!你媳妇还比你强的多呢,她不来你还有儿子在啊!看看你婆母因为娶了你来,把儿子都丢了。”因她过门后就分家另住。她听着这话放声大哭,给婆母磕头赔罪请求归伙。先生说:“你再择吉日吧!”她说:“10月初六日吧!”先生说:“算我的事,到日子你擎着娶媳妇吧!”说完先生就走了。

隔些日子,先生到锦州去一回。见着金姑娘也不说她的事,竟讲先生做过的事:哪一家怎齐的,哪个病人的病怎好的。她愿意听听她的事,偏不说。到在第七次上先生才说:“你把你有生以来所认识的人都想一遍,谁明白你去找谁说和你这事,我说和不完了。”她说:“我就看你老明白。”先生说:“你若看我明白,你得听我话。”她说:“你说吧”,先生说:“我不说,若对你心的你信,不对你心的你仍不信,我不能说。”她说:“你若能上去天,我就信你。”先生说:“我不动地方就是天堂,你也不信!本来我到哪里也没有苦难,不是神是什么?”她对她四奶说:“这神是你请的,你送吧!”她转身就走了,先生说:“这神不用送,我自己会走。”

先生对她四奶说:“你把她叫来,我传给她道。”她又来了,进门就问:“什么道?”先生说:“孝道!老李家定媳妇,是和你妈订的。你不去,人家要娶你妈。真这样累你妈,你叫尽孝吗?你自己的事要自己担当,累老人操心,你还想修行呢!我再给你说个道:你赶紧地回家,叫你妈把中人请几位,来人把老李家的人也请来。你妈就说:'你们老李家娶媳妇做什么?要为发财过日子,你们赶紧地快另定人,若打算搅家生气,可就娶我姑娘。’你妈说完了,你也别藏着,反正你不出阁,怕他们干什么?你就说:'我不会别的,就会搅家。’谁家娶媳妇不求顺呢?他们自然就不要了,这道高不高?你明天回去,就这么办!可有一宗,你们向西走,我得向东走。你们的事三年不完,我三年不回来,五年不完,我五年不回来。为什么呢?因为人都知道我的道多,怕人疑惑是我给出的道。但是我要给老李家出个道,你可又不行了。叫老李家在衙门一告,就说你不出阁,请20马队押着硬娶。因为世界上的姑娘很多,不是你一个人,大清国的法律要紧啊!一般的姑娘若都这样就没有国法了,所以官家得管。那时你要死,官家就宁肯叫你死,也不能叫你把国法破了。这话我可不能向他们说。”说完先生就走了。

次日,她四奶又来请先生,先生去了。一进屋,她四奶奶说:“这回的神是你叫请的,有话你就说吧!”怎问她也不说,先生说:“那算不行啊!依我说赶紧地出阁吧!”怎说她也不吱声,她四奶奶说:“我明白了,她算宾服了,买东西做衣服吧!”花了400吊钱买东西。她也真明白道了,没用一宿功夫,把她四奶奶一个儿媳妇也劝明白了。那人原先分家另住,当时就回头合伙了。

这次金姑娘出阁,到日子一直把她送到三家子老李家,一切照行婚礼如仪。她连娘家都没到,这个三次未娶去的姑娘,到底给说好了。没有别的,就是一个“诚”字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