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面试:第一次进面就上岸的考公人,总结出这10点很有用的经验(上)

 湖经松哥 2023-10-19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虽然我考公的过程漫长又曲折,可都是在笔试阶段。
我考了七年,前六年都没进入面试,第七年第一次进面就成功上岸了。
一直以来,我都对我面试能力有迷之自信,总觉得只要有面试机会我就一定能上岸。
因为我觉得我是个做70分工作,能通过表达包装出90分的感觉(这点不用鄙视,当今社会笔杆子跟嘴皮子一样的重要)。
不仅公务员面试一击即中,之前找工作的面试也十分顺利。
关于公务员面试,我总结出以下10点经验,当年我是结构化面试,但面试的底层逻辑是共通的,所以大部分也能适用于无领导小组。

01

一、可以提前久点准备面试。
如果看到文章的你还是大学生,毕业后有考公务员的想法,那请从大学就开始准备。
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只要能上台说话的就抓紧机会参加。
不仅赢了能挣学分,更为你毕业后面试打下重要的基础。
没有人天生就擅长面试,都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在大学之前,我没参加过任何培训和比赛,但大学期间,我一共拿到30几本证书,其中一半以上都与演讲有关。
图片
大学时期获奖证书
一开始,我也是一窍不通的时候被逼着上台的,因为是班长,班里没有其他人参加的时候只能自己硬顶上。
从上台腿发抖,到开始享受舞台,不断锻炼之下,让我毕业后所有的面试都无往不利。
所以,如果你笔试第一,但跟第二、三名的分差不大,又从没在公共场合开口的经验,然后碰到了像我这样的对手。
那被逆袭了不是因为有黑幕,而是运气不好。
在进入单位后,这些技能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我连续几年参加了单位系统演讲比赛都拿到奖,还代表单位到市里参加比赛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因为在演讲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已经连续两年在年底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
不管你考不考公务员,这些技能提前锻炼任何时候都不是坏事。
如果你已经没机会再做这些准备了,那请为这次面试做好以下另外这9点工作。

02

二、提前找个当地人读题。
这点很重要!!!是我亲身体会!!!最好找个年龄大点的老人,我在培训时老师也强调这一点,特别是异地面试的。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方言,即使同个省,每个市语言不同,口音也不同,面试官尤其是读题的面试官,都是有一定资历的(上了年纪)。
你可以想象下,香港人讲普通话或者家里的老人讲普通话的样子,他们讲的确实是普通话,但习惯了另一种体系的人能听得完全懂吗?
图片
想一下东北人跟香港人沟通的画面,就知道了。
当年我那场抽中1号的是个广州土著,我在他后面等候面试时,发现他大概14分钟左右就出了课室。
等面试成绩时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快就出来,他跟我说,面试官读的题目他不大听得懂。
我问他为什么不让面试官重读(听不清题目时,是可以这样做的),他说重读也没用,不是他不理解题目,而是口音让他听不懂,读几遍都一样。
我当年运气挺好的,我报考的所在市,面试地点刚好抽到在我老家。
考官那充满着地方特色的普通话一出,我熟悉无比,倍感亲切啊~
所以,可能1号特别差,对比之下显得我更突出,最终的成绩比他高了8分+。
即使是在本地面试,只要当地平时不是讲普通话,最好都提前找个年龄大的帮你读题适应一下。
毕竟不知道碰到的面试官是什么人,题目听到的跟看到的也不一样,有备无患的好。

03

三、 一定多开口,别把第一次正式答题留在面试当天。
一道面试题,你能手写回答出来,跟你能好好表达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记得我当时参加培训班,除了第一天讲答题技巧,剩下的9天都在练习,一对一的练、一对多的练、对着老师练……总之,就是逼着你开口。
如果你没有报班,平时在公开场合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最好就找当公务员的朋友,没有的话就找家里人,模拟考场模式,让他们读题,然后你对着他们作答,一定要多开口,不要自己关在房间默念。

04

四、有意识地练习走路及坐姿。
有人说,走路跟坐下谁不会啊!确实正常人都会走会坐,但是不是能好好的走和好好的坐就不一定了。
先看看你自己,走路的时候能抬头挺胸吗?是不是正含胸驼背坐着?有没有正在跷二郎腿或抖腿?
或许你当天会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些。
但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是有肌肉反应的,特别是在紧张的情况下,更会想寻找一种熟悉的,让你舒服的方式。
而且,你强制自己适应跟你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姿态,给人感觉是不一样的。
从进门到落座,有十几步路要走,从落座到结束,有将近20分钟的时间。
时间不长,但很重要。
所以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走路习惯及坐姿,这是当天留给考官的第一印象。

05

五、不要打听对手的笔试成绩。
笔试成绩出来了,为了“知彼知己”,于是千方百计托人查到了一起进面的其他的人成绩。
这大可不必,不管是差了几分,都已成定局,都不能在准备面试时松懈。
如果是高出很多分还好,但万一不遂人意,提前知道其他人笔试分数绝对弊大于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