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拯六十大寿时,众人向他贺寿,包拯:儿孙皆已亡故,我无后了啊

 枫林剧场 2023-10-19 发布于河南

包拯六十大寿时,众人向他贺寿,可包拯忧伤地说:“儿孙皆已亡故,我无后了啊!”众人都安慰他,此时,守寡多年的儿媳说:“公公,其实您还有一个两岁的儿子!”

包拯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给人的印象不止是一个清廉、公正的父母官,最多还是额头上的大月牙。

按照现在的地方,包拯的出生地是(合肥肥东),年幼时的包拯,就已经是周围百姓眼中的聪明学子,古代的读书人基本上是想考出成绩,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所以在1027年,28岁的包拯考中进士,最初的时候,根据北宋朝廷安排,包拯是需要前往江西担任一方知县的,可因父母的原因,包拯耽搁了十年之久。

在父母双双病逝之后,包拯于1037年开始入朝为官,包拯的一生多次为百姓为皇帝解决了不少麻烦事,为人处事性格,在百姓眼中是当代最好的官员,在民间包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包拯晚年的时候,却是出现了问题。

这一切还得从包拯个人说起,在家庭生活上,包拯有两位妻子,发妻李氏并没有太多信息,和包拯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子嗣出现,并且结婚之后患上了疾病,可以说,发妻李氏是早卒。

后来,包拯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任妻子“董氏”,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董氏虽是包拯的妻子,可身份却是妾室,并不是名义上的正房。

在1033年,董氏为包拯生下了第一个子嗣,根据出生环境,包拯为儿子起名“包繶”,这时候的包拯已经34岁,与其他人比起来,包拯在子嗣上有些晚了,在日后的生活中,包拯一直在严格教导儿子,一直告诉他该怎么做人,不要想着去欺负百姓。

时间还是很快的,转眼间包拯已经53岁,儿子包繶也已长大成人,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1052年,包拯几番挑选下,挑选了一知书达理的女子崔氏,包繶和崔氏见过面后,以正常流程举办了婚娶行程。

对于包拯来说,这一年不止是儿子有了家室,最开心的还是宋仁宗,封包繶为“太常寺太祝”,本该走马上任的包繶却在婚后的第二年出现了意外,在半路的时候,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了妻子和儿子在家中。

当包拯一家收到消息时,都为包繶的离去,感到悲痛不已,没有想到20岁的包繶会这般撒手人寰,然而,五年之后的一天,悲痛再次打击了包拯,孙子包文辅年纪轻轻,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让包拯连续经历了两次,要不是有家人陪伴、重要公务在身,或许包拯早已崩溃,就在包拯认为自己没有传承之人时,崔氏报上了一个好消息。

1059年,包拯六十岁寿辰已到,很多官员前来祝贺,本该热闹的场面,包拯却是一脸忧愁的样子,感叹道:“儿孙儿孙皆已亡故,我无后了啊!”就在包拯诉说时,儿媳崔氏走上前表示“公公,你不用担心这件事,你忘了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在世吗?”

崔氏这句话让包拯呆住了,还以为崔氏是在开玩笑,包拯脸色瞬间有了变化:“不要开玩笑了,这种场合岂能说这种话?”当崔氏说出孩子原由后,包拯瞬间开心不已。

原来,包拯不止是有发妻和妾室董氏,还存在着第三位妻子,只不过这名小妾没有得到名分而已,这名小妾跟董氏有着关联,是董氏身边的一丫鬟,是从娘家带过来的。

只不过这位小妾除了服侍董氏的时候是正常外,在照顾包拯时,丫鬟孙氏经常与之发生争吵,按照当时的情况,孙氏算是包拯的通房丫鬟,没有名分或许是这个原因吧。

几次争吵过后,包拯为了安静一些,便把孙氏赶出了家门,没有任何人知道,孙氏离开前就有了身孕,当时,孙氏离开前,崔氏察觉到了一丝不对,便派了人在监看。

直到包拯举办六十寿辰前夕,崔氏前往了孙氏的家乡,多方交流下崔氏将孩子抱了回去,所以,包拯唯一的儿子由此而来。

当包拯知道自己还有儿子、有继承人在后,内心多年的郁闷瞬间散去,在寿辰结束后,包拯为自己年幼的儿子取名“包绶”。

1062年包拯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虽然包拯之陪伴儿子三年的时间,多少是弥补了心里的遗憾的,而包绶也是继承了包拯的衣钵,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