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金香时代:奥斯曼帝国的复兴和改革时期——奥斯曼简史139

 weipina 2023-10-19 发布于广西
历史上的郁金香时代/时期,主要指从1718年7月21日帕萨罗维茨条约(Treaty of Passarowitz)签订到1730年9月28日帕特罗纳·哈利勒(Patrona Halil Revolt)所领导叛乱结束的广阔时期。
图片
图片
由于这段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内部相对和平富裕,加上此前奥斯曼刚刚开启改革,所以引发了奥斯曼帝国短暂的复兴。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奥斯曼社会思潮和文化艺术的变革,而这段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郁金香成为了许多艺术创作的主体,史称“郁金香时代(英文:Tulip Period or Tulip Era;土耳其语:Lale Devri)”
图片郁金香时代
也正是在郁金香时代,奥斯曼土耳其人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接受了东方伊斯兰文明衰落和西方文明崛起的现状,开始将自己定位为欧洲的一部分,引入了西欧的商品经济,而郁金香正是商品经济、消费主义的象征,也完美诠释了贵族阶级和特权的表征......
图片
本期咱们就来看一看奥斯曼帝国短暂的郁金香时代,聊一聊18时期奥斯曼前期的短暂复兴,讲一讲艾哈迈德三世苏丹治下的奥斯曼社会。



艾哈迈德三世

公元1703年,苏丹穆斯塔法二世在变法失败后,被叛军所废黜,随后叛乱的近卫军立了穆斯塔法的弟弟——艾哈迈德,为帝国新任苏丹。于是同一年,30岁的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开启了他的统治。
图片苏丹穆斯塔法二世
艾哈迈德三世(Ahmad Ⅲ,1673-1736)全名为“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于1703年至1730年统治奥斯曼帝国,是帝国第二十三任苏丹,接受传统伊斯兰教教育,信奉逊尼派教义。
艾哈迈德三世上位后,叛乱的局势很快就安定了下来,这位新苏丹老于世故,但更乐于享受和平带给他的快乐。虽然此时帝国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国内政局也很不稳,但新苏丹还是在任期内进行了多次征战。
图片艾哈迈德三世
艾哈迈德三世的对外征战中,他曾先后击败过俄国和威尼斯,收复了部分失地,但也在1716年后屡败于奥地利军队,先后失去蒂米什瓦拉和贝尔格莱德。等到1718年签署《帕萨罗维茨条约》后,他才专心对内实施改革,开启了著名的“郁金香时代”。
而就在艾哈迈德继位前两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参与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此法王派来的法国大使德费里奥尔(De Ferriol)游说奥斯曼帝国,试图让苏丹跟法国结盟,并催促奥斯曼人在匈牙利对哈布斯堡王朝开战,为法国提供军事上的援助。
图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等到新君艾哈迈德苏丹继位后,更乐于享受和平之下的欢愉,并不想卷入这场异教徒之间互相残杀的战争,尤其随着战局对法国日益不利,苏丹就更不情愿参战了。除了跟法国、哈布斯堡帝国维持和平外,苏丹还跟帝国未来的死敌——俄罗斯帝国,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当时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正在南方的黑海和北方的波罗的海两条战线上为俄罗斯帝国开疆拓土。彼得一世为了对抗北方的瑞典帝国,暂时跟奥斯曼在边境地区保持了和平。因为此时的瑞典才是俄罗斯的宿敌!
图片彼得大帝
当时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Charles XII)一心想要击败俄罗斯,扩大其领土。公元1700年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后不久,彼得大帝就与丹麦和波兰结盟,对瑞典打响了“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大北方战争
图片大北方战争
可以说大北方战争让土耳其人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等到公元1709年,彼得大帝在关键性的波尔塔瓦(Poltava)战役中戏剧性地击败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随着俄罗斯帝国在大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其国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状态!
图片波尔塔瓦(Poltava)战役
而落败的瑞典统治者卡尔十二世,则选择逃到奥斯曼帝国避难。尽管瑞典此前并没有与奥斯曼帝国建立外交关系,但艾哈迈德三世苏丹还是热情地接待了卡尔十二世,并且拒绝了俄罗斯人引渡卡尔十二世的要求。
图片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
但苏丹为了维持和平、躲避战争,还是明确的跟卡尔十二世表示,自己无意为了帮助瑞典国王复位而打破与沙皇之间的和平。即便如此,俄国人在击败瑞典后,还是想方设法找茬侵犯奥斯曼帝国,就这样,奥斯曼帝国短暂的和平结束了,苏丹艾哈迈德三世不得不进行战争......



战争

在大北方战争后,俄罗斯一直蚕食奥斯曼边境土地,其密探还在摩尔达维亚煽动叛乱,随后俄军又突袭了这一地区,还俘虏了一小队瑞典人。为了以防万一,土耳其人立刻派了一小支部队到德涅斯特河河畔的宾杰里(Bender)去保护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
图片卡尔十二世与艾哈迈德三世
听闻俄罗斯的战争行为后,苏丹和帝国高层愤懑难平,主战派要求立即向俄罗斯人发动进攻。最终主战派说服了苏丹对俄罗斯开战。苏丹艾哈迈德三世为此动员了近卫军,还把彼得大帝的大使托尔斯泰关进了七塔监狱,随后准备派遣部队渡过多瑙河,向摩尔达维亚的普鲁特河(River Pruth)流域进军。
沙皇彼得而言,奥斯曼人的进攻来的过早,他正忙着在北方巩固波罗的海一带的地位,所以他此时尚未完全做好准备。于是彼得大帝开始不断地托人调停,争取了一些时间,随后亲自率军来到了普鲁特河河畔。
图片沙皇彼得一世
由于彼得大帝在客场作战,所以无法获得当地基督徒的支持,所以在补给不足、情报工作不利和其他种种因素之下,彼得大帝的大军被人数更多的苏丹大军包围,如此困境,彼得一世甚至急得犯了癫痫病。而这也是奥斯曼帝国对俄作战历史上的最大胜利!
图片普鲁特河战役
当时彼得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彼得一世将自己关在帐篷里,忏悔说自己从未面对过“这样的绝望”。但他并不想被土耳其人生擒,于是表示“除了被奴役”愿意接受任何条件;除了他“可爱的天堂”圣彼得堡,他也愿意放弃他征服的其他土地。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沙皇的妻子叶卡捷琳娜(Catherine)出现了。她出身于农家但颇有主见,一定要陪他参加这场战役。她坚定的话语燃起了彼得的勇气,也让他恢复了理智。
图片叶卡捷琳娜一世
在一些俄国军官的建议下,叶卡捷琳娜劝说彼得议和。彼得最终接受了妻子的建议,向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巴尔塔基(Baltaji)提出议和。叶卡捷琳娜拿出了自己的珠宝,又从军官中募集了上万金卢布,把这些财物都送给了巴尔塔基。
由于这笔礼物的数额出奇庞大,所以本来俄罗斯帝国的投降协议,被暗中改成了双方相对平等的停战协议。即便如此,彼得还是割让了亚速及其周边地区;拆毁塔甘罗格和第聂伯河河畔的要塞;俄罗斯军队撤出波兰,不再妨碍哥萨克人;允许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安全经过俄罗斯领土回到瑞典。
图片卡尔十二世
彼得大帝征服黑海的梦想至此画上了句号,对此彼得说:“上帝把我从这里赶了出去,就像把亚当赶出了天堂一样。”彼得大帝在南方拥有一支舰队的梦想也宣告破灭,未完工的船只能丢在仓库里任其腐烂,船上的木材被拆下来送到了圣彼得堡的造船厂。
图片彼得大帝
此时的奥斯曼人确实也无心与俄罗斯交恶,一心只想自保。但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则大为光火,他眼睁睁地看着俄罗斯沙皇这个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对此他请求苏丹拨给他一支部队去追击俄罗斯人,他的主张得到了同样愤愤不平克里米亚可汗的支持,但两人的请求没有得到准许。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麻烦难缠、桀骜不驯,他最终也意识到奥斯曼帝国并不会支持自己的事业。于是卡尔十二世在苏丹的一支卫队的护送下出境,接着穿过欧洲,向北回到了波罗的海沿岸。
图片卡尔十二世
由于彼得大帝在普鲁特河的战败,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和平又维持了25年。而除了俄罗斯之外,奥斯曼人此时又准备动兵去对付威尼斯。当时奥斯曼统军的是一位十分好战的大维齐尔——达马德·阿里(Damad Ali),他决心对抗威尼斯。
曾经地中海强国的威尼斯,如今比奥斯曼帝国衰落的更离谱。所以趁着奥斯曼外部相对和平之际,达马德·阿里决定夺回摩里亚。摩里亚正是当年被威尼斯将军莫罗西尼给夺走的!
图片威尼斯与奥斯曼
这位达马德·阿里被希腊人称作“胡穆伊”(Coumourgi),意为“无畏的维齐尔”,他忧郁、神秘,是个引人着迷的人物。公元1715年,他在海军的支援下率领一支庞大的陆军穿过色萨利,经过三个星期的围攻拿下了科林斯。
随后奥斯曼军队在摩里亚继续前进,先后夺回了包括莫登、科伦和纳瓦里诺在内的被威尼斯人控制的要塞。不到几个月,这场战役就结束了。等到1715年年底,威尼斯共和国已经丢掉了整个摩里亚和附近的群岛。
图片
与此同时,奥斯曼人趁机还夺取了克里特岛上尚留在基督徒手中的两座港口。接下来,奥斯曼人打算向科孚岛和爱奥尼亚诸岛发动进攻,将威尼斯人彻底逐出希腊。但就在达马德·阿里赢得历史性胜利的同时,奥斯曼帝国却在另一条战线上开启了另一场战争。
因为达马德·阿里对威尼斯出兵,引来了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查理六世的出兵干涉,于是公元1716年,奥斯曼军队又一次向贝尔格莱德进军。但在这里,历史再一次重演,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就像他的哥哥——苏丹穆斯塔法二世一样,惨败于欧根亲王
图片皇帝查理六世
混战中,大维齐尔达马德·阿里被一颗子弹击中了前额,受了致命伤。等他被马驮到了卡尔洛维茨后便咽了气,而这加速了奥斯曼军队的彻底失败。随后欧根亲王趁胜又攻克了蒂米什瓦拉要塞——伊斯兰世界在匈牙利的最后一道屏障!
图片欧根亲王
等到第二年,欧根亲王又围攻了贝尔格莱德,以勇猛善战大败了两倍于己的奥斯曼援军,一举扭转了局势,贝尔格莱德也再次落入了奥地利人手中。虽然欧根亲王本人在战斗中受伤,但哈布斯堡皇帝还是将这场战役称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胜利”。这场胜利后来被写进了一首歌曲,成了奥地利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从此以后,一代又一代的奥地利军队在开赴前线之时,都会一再高唱这首歌曲......



改革与复兴时代

欧根亲王的胜利预示着奥斯曼帝国的惨重损失,但此时欧洲列强正忙于欧洲战场的对抗,所以哈布斯堡帝国还是于1718年向奥斯曼人伸出了橄榄枝。在英格兰和荷兰的调停下,奥斯曼和哈布斯堡议和了。
图片欧根亲王
公元1718年,双方在塞尔维亚的小镇帕萨罗维茨(Passarowitz)签署了和约。这一次奥斯曼帝国终于将其手中所有残留的匈牙利领土都交给了哈布斯堡王朝;同时被割让的还有包括贝尔格莱德和塞曼德里亚在内的塞尔维亚的大部分地区、瓦拉几亚的大片领土,以及波斯尼亚一处重要的港口。
哈布斯堡的查理六世皇帝,由此确立了其在东欧的霸主地位!当然被奥斯曼正面击败的威尼斯人则在和约中吃了亏:他们丢掉了整个摩里亚,只保留了科孚岛、爱奥尼亚群岛,以及达尔马提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几座港口。
图片查理六世皇帝
虽然奥斯曼对威尼斯人的胜利也算是这场战争的一种补偿,但奥斯曼人却在东欧付出了代价: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它在这一地区的前途也将日渐式微。如果说《卡尔洛维茨和约》证明土耳其人不再对西方构成严重的威胁,那么《帕萨罗维茨和约》的签署则让土耳其人从此开始处于守势,再也无力自发地谋划向欧洲方向的扩张......
如此窘境倒逼奥斯曼帝国内部进行改革和复兴,1718年过后,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将国事交由大维齐尔达乌德·易卜拉欣帕夏治理,同年6月达乌德首次在政府和军内开展了西方化的尝试,自法国引进了印刷、消防、造船等先进技术,并按照法军模式改组帝国军队,开始军事改革。
图片苏丹艾哈迈德三世
1719年奥斯曼人在维也纳建立了第一座帝国大使馆;1720年又建立了伊斯坦布尔第一支消防队;1727年艾哈迈德三世废除了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不准印书的禁令。而为了引导国家向欧洲学习,奥斯曼上层也开始将法国生活方式引入宫廷,比如艾哈迈德三世率先追求法兰克方式与风格,开始养花与玩鸟,并请法国名画师为自己画像。
艾哈迈德苏丹的鼓励下,这段时期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和文学也开始蓬勃发展。而当时郁金花在首都伊斯坦布尔到处盛开,帝国的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也极其喜爱它,苏丹本人也酷爱此花,并在后宫专设有郁金香花园
图片
于是郁金香一度成为那个时代许多奥斯曼绘画、书法、歌曲和诗歌的灵感和主题,甚至郁金香已成为伊斯坦布尔的传统象征之一,所以人们将艾哈迈德三世统治的这段和平富裕时期称为“郁金香时代”
图片
与文化艺术繁荣的同时,奥斯曼帝国也在艾哈迈德的女婿兼大维齐尔的内夫谢希尔勒·德马特·易卜拉欣帕夏(即达乌德·易卜拉欣帕夏)的领导下,制定新的政策与计划,继续推进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达乌德·易卜拉欣重视改善帝国的贸易关系与增加商业收入,加上上层社会对郁金香的热爱,使得奥斯曼的服装及商品文化都融入了郁金香。郁金香也成为了具有神秘魅力的象征。
图片
郁金香时期的艺术、文化和建筑风格,也受到欧洲巴洛克艺术浪潮的影响,建筑与装饰风格变得华丽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前的艾哈迈德三世喷泉,它的建筑特色就融合了古典伊斯兰元素和巴洛克式的欧洲风格,使其成为18世纪奥斯曼帝国代表性的杰出作品。
图片艾哈迈德三世喷泉
同时郁金香时期也是奥斯曼人和平与享受的时代,郁金香在诗歌和绘画中受到赞美与颂扬,直到今天的土耳其,郁金香依然被认为是完美无瑕的美丽代表。但美好的郁金香总会凋零,奥斯曼短暂的郁金香时代也最终会结束。
图片
公元1730年,帕特罗纳·哈利勒(Patrona Halil)所领导的近卫军再度叛乱,发动政变,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最终被废黜,并在伊斯坦布尔结束了余生。随之结束的还有那个充满浪漫色彩的郁金香时代......
图片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