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希沃的“未来教育创新日”,我懂了AI与教育的关系

 蓝媒汇 2023-10-18 发布于天津
百模大战的AI时代,专注教育的希沃,要通过大模型建立一套教育数字化新形态。

10月17日晚,视源股份旗下品牌希沃举行了“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希沃教学大模型首秀,并开放内测。

训练一个专业的教学大模型,希沃动用了教材、教案、课件、习题讲座等多达2200亿token的数据——这些对教育的理解,源于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希沃品牌首次进入教学课堂。


但如今,动辄千亿级的大模型,已经稀松平常,要想让工程师训练出的模型有用武之地,最终还是需要与相关场景相结合。

这个场景就是课堂教学,也是希沃最专注的领域。

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希沃宣布将推出AI教学终端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软件平台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此外,希沃还展示了“AI阅读指导师”——一项在希沃学习机上内测的新功能“AI绘本阅读体系”。

“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视源股份董事、首席技术官杨铭:“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让希沃教学大模型变成老师的盔甲和武器,让他们变得更强大,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训练模型、结合场景、设计产品,看起来,希沃在做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做的事情,不过更为关键的是,专注教育本质,这家公司更关注教育的创新和未来。

教学大模型,希沃不是做噱头

希沃的自我定位是“教育数字化应用及服务提供商”。

这很精准,专注教育14年的希沃关注学生,更关注课堂。

在今年ChatGPT掀起大模型狂风后,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在下场训练大模型,火烧正旺的时候,希沃冷静的做了一场深度的市场调研——这么多模型一起涌现,这项技术能为教育的未来做什么?改变什么?

此次“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里,希沃提出了更深层的问题:大模型之于教育,核心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

比如,教师如何具备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课堂环境怎样具备安全、丰富、有趣,还要让学生鲜活、完整、真实地参与?除此之外,新技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更具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要怎样利用新技术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建立起内涵丰富、关注个性的教学系统?

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学大模型都在回答。

希沃商用显示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柏林在“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说:“过去14年来,希沃一直专注于服务教师教学,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专业成长有追求的老师,往往非常重视向名师学习以及教学反思。有的老师会想办法,把自己的授课过程录制下来,要知道师生互动稍纵即逝,这一发现反而激发了研发团队,我们非常希望将老师从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如何更智能的解决上述问题?工程师们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希沃最终将研发大模型的核心定在关注教师。他们认为,只有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让教师成长,同时也让学生一起成长。

基于此,希沃教学大模型具备了课件自动生成、集备研讨、智能反馈、学情分析等功能,能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教学教研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赋能教师的成长——这之后,就是亿级别的模型训练,而工程师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模型与产品端相结合?

最终,研发团队将教学大模型塞进一块算力达32TOPS,相当于30台高性能电脑处理能力的AI芯片中,并推出了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不仅在运算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上都有极大的升级,画面清晰度、可视度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升级。


教学大模型实现了本地化运算处理,能智能化采集师生互动、提问理答等课堂数据,让教师能够及时收到课堂分析报告,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未来,需要在教室中配备更专业化、智能化的产品,集成AI和算力的新型教学终端,会成为教育的基础设施,对教学、教研带来深远的影响。”黄柏林认为。

对于用户而言,大模型+交互智能平板,看起来非常具有未来感,而希沃的初衷,还是让技术回归教育本身。

在“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黄柏林说:“我们认为,教育教学不能将就!”

未来教育,AI到底能做什么?

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就是谈教育的未来和创新——这家热爱教育的科技公司,正在挖空心思地为家长、教师、学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份量。

除了硬件还有软件。

希沃软件平台总监刘霄翔,在“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以”备课“为点,举出了生动的例子:“一个成熟的老师每天的备课时长至少需要2个小时,如何将老师的备课时长从2小时缩短到20分钟,是否能依靠AI生成课件。希沃白板为此推出了课件一键生成的功能,只需要输入对应的课文名,点击章节名称,这时希沃教学大模型就会结合老师的个人画像、课件制作风格、新课标要求、课堂反馈等信息,生成出一份有个人特征的、美观实用的、符合要求的互动课件。”

除此之外,AI结合软件,在教师结束授课后的5-10分钟内,就可以生成一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

AI的动作如此之快,分析内容还非常全面——课堂视频、文字实录以及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建议,都包含在内。教师根据报告分析内容,即可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并制定针对性的提升培训计划。

这些神奇的功能,构成“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

对此,刘霄翔总结:“希沃教学大模型,将AI能力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让老师在每个环节都能有一个专属'助教’,让老师的成长拥有更多可能。”

希沃认为,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以数据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通过AI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自己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和工具。

实际上,除了应对课堂教育,希沃还着眼于家庭教育——用AI为儿童的“未来教育“赋能,并解决一些家长面临的教育困境。

希沃消费者终端事业部产品总监石思韬在“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说:我们看到了AI对老师的赋能,而如何通过AI为孩子培养起终身学习能力,一直是我们重视的方向。

希沃展示了“AI阅读指导师”——一项在希沃学习机上内测的新功能“AI绘本阅读体系”。不要小看这个功能,在短视频快速横行的当下,许多孩子面临着识字量不足、阅读兴趣难以激发以及家长无法陪伴阅读等痛点。

通过AI,软件以月为单位,自动生成专属的阅读计划,并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绘本书目。而AI绘本共读功能,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可以根据阅读计划进行交流,有效提升亲子互动质量。这同样有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习惯。

在“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石思韬认为,“AI绘本阅读体系”恰恰弥补了孩子缺失的阅读陪伴:“希沃学习机即将带来的全新AI绘本阅读体系,不仅希望解决当下对孩子的陪伴问题,更要为孩子长期培养起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这些都是希沃正在做的事情,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推送创新教育场景的应用。

今年10月1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在“算力+教育”方面,文件提出,鼓励科研院所根据需求适度建设算力资源,有效支撑面向重大项目或课题的开发与创新。推进公共算力资源覆盖校园,鼓励各类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积极运用算力平台为学校实习实验实训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及转型发展提供支撑,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内在质量水平。

这恰恰说明了,探索新技术,不断推动创新,是未来的教育之本,而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成长。

视源股份董事、首席技术官杨铭,在“希沃未来教育创新日“上也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老师们前进一步,就等于我们的下一代,也前进了一步。如果AI技术有能量改变世界,像希沃这样的科技企业,应该把这种能量变成老师们的盔甲和武器,让他们能在这一场技术革命中,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Lanmeih/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待教学大模型?

咱们评论区聊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