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205》从巴洛克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下)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3-10-19 发布于上海

从巴洛克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下)

3.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出现

18世纪中后期,德国和奥地利的音乐在欧洲音乐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当时各诸侯小国大都已拥有自己的宫廷乐队,宫殿、城市剧院和音乐厅加速兴建或扩建,不仅贵族,而且新兴的市民阶层对音乐生活的要求也扩大了,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云集,创作和演出频繁,乐谱和音乐书刊的出版渐多,启蒙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切对音乐的发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整个音乐水平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进入堪称"后来者的卓绝楷模"的古典主义时代。

这里要说明,"古典主义"这个词,在近代中期用在建筑、绘画和雕塑,以及用在文学和戏剧表演艺术,都是指首先产生自法国的、有别于源自意大利的巴洛克的风格或流派,但是用到音乐领域,却是指18世纪中后期在德语国家才形成的音乐主流,它是自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欧洲音乐发展的最高成果,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其主要代表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海顿(1732-1809年)、莫扎特(1756-1791年)和贝多芬(1770-1827年)。当时的维也纳,不仅政治上是奥匈帝国的首都,在文化艺术上也是欧洲的中心之一。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虽然不是在当地出生,但先后在那儿生活和创作过较长时间,度过他们的创作成熟期,完成了最杰出的典范性作品,而且他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的继承关系,其他志同道合的音乐家先后团结在他们周围,以他们为代表,形成了著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共同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自然与比它稍前的巴洛克音乐有密切的联系,没有巴赫和亨德尔的成就,以及格鲁克的改革,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们就不可能在坚实的基础上把音乐事业大大推前一步。但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毕竟有与巴洛克音乐明显不同的特点。巴洛克音乐以华丽、热情和较浓重的贵族、宫廷和教会气息著称,古典主义音乐也富于激情,但这种激情是比较均匀而有节制的,因为它追求"最完美的秩序"。同时,虽然古典乐派也重视声乐,但重点逐步转移到器乐上,而巴洛克中的声乐和器乐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前,在南德本已形成曼海姆乐派,在北德则有柏林乐派,他们致力于发展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器乐的作用,维也纳的大师们从中吸取了大量养分,终于把器乐创作和演奏技巧推向顶峰。在声乐方面,歌剧创作在莫扎特那儿仍然是特别重要的音乐品种,他善于把意大利歌剧和德国与奥地利的小歌剧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而且也更多地发挥乐队的作用,显示了新的特点。从思想内容方面分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反映了启蒙主义的反封建精神和狂飙突进运动的个性解放与创作自由的要求。

不过,尽管音乐生活日益普及,但音乐创作的中心仍然是宫廷、贵族沙龙和通常只有较富裕的市民才敢问津的歌剧院,教堂同样保持着其重要性。从前的音乐家一直处于贵族和教会奴仆的地位。虽然这时他们已觉醒,但维也纳古典乐派为自己走向独立,为争取艺术家的自尊而进行的斗争仍然常常遭受挫折。

4.海顿和莫扎特的成就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维也纳乐派的三名大师。海顿于1732年出生在奥地利靠近匈牙利的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小镇,家境贫苦,但很早就在学校里接受音乐教育。1761年他成为维也纳郊外一位匈牙利贵族的宫廷乐师后,写下了包括交响曲和协奏曲在内的大量作品。90年代离开宫廷并曾游历英国,创作了著名的《伦敦交响曲》12部以及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等。当时他仍定居维也纳。他一生创作十分丰富,仅交响曲就达107部,弦乐四重奏68首,三重奏20多首,钢琴奏鸣曲60首,意大利式歌剧13部,等等。

其中,完美的古典交响乐和四重奏形式是他的最重要的贡献,而且他善于把民间舞曲有机地吸收到交响曲这种高级的音乐品种中来。其作品的基调健康明快,旋律朴实,结构匀称,和声明晰,充满风趣幽默。他的成就使他无愧于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

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一个乐师家庭,自幼被视为音乐神童,三四岁时就学会弹钢琴,5岁时学会作曲,6岁时初次到维也纳演出,8岁时已写出两部交响曲。从14岁起他被萨尔茨堡大主教雇佣为教会乐师。由于无法容忍主教的凌辱,1781年起他前往维也纳,成为"自由音乐家"。因为自小劳累过度,功成名就以后仍然过着困苦的生活,179112月他年仅36岁就在贫病中去世。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公认的稀世之才,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的作品达到600多部,包括交响曲52部、奏鸣曲77首、歌剧22部等,其种类几乎涉及音乐的所有领域。他的最重要的成就在歌剧方面。创作出真正具有民族风格的歌剧,是他长期的宏愿。最成功的歌剧作品是《克里特国王伊多美纽》、《诱出后宫》、《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等。他善于在作品中渗入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和德国与奥地利民间歌唱剧的优点。越到后来,写作技巧越成熟。上述几部作品中最杰出的是后三部,分别在178617871791完成。最后的《魔笛》主要采用民间歌唱形式,用德文写词,唱白结合。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仍在为《魔笛》越来越受人喜爱而感到欣喜和快活。

在其他体裁的作品中,莫扎特也表现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融合先行者的成就的能力,并因此为后来者开拓了更广阔的道路。例如他的室内乐作品有海顿的影响,但表现力比海顿更强。而他的交响乐,特别是后期的作品,有的表现了激愤不安的情绪,仿佛在预示着贝多芬风格的到来。莫扎特因此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承前启后的人物。

5.贝多芬的巨大贡献

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成就推到最光辉的顶点,并成为最有世界影响的德国音乐家是贝多芬。在他17岁时,预言他"有一天将名扬全世界"的则是莫扎特。

贝多芬177012月出生在莱茵河畔的美丽小城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师,但酗酒成性,加重了家庭的贫困。他以粗暴的手段强迫年幼的儿子没日没夜地练习钢琴演奏。贝多芬在这种环境中养成了顽强奋斗的性格。当时波恩深受法国启蒙主义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精神的影响,贝多芬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这使他的音乐才能与思想进步相辅相成。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时,他19岁,思想已日趋成熟,对新时代的向往不久就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后来在维也纳期间,他继续关心着社会的进步,使他的创作充满了时代特色。

他的作品旋律热情奔放,又富有田园韵味外,最主要的是渗透着反对专制主义统治、拥护共和及追求自由平等的斗争精神。"'自由至上!'是他当时的战斗口号"。从1792年起,贝多芬就生活在维也纳,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创作非常勤奋,一生中完成的作品近200件,包括交响曲9部、歌剧1部、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协奏曲5首,还有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多首,以及大量各种形式的重奏作品及声乐作品。要特别指出的是,他一生中不仅继续遭受贫困的折磨,而且因为很早(1796年)就开始逐渐失去听觉而不得不忍受更大痛苦,同时在恋爱婚姻问题上一再遭到打击,在讲求门第观念的专制制度下,他终生未娶,孤苦零丁,但是他的创作热情从未有过低落,他的作品总是充满昂激的情调。它们所反映的是"从绝望到斗争、从斗争到平静、从平静到凯旋和欢乐的发展过程"。他本人说:"我是为人类酿造出美酒的巴克斯,不管是谁,真正理解了我的音乐就能从别人带给他们的悲惨中解脱出来。"当时的德国,政治上是黑暗和虚弱的,但是就在"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繁荣昌盛的时期"。贝多芬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奏鸣曲——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他继承了海顿和莫扎特以及其他成功者的经验,把奏鸣曲改造成庞大的结构,使它能容纳多方面的含义,包括对立的矛盾和戏剧性的冲突。他认为交响曲是向人类的心灵致词的理想手段,因此着力完成了9部具有普遍感染力的交响曲,包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和根据诗人席勒的颂诗《欢乐颂》而创作的《第九交响曲》,等等。

在器乐之外的领域中,贝多芬也成就卓著。在他的歌曲中,最出名的是《致远方的爱人》,由6首歌曲组成。唯一的一部歌剧《费德里奥》也包含着许多令人感动的音乐。

不过,应该说明,在上述重要作品中,有的已是19世纪初创作的了。贝多芬是跨世纪的艺术家,不仅就实际生活的年代而言是如此,而且就作品的风格来说也是这样,因为他后期的创作已不能仅仅视为古典主义,而且应看作浪漫主义的开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