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综述写作指南(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0 发布于甘肃

第一节 选择主题

研究的兴趣通常源于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矛盾、争议焦点以及信仰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常常激发了提出问题的动机,例如:为什么有些人读大学后比其他人取得更大的成就?或者在工作中是否有更有效的策略可供采用?为什么有些人更愿意记笔记而其他人更喜欢深思熟虑?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这些现象会引起我们的思考。
如何将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兴趣转化为研究课题呢?这一转变通常需要三个关键步骤。首先是具体化,因为只有明确定义的问题才能成为研究兴趣的出发点。其次是问题的聚焦。有时研究兴趣可能过于复杂或包含了太多研究对象。通过简化和选择,我们可以聚焦在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上。这需要明确定义一个可以清晰研究的对象。例如,如果你想研究高校治理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你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
最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视角。虽然日常生活中的想法通常源于个人的需求,但一个可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建立在相关学术讨论、争议或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的。这样,研究课题才能与学术界的研究联系起来,具备更多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搜索

当研究课题确定后,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是进行文献搜索,即查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梁启超曾明智地指出:“资料的质量应该是确凿的,数量则要充分。因此,资料的搜集和筛选实际上占据了整个研究工作的七八成。” 这表明了文献搜集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文献检索的步骤

1、确定需要审阅的文献

研究主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以研究主题为基准,你需要不断自问以下问题: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获取关于研究对象所需的文献资料是什么?同时,你还需要执行另一个任务,那就是逐渐细化主题。在文献综述的初始阶段,主题需要具有灵活性,可以进行调整。在考虑研究课题时,应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文献中提供了哪些关于你的研究的相关知识?

(2)你的对研究课题的理解是否有所变化?

(3)你应该如何明确陈述你的研究主题?

2、开展文献检索

在这一步骤中,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进行检索:扫览文献,即快速阅读文献并抓住其主要内容;利用图表整理所需研究资料。在这个阶段,你需要牢记两个问题: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哪些文献是必须阅读的,以便获取关于你的研究对象的信息。

3、扫览文献

不同类型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参考文献中获取。例如,行业期刊可能包含某一主题的理论基础,而查找理论性文章可能帮助解决当前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在扫览文献时,你需要考虑你需要哪种信息类型以及在哪些数据库中可以找到相关文献。
浏览文献的第一步是在与研究关注点、视角和文献内容相关的数据库中进行查询。

4、管理文献资料

始终保持记录。阅读文献时,将其分类并记录文献的信息和存储位置,可使用读书笔记或文献管理软件。文献管理旨在记录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启示、体会和想法。这种逐步记录文献的核心要点不仅为撰写文献综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有助于培养表达能力和阅读水平。

(二)文献检索的要点

1、确定文献的标准:何谓高质量文献

在文献搜集过程中,选题是第一关,而文献质量则是是否应纳入综述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区分高低质量的文献呢?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方面。高质量文献检索通常包含两个关键筛选步骤。首先,第一步筛选注重实用性,着眼于找到与主题相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发表在著名期刊上的研究。第二步筛选注重方法学质量,专注于寻找符合科研人员和学者标准的方法学研究。必须同时兼顾这两种筛选方式,才能确保文献综述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2、具体标准如下:

选题清晰性:选题是否明确且具体

可信有条理:文献的论述是否可信且有逻辑

影响力及认可:研究是否具备影响力,是否得到同行认可和追随

引用次数:研究成果被引用的频率

论述逻辑:论述的逻辑是否清晰

结论推导:结论是如何逐步推导得出的

发展前景:研究的发展前景如何

意义与重要性: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假定条件:研究所依赖的假定条件是否可行和实现

方法学的恰当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学是否是当前公认的最适合该研究成果的方法学。

3、如果文献搜索后发现资料不足,应采取以下措施:

实际上,初步选题后,当查阅文献资料时,可能会发现文献数量极少,甚至无法支持研究课题。尽管已经付出了查找文献的努力,但仍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 可能您所研究的课题属于学术前沿,因此文献数量有限并不足为奇。

(2) 可能您选择的学术角度过于狭窄,导致文献不够丰富。

(3) 最后,可能您选择的课题本身缺乏学术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以便进行下一步的修订工作。

4、如何搜集特定学科领域的文献综述

(1)法学领域的文献来源

法律法规和条文

学术论文

外文学术论文

法学著作(教科书、专著、案例等)

(2)经济学领域的文献来源

在经济学词典中查找线索

在经济学专业手册中查找线索

查阅相关专著中的文献综述和目录

利用期刊数据库或图书的目录索引

请专家介绍或向同事获取知名学者的重要著作信息

此外,在选择文献时,有几个原则需要考虑。首先,应该从最新的研究开始,因为最新的研究通常包括了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可以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现状。初始筛选时,首要任务是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其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然后决定是否将其纳入文献综述。其次,根据相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需求,对已搜集到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录每份文献中的研究问题、目标、方法、结论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观点不足和尚未提出的问题。

第三节 文献整理

1、阅读与筛选

在检索和收集文献后,下一步是进行阅读,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粗读和精读。粗读的焦点在于阅读摘要和结论,以了解文献的总体内容,评估其相关性、可信度和代表性,从而决定是否适合使用。对于选中的文献,应进行精读,深入了解其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和主要观点,并制作文献摘要卡(包括作者、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页码范围、摘要和主要结果等,要确保作者名的格式为姓前名后,列出前三位作者)。

2、分类与总结

对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根据其主要结果、结论和观点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使文献内容更有系统性,形成初步的框架。

3、分析与制定提纲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论证方法,规划层次结构,然后整理提纲。提纲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前言部分的内容和正文的各级标题,同时确保相关文献都被归类到相应的标题下。最后,应进行检查,以确认文献是否足够充分,观点是否与材料一致,各部分是否平衡。如果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四节 综合撰写

文献综述的结构与一般的研究性论文结构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论文侧重于方法和结果的呈现,而文献综述的目标在于向读者详细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最新动向、进展和未来展望,以及对这些内容的评论。因此,文献综述的结构相对更加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可以依据这四个部分来制定提纲,并按照提纲进行撰写。

(一)引言:定位主题

在引言部分,需要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介绍相关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指出资料来源。简要回顾选定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现行状态、存在的问题,争议焦点,以及主题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主体内容的初步印象。引言部分长度约为300字左右。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相关概念、定义以及理论基础;主题的起源、历史背景、现行状态,以及相关问题;不同研究方法、技术和结论的比较和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以及主题的应用前景预测。

1、主体部分的三种写作方法:历史演进、现实分析、未来趋势

历史演进:介绍本主题的历史背景和各个发展阶段,突显每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水平;

现实分析:评述国内外在该主题上的研究现状,呈现不同派别的观点,包括作者本身的见解;

未来趋势:肯定本主题的研究成就,提出现存问题,分析不同观点,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构层次丰富,篇幅要求5000字以上)

2、制定主体内容大纲

(1)明确写作风格(纵向、横向、混合式)

纵向:适用于动态综述

根据主题,按时间或主题的内在发展顺序,纵向叙述其历史演进、当前状态以及未来趋势,描绘特定主题的发展历程。要求:清晰的线索,对各阶段的发展动态提供简洁的描述(问题、成就、趋势),详略得当(重点在创新性、突破性成果,略过常见信息)。

横向:适用于静态综述

侧重于主题下不同子主题或方法的对比和分析,关注不同观点和研究成果的比较,以增强读者对主题的全面理解。要求:清晰的比较结构,详细探讨各个子主题或方法,强调观点差异和相似之处。

混合式:综合纵向和横向元素

可根据研究需要,结合主题的演变和子主题的比较,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可能涉及不同阶段的发展以及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要求:明晰的组织结构,清楚呈现演变和比较,突出创新性信息。

(2)清晰的层次结构和合理组织

通过简要列出主要标题和子标题,以及在相应标题下列出拟讨论的问题和需要参考的文献,确保文献综述的内容有明确的轮廓和结构。

(三)结语

在全文总结中,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重点强调作者希望读者了解和接受的内容。对于评述型文献综述,结语通常包含建议和展望。对于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结语应明确阐述你的研究计划。

(四)参考文献

虽然出现在最后,参考文献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也提供了读者深入研究该问题的文献线索。因此,应该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确保它们清晰、易于查找,且准确无误。

第五节 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文献综述的引言如何撰写?

引言的首要任务是解释为什么要研究特定主题。这包括介绍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作者应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引言部分需要明确交代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而不是直接开始综述。考虑整体的写作连贯性和过渡。

2、如何处理概念

当需要介绍一个概念时,仅仅按作者来编排并不是最佳方法。更好的做法是,提供这些定义在本质上的区别、各自的侧重点、以及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你应该回答:这些定义是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应用的?它们是否存在共同观点?最广泛接受的定义是什么?针对该定义,有哪些相关话题(例如,旅游节、空巢青年)的发展和变化?你应该从这些不同角度来综述概念,同时对它们的核心思想和共同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也要分析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不同的表述。
或者探讨这个概念(例如,主题公园)的不同定义,分析这些定义的思路和特点,明确它们的划分出发点,讨论不同思路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还要探究这些划分方法对于我们研究该主题(主题公园)的借鉴意义。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提出自己对该概念的定义,这将增加你的文献综述的独特性。

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讨论“商店形象”:

(1) 从消费者角度定义商店形象

一位研究者(例如,XXX学者)认为……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尽管各种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并不互相冲突。总的来看,商店形象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第二……
或者探讨这个概念(例如,主题公园)的不同定义,分析这些定义的思路和特点,明确它们的划分出发点,讨论不同思路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还要探究这些划分方法对于我们研究该主题(主题公园)的借鉴意义。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提出自己对该概念的定义,这将增加你的文献综述的独特性。
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讨论“商店形象”:
(1) 从消费者角度定义商店形象
一位研究者(例如,XXX学者)认为……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尽管各种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并不互相冲突。总的来看,商店形象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第二……
(2)从零售商角度定义商店形象
在文献综述的回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如下问题:比如,我们研究研究生学术不端这一行为,通过阅读文献,我们能够得出一系列结论,包括研究生学术不端的成因、表现以及治理措施。在罗列这些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引用不同学者的研究来支持这些结论。在文献综述中,除了呈现主要观点,还要清晰表明哪位学者提出了哪个观点。因此,一个规范的做法是在每个观点或结论后面标明文献的来源。

4、如何优化文献综述的逻辑

(1)避免文献重叠
为了避免文献的重复,最佳的方法是按照涉及的问题来组织文献。例如,当涉及某个主题时,如学术不端,A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包括学术不端的定义、危害以及治理措施;B学者侧重于学术不端的定义和防治;而C学者专注于研究生学术不端。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所涉及的问题来组织文献将更为清晰和合理。
(2) 文献的排序问题
避免提前揭示结论。合适的做法是先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提出结论性观点。此外,在得出复杂结论时,可以结合文献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事实,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的复杂性。
(3) 如何组织文献
不要以作者为线索列出文献。应以研究的问题为线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比较,每个问题下进行回顾,以确保文献综述的有机结构。
(4) 行文的连贯与过渡
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高校财政危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对财政危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文章主要从现代大学制度、国外高校财政危机研究经验的借鉴、高校财政来源渠道、财政拨款体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等五个角度,探讨导致高校财政危机的原因。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考虑以下问题:为什么选取这些角度来研究高校的财政问题?有哪些文献支持这些角度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否已经在相关文献中进行了探讨?
(5) 结论和综述
这一时期,大致在1986年到1991年之间,土地所有制关系的调整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关于如何调整土地所有制关系,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以国有制代替土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代替集体所有制”以及“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等三种代表性观点。
首先,一些学者主张土地国有化,他们认为...
其次,有学者主张土地私有化,他们认为...
最后,还有人认为应在坚持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
(6) 文献综述的时间框架
当按时间顺序进行文献综述时,作者常常需要将时间段分为不同阶段,例如,对美国家庭教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南北战争前、二战前和二战后。此时,作者需要解释这种时间划分的理由,即为什么采用这种划分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是由哪些研究者提出的。作者应该引用具体的参考文献来支持这些时间框架的合理性。切忌过于肤浅地描述文献,读者需要了解的是相关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而不仅仅是这些研究的存在。

5、文献回顾应与研究问题紧密关联

这种问题常见于当今流行的研究题目,例如“基于A的B研究”或“A时期的B研究”。原本,“基于A的B研究”和“A时期的B研究”这类题目的研究重点应是“B”,而非“A”,但有些作者在文献综述中却聚焦在“A”上。显然,这种文献综述不符合题意。以“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为例,作者的研究核心应该是“货币政策”,而“通货紧缩时期”或“通货紧缩”只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背景和环境。然而,有些作者的文献综述却侧重于“通货紧缩”。这种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显然不相契合。

6、避免机械文献罗列

文献综述不应简单罗列相关研究的结论和发现,呈现给读者。相反,它应该围绕研究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有机的综合和总结,有时甚至需要提供评价。典型的文献罗列形式如“XXX学者认为……XXX学者认为……XXX学者认为……”等,但这样的综述不应该中断。这种综述不能展示出作者根据文献所形成的内在逻辑,也不能明确导出研究问题。简言之,这种文献综述明显违背了“文献树”写作原则。

7、关于文献引用的注意事项

(1)当引用的文献有三位或更多的作者时,通常的做法是在再次引用时只提及第一位作者,如(XXX等)。对于双作者文献,每次引用都应列出两位作者的姓名。不同的学术刊物和规范可能会有不同的引用要求,但这是较为通用的做法。
(2)在文中引用的重要数据必须注明来源。清楚标明数据是否来自统计年鉴或其他来源。
(3)在引用文献时,应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期刊或书籍名称以及页码等信息。通常,一般做法是在引用时列出作者和出版年份。
(4)对于《现代汉语词典》、《韦伯英语辞典》、《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等引用,必须提供详细的文献信息,包括出版日期、作者和出版机构等。对于法律、法规、法案等相关引用,还需要提供具体的颁布日期和发布组织等详细信息。

8、文献综述缺乏权威性

一些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文献综述,但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了一些缺乏权威性和经典性的文献,这些文献难称为真正的学术文献。举例来说,如果研究货币政策问题,而未综述凯恩斯、汉森、托宾、萨缪尔森、弗迪利亚尼、弗里德曼等学者的经典著作,反而列出了其他不够权威的文献清单,读者会觉得作者对研究领域的理论背景并不熟悉,也没有认真研究真正有价值的货币政策文献。因此,研究的价值会受到很大影响。当然,我们列举权威人物的著作,并不是在不尊重非权威人物,而是在学术研究中必须坚持学术标准,其他因素不应介入其中。

9、切勿直接引用另一篇文献综述的内容

有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当发现一篇与他们的研究问题非常相似的文章时,便试图直接引用那篇文献综述的内容。然而,更为正确的做法是查找原始文献,深入研究原始文献中的学者以及他们的研究,或者针对每个关键因素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文献,随后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刻理解和总结,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文献综述中。

10、文献综述中提出假设应给出充分理由

有一些作者在提出研究假设之前,常常会简单回顾相关的实证研究,然后轻而易举地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然而,这种方式通常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在仅仅列举几个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之后,提出自己的假设,这使得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前人研究的重复,从而降低了研究的独创性和意义。为什么需要进行一个新的研究,如果已有实证研究结果,这一点并不清晰。通常来说,在提出研究假设之前,作者需要基于文献综述发现以前研究的局限和问题。例如,通过文献综述,作者可能会发现以前的研究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差异。此外,作者还可以基于现有理论,质疑以往实证研究结果,或提出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研究的理由。这样才能为提出的研究假设提供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