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18年,黑衣宰相姚广孝临终前,抓住朱棣的手不放:求你放过他!

 听风如故 2023-10-20 发布于广东


1418年,北京紫禁城的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一位老人病入膏肓,他的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他是姚广孝,明朝时期的黑衣宰相,为朱棣的靖难之役策划,权倾一时。而此刻,他已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

这一天,明成祖朱棣亲自前来探望这个老朋友。他坐在姚广孝的床边,看着这位曾经权势滔天的老僧,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他轻声问道:“姚公,你还有什么愿望吗?”

姚广孝是明初著名的一位僧人,他通晓儒、道、佛三教的经典,有独特的洞察力,能够见微知著。

他曾帮助朱棣靖难,助其夺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使大明王朝的疆域版图得以稳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愿望却让朱棣感到意外。

姚广孝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的心中有许多未了的事,但此时此刻,他却异常坚定的说:“求陛下赦免溥洽。”

溥洽是一位被关押已久的囚犯。朱棣听后,脸色变幻了好几次,最后终于下定决心:“朕答应你!”

姚广孝听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

自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为了巩固皇权,他采取了消藩政策,对周王、湘王、齐王等人相继废除和发配,朱棣的地位岌岌可危。

幸运的是有姚广孝这位谋士的帮助,他才能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从而一战成名,登上了人生至高的皇位。

原本,这种居功至伟的大臣应该留在朝堂得以重用,但是姚广孝为了明哲保身,不步入诸多朝臣的后尘,选择激流勇退,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直至逝世。

在姚广孝病重前,朱棣去看望这个帮他打下天下的功臣,他登基后赏赐姚广孝府邸、珠宝、美女,都一一被拒。朱棣觉得很亏欠他,于是就问姚广孝有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他愿意帮其达成。

姚广孝说希望他能够释放溥洽。朱棣看着床榻上奄奄一息的姚广孝实在不忍心就一口应了下来。

溥洽到底是什么人?他和姚广孝之间有什么渊源呢?

溥洽也是一名和尚,曾经和姚广孝惺惺相惜在追随朱棣之前他们就已经相识。但是因为各为其主两人站在了对立面,开始形同陌路甚至成为敌人。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因为各为其主他们成为了敌人。而现在姚广孝的愿望是让朱棣赦免他。

姚广孝确实拥有深厚的学识,他精通各种经典和兵法,曾向道士学习阴阳术。当他准备充分时,他向朱棣宣称送他一顶白帽子,引起了朱棣的极大兴趣。

朱棣对姚广孝的政治才智和眼光非常欣赏,并让他成为自己的重要谋士。朱棣原本对与朱允炆的战争并无必胜把握,不愿轻易下手。

然而,姚广孝竭力劝导,稳定了军心,使朱棣成功攻入南京。然而宫中突然燃起熊熊大火,朱允炆却神秘失踪。

溥洽作为朱允炆的主录僧,当然少不了藏匿的嫌疑,他被朱棣抓入大牢,严刑拷打以获取朱允炆的下落。

十几年后,溥洽全身是伤,但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在面临死亡的关头,他因姚广孝的自我救赎而得到释放。

姚广孝虽然住在寺庙,但并未与朝堂完全隔离。他或许是不想功高盖主,让朱棣视他为威胁,但他又不甘心只做和尚。

当朱棣带着精兵强将南下济南时,足足三个月未能攻破城池。是姚广孝的建议让朱棣决定撤退并直取应天,最终击败了朱允炆。

姚广孝以其不争权夺利的态度和重视情感与道义的特质,深得朱棣的赏识,他持续在各种事务中提供明智且有效的建议。

回顾姚广孝的一生,他年轻时选择出家,为了寻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他积极寻找名师,提升自己的技艺。

当他发现朱棣具有智慧和策略,他选择了朱棣,通过为朱棣描绘美好未来的蓝图来吸引他的注意,然后他们密切合作,为朱棣的伟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尽管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姚广孝并没有为自己谋取私利,反而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捐款赈灾,表现出他的大公无私。

在临终之际,他还为僧人溥洽求情,这一行为显示了他的慈悲和善良。虽然他的手段并非完全出于慈悲为怀,但这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尽管姚广孝实现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却已经背离了最初选择出家的初衷。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听风如故的文章,建议大家记得将听风如故的公众号加⭐星标置顶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会有遗漏,但是不要忘记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