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广迎 ‖ 孔门“六艺”考

 御云斋艺术馆 2023-10-20 发布于北京

图09 孔子行教图

    近读书,见有著者谈到孔子办教育时曰:“从教育的内容言之,则孔子具体地主张要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国风:《文脉的传承——中国人的文化世界》)

    前些时日于人民大学听课,主讲教授讲到孔子行“六艺”之教,所讲“六艺”则概括为礼(礼仪道德、德育)、乐(乐舞、美育)、书(书法、智育)、数(数学、智育)、射(射箭、体育)、御(骑术、体育)。

    似乎持以上说法者还有很多,愚以为此论非是。孔子所教,肯定有此“六艺”,但如果说孔子所教仅此“六艺”,则大谬。最起码有以偏概全之弊。盖因“六艺”有二是也。

    吕思勉先生曰:“六艺有二:一《周官》之礼、乐、射、御、书、数,一孔门之《诗》《书》《礼》《乐》《易》《春秋》也。······予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学之六艺也。礼、乐、射、御、书、数,小学及乡校之六艺也。”

    又在注释中说:“六艺虽有此二义,然孔门弟子,身通六艺,自系指大学之六艺而言。不然,当时乡人所能,孔门能通之者,必不止七十二人也。”

    《孔子世家》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此七十有二者,盖于《诗》《书》《礼》《乐》之外,又兼通《易》与《春秋》者也。

    《孔子世家》又曰:“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与《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合。疑五十而知天命,正在此时。孔子好《易》,尚在晚年,弟子之不能人人皆通,更无论矣。(《先秦学术概论》)

    《诗》《书》《礼》《乐》《易》《春秋》,自人之学习言之,谓之“六艺”。自其书言之,谓之“六经”。所以,“六经”又被称作“六艺”。

    宋王应麟考证甚详,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朱子曰:’古者惟习《诗》《书》《礼》《乐》,如《易》,则掌于太仆,《春秋》则掌于史官,学者兼通之,不是正业。’子思曰:’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困学纪闻》卷五)

    清阎若璩并曰:“吴文正谓:’《易》者,占筮之爻辞,《春秋》者,侯国之史记。自夫子赞《易》、修《春秋》后,学者始以《易》《春秋》合先王教士之四术而为六经。’余亦谓《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此遵乐正之常法。至及门高弟,方授以《易》《春秋》,故曰’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乃六经,非《周官》之所云六艺也。” (《困学纪闻》卷五)

    又《庄子·天运》曰:“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载:“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由此可知,孔子所教,乃《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非仅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无惑疑焉。

    梁任公曰:“汉儒对于古书之分类,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艺’,亦谓之’六经’,实为古书中之最见宝贵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则明确指出孔子所授“六艺”即为“六经”。他说:“孔子时代的私学,讲授’六艺’,是指儒生应当学习的《诗》《书》《礼》《乐》以及《易》《春秋》这六门功课,它们就构成六经。”(《中国哲学简史》)

2004.9

    【补记】春秋之时,有大学和小学,或曰国学和乡学。孔子所办的学校,自是大学无疑,即高中以上。

    《论语·述而》有云:“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学者认为,“束脩”为“束脯”(亦即干肉、腊肉)之意,亦即学生交的学费。

    台湾傅佩荣专门对“束脩”进行了论证,认为“束脩”应以代表十五岁。他说:首先,我们知道“束脩”是古代男子十五岁入大学时所奉出的薄礼。它成了专有名词之后,也可以用来指称十五岁的男子。因此,东汉儒者郑玄就曾直接论断:“束脩谓年十五以上也。”(引文见《后汉书·延笃传》,李贤注)这种情形并不少见。

    其次,要考虑孔子说话的语气。……孔子的话应该念成“自∕行束脩∕以上”。意思是:从十五岁(可以行束脩之礼的人)以上。换言之,只要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诲。(《<论语>心得》)

    李泽厚亦持此论。他将上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直白地译为:“孔子说:’凡十五岁以上,我没有不收教的。’”并由此推论:“从年岁看,孔门是高中、大学水平。看来孔子不教发蒙小学生。”

    其根据为,《后汉书·延笃传》曰:“束脩,谓束带修饰。”郑玄注《论语》亦曰:“束脩,谓年十五以上也。”非“十条肉脯”之谓,与孔子“十五入小学”,“十五而志于学”相应。(《论语今读》)

2007.06

(本文原载于《艺术主流》2012年10月总第23期,发表时题为《关于孔门“六艺”》。后收入刘广迎《御云随笔集:那一轮明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