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启超:我从没见过像徐志摩和陆小曼这样不要脸的两个人

 liuhuirong 2023-10-20 发布于湖北

2023-10-08 10:32 

发布于:天津市


“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如此浪漫的诗句至今仍留有韵味。谈及民国时期的浪漫,没有人能够忽视徐志摩这位多情才子。

被称作新月派盟主的他,一方面竭力去发挥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愉悦。

作为一个时代的名人,他的命途多舛,一生追寻和浪荡,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

谈及这位浪荡公子,可能他的爱情故事比凭借他才华成就的诗句更加吸引人,无论是反抗和张幼仪的包办婚姻,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亦或是和陆小曼的追求自由,在追寻人生的道路上,徐志摩与众不同,种种作为,都让这个人遭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也让他逐渐成为了更为立体全面的名人之一。

家境优渥,天之骄子

徐志摩生于1897年,徐家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大的家族,而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他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对于没有经历过世间疾苦的他来说,生活得更加有意义才是他的追求。

生于条件良好的家庭,

徐志摩并未成为一名只知享乐的公子哥,而是成为了一个饱读诗书、彬彬有礼的优秀的年轻人。对于文学,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贡献,创作出了许脍炙人口的诗句,是一位在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地位的诗人,更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的诗意境深远,尤其是情诗中饱含美学价值,生动展现了各个时期情侣间的相处状态。他的创作,给后世留下极大的启迪,也促进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追求自由,婚姻失败

说到徐志摩,世人对他的爱情故事可能更加感兴趣。1915年与妻子张幼仪结婚,妻子张幼仪举止端庄,落落大方,可是两人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感情基础,

徐志摩生来渴望追寻自由和浪漫,对于此次婚姻百般不愿。

而且接受了很多年西方现代化教育的他,

无法接受自己的妻子是一个裹小脚的女人,刚结婚时徐志摩就宣称自己要成为第一个离婚的人,旧式包办婚姻在这两个人身上终究是未能取得成效。

不满意自己的婚姻的他,之后被

林家女孩林徽因疯狂吸引,说及林徽因人们更不陌生,这个占据民国时期大半江山的才女也让人们深深折服,她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建筑、新诗、写作有很深刻的见解。

在徐志摩心里,这样的女子才是他的良配,志趣相投、相谈甚欢,痴迷于林徽因的他不惜与自己的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彼时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已经两岁。

可事与愿违,林徽因后来并未曾答应徐志摩的追求,不久后和梁思成赴美游学,之后结婚。对于徐志摩来说,这样的浪漫爱情是他的追求,

他敏感细腻,同时又想叛逆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坚决和张幼仪离婚,一心只为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

受人质疑,英年早逝

梁启超曾言,“我从没见过像徐志摩和陆小曼这样不要脸的两个人”。是的,徐志摩遭受非议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和陆小曼结婚这件事。追求林徽因不成,之后徐志摩留学回国后常常与自己的一个好朋友王庚相聚,时间久了之后和王庚的妻子陆小曼相爱。

在当时,陆小曼是一个出名的名媛,她渴望浪漫,对丈夫王庚本就不甚满意,与徐志摩的结识和相爱,让她不惜打掉自己肚子里刚怀上的孩子,这就是两个人遭受谩骂的症结所在。

徐志摩在张幼仪怀孕期间出轨,后要求张幼仪打掉腹中胎儿,陆小曼在怀孕期间成为第三者,两个人立志摈弃世俗观念,在1926年重新结婚。而梁启超的评论也由此而来,两人婚礼邀请梁启超当证婚人,梁启超表面应允,暗地里准备凭借自己老师的身份对这两个违背伦理道德的人进行一番教育。

婚礼上梁启超的证婚词无情地数落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徐志摩,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对两位新人大声训斥,

说徐志摩这些年是学无所成,做人失败,希望此次结婚是最后一次。

这件事也在当时被津津乐道。而徐志摩这次叛逆的婚姻也确实是第二次,不过仍旧是重蹈覆辙,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他和陆小曼失去了恋爱时期的热情,回归生活的彼此再无当初的悸动。

之后陆小曼拒绝搬家到北京,徐志摩只能在上海和北京之间辗转,两个人的感情不复从前,再加上陆小曼后来吸食D,对金钱挥霍无度,造成了两个人相处之间矛盾不断。

短短五年后,因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坠毁,发生空难,两个人阴阳相隔。

徐志摩在文学上的天赋和造诣之深我们不可否认,人人谈及都会认同他大才子的身份,他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原因不可或缺是足够离经叛道。有人说文人对浪漫和感觉上虚无缥缈的事物有着极致的追求,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亦或是只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徐志摩的一生确实是一生都在追寻,正如他的诗: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想之中, 他就会把这幻想成模糊的情味, 当作真实的酒。

你喝酒为的是求醉;我喝酒为的是要从别人的醉酒中清醒过来。

这种缥缈的东西对他来说太过重要,以至于抵得过所有事情。可是人生之路,我们每个人确实是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有些选择影响一生,不妨在困顿时稍微转个弯,亦或是不那么自我,站在道德的底线上,静等机会的来临,操之过急,就有可能覆水难收,徒留他人笑柄。但对于徐志摩来说,他的选择无非就是坚守本心,坚持自己,只是英年早逝,独留他人的悲叹与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