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去世后为何还要“停尸三天”?这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明月照水中 2023-10-20 发布于广西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丧葬文化,人们对于亲人去世所举办的仪式很看重,所以葬礼都要大操大办。不过由于现在埋葬方式的变化,不同的地区,丧葬仪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城市里面,人去世后,亲人用一天简简单单处理后事就可以了。而在农村,人们通常要操办三天到七天,逝者的尸体会停留在家里三天以上,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

Image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根本没必操办那么久,在很多人看来,停尸三天”很迷信。但是从古代的角度看,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很科学,那么为何古代要停尸三天呢?

Image

  首先,我国非常讲究孝道,亲人去世后,要通知到每一家亲戚,人们不管在哪里,都会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可是古代的交通与通信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人们去通知亲戚,通常是要走路去的,有些时候要走山路,路很难走,所以一来一回耗费的时间很长,住在远一点的亲戚,需要走一两天才赶到,这样的情况下,逝者就不能快速下葬。当所有亲戚都到后,大家就一起抬着逝者到山上下葬,这样有利于家族的团结

Image

  其次,前面说到,我国讲究孝道,所以亲人去世后,都要为他风光操办后事,而不是建简简单单拉去下葬,那么什么才是风光呢?至少有后人披麻戴孝,有个好棺材等等。而做棺材、孝衣这些东西,可不是一下子就做成的,起码要一两天,如此一来,完成整个仪式得要个三天,才能让逝者下葬,所以停尸三天”就是让家人有充足的时间,为逝者准备后事。

Image

  当然了,“停尸三天”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预防假死。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虢国游玩时,正好得知虢国太子去世,而当他询问太子病症后,断定太子并没有真正死亡,于是他赶紧给太子把脉治疗,没想到太子很快起死回生”,这令扁鹊名声大噪。原来太子是进入假死状态,随时都有苏醒的可能,如果没有扁鹊,可能就真正的死亡了。

  众所周知,真正的死亡是脑死亡。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后,还是在运行。当大脑停止运行,才意味着生命就真的结束了,所以一个人失去意识,还不能断定他已经死亡

  在古代,人们的医疗水平有限,不能准确判断人的死亡,通常会把假死判断为真正的死亡,而假死是一种微弱死亡,患者的呼吸、心跳等都很微弱,肢体僵直不动,一般人根本感受不到他的呼吸跳,看似已经死亡,实则还活着

Image

  因此在古代停尸三天”出来前,假死悲剧经常发生,有些人家把“逝去”的亲人下葬几年后迁坟,看到棺材板上的撕痕和棺材里的繁乱场景,才明白他们当年下葬的亲人还是活的,这是最令人心痛的,所以当人去世后,通常会停留三天以上,如果他是假死,那么醒来时,人们就可以及时救活他,要是没见醒来,三天的时间,尸体也有味道了,家人就知道他真的去世了,就可以放心的下葬了。

  其实,就算到了现代社会,假死现象仍然发生,媒体就报过案例,有老人去世后,女子已经把他放入棺材,然而他突然从棺材爬出来,令人们不可思议。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实行火化制度,就没有停尸三天的必要了,所以葬礼应越简约越好,对此,你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