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何死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大多数优美诗词,大多数是生离死别的最美诠释。但是,在中国,还有另外一个永恒的,特别的主题,就是伤离别。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写离愁别恨、相思之苦的名篇名句信手拈来,比比若是,多数的场景有:有生离死别,有游子思乡,慈母盼儿,挚友惜别,情人咫尺天涯,夫妻遥想挂念等等。两千多年的离人泪,数不清的相思情,都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还有谁能写出如此新意呢?答曰:黄遵宪(公度)也。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广东梅州人,是晚清著名的维新派,曾出使日本、美国、英国及新加坡。梁启超对他的诗推崇备至,许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称“其意境无一袭昔贤,其风格又无一让昔贤”,有说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最精彩的当属四章《新别离》,此诗被当时人公推为“千年绝作”,分享给大家。写的是夫妻眷恋之情。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想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眠起不同时,梦魂难相依。“由此可见,黄公度到了美国,还是魂牵家室。谁人体验过”眠起不同时,梦魂难相依“的相思之苦。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只有恋君心,海枯不能移。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是怎么样的无奈,又是怎样的情深意切。正如席慕容所述:”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只有经历过,才能写出这么入心的语句,语句简单却感情复杂,读在心中细细咀嚼,回味悠长而心觉感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