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别的职业都是越老越值钱,唯独程序员越老越容易失业?

 半佛肉夹馍 2023-10-20 发布于河南

古话说的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不光程序员越老越容易失业,国内一切技术行当不都这样吗?

身为技术人员,在自身职业前景上,必然要遭遇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他自己能控制的:你,究竟掌握了多高的技术?

是面向搜索引擎编程、只会CRUD呢;还是能够编写更高质量的代码、解决日常问题?

或者,是有充分的大中型项目设计、实施经验,甚至能够主持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开发?

或者是,你能否掌握“核心科技”,挑战业界大佬?比如和思科比比网络调度算法、和Linus比比OS开发、写个数据库挑战Oracle、搞个Hadoop挑战yahoo甚至google?

可想而知,当你只会面向搜索引擎编程、只会CRUD时,你当然就是个一次性消耗品。用到三四十岁差不多也该用坏了,找个借口扔掉就是。

比赛“跑不死就往死里跑”的话,你怎么可能比得上二十来岁的小年轻呢?

想要“越老越值钱”,你就不能在年轻人的优势领域停留,你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拓宽眼界、抬高上限——你猜Linus担心不担心失业?你猜yahoo里面编写/维护hadoop的、google里面优化big table page rank map-reduce的,他们担心不担心失业?

你究竟学会了多少,就决定了你的命运。

当你只能拼996007时,你那二十岁的身体还的确能支撑你扛大包;但到了三四十岁,哪怕没有落下一身职业病,你,还能像年轻人那样“昨天摔了一跤整条腿都紫了今天打个绷带照样活蹦乱跳”吗?

所以你失业了。那些挤走你、顶替你的,也会像你一样,在被人超负荷使用十年、落下一身病痛后滚蛋。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你不为将来打算,急功近利透支身体996/007,所以你越老越容易失业。

你不光越老越容易失业,你还会落下一身病痛。三四十的身体甚至比不上那些会保养的、六七十的老人。你不得不掏出大量金钱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

如果你压根就不是什么“良弓”,凭什么阻止别人把你像垃圾一样踢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技术人员必将遭遇的第二个问题并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那就是:你把自己修炼成了全世界顶尖的超高精度复合弓;但你的国家压根就没有射箭比赛。

是的,你懂操作系统内核;但中国有哪家公司在开发自己的OS?

是的,你懂数据库算法编译器优化;但中国有哪家公司能做数据库能写编译器?

如果整个社会都只能追逐那么几只半死不活的残疾兔子;你,身手矫健又有何用?

人山人海,哪里见得到兔子。

结果你还想吃多点,否则……都不够维持你的一身肌肉。

相信我。用不了多久,你也会饿成一条病恹恹的瘦狗。

那么,这就是国内醉心于技术者面对的窘境:我们压根就没有能插手基础性、支柱性软件项目的公司。唯一会的就是互联网,就是想尽办法薅用户羊毛的终端软件。

对大多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写这种软件,“面向搜索引擎编程”“调库专家”基本够用。更高的,他们根本不敢想。

正是这种现状,使得一些缺乏眼界者压根不敢想“需要熟练使用链表算法的工作”;相反,他们会告诉你,会调库足矣、照搬互联网上搜到的代码就够用了——甚至还有在我的回答下言之凿凿、说“专家”说了,能搜到现成的代码就千万不要自己写,自己写的质量太差……

但事实是,哪怕在中国,照样有不算太少的中高端职位;这些职位的基本要求就是“不准抄网上代码”。

这是因为写出这些代码的人水平良莠不齐、写的时候也未必是按工业化/商业化标准精益求精(经常就是为了让初学者明白,所以省略了很多很多东西)——对这类中高端职位所要求的、业界top5%、top0.5%、top0.05%的、较为正规的程序员来说,这种东西说好听点叫粗制滥造,说难听点就是垃圾。

当这些人崇拜的“专家”都在顶礼膜拜网上的劣质代码时,他们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眼界所限,他们完全不可能知道那些中等以上水平的程序员在做什么;在他们看来,一行代码出一堆错误是必须的——我说自己一口气写几千行不出错,他们就破口大骂:追着骂、单独开贴骂;直白的骂、阴阳怪气的骂……

这种情况,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在当时,别说垃圾到这种程度了,任何问题只要简单到用搜索引擎搜一搜就能解决,你敢问,就会被老手怼回去。很多论坛把“提问前应该做到什么”置顶;“STFG(Search The Fucking Goolge)”是被人普遍接受的、对小白问题的标准回复。

但现在,连网上苦口婆心的解释都读不懂、只能逐字逐句照搬现成的代码的小白敢“组团围剿”那些敢说自己能写程序的“吹牛者”。

可想而知,这种劣质码农的声音淹没一切时,这个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

别说开拓新的市场、新的疆域了,就连抄,他们都不敢抄热乎的。

这反过来强化了劣质码农们的认知——没错,中国啊,它本来就不需要高于“面向搜索引擎编程”的装B犯。反正你们学了也没用,大家一起996,欢乐的卷起来吧。

业界整体的低水平,使得你除非在校时就憋着一口气、玩命的往世界一流水平赶;否则一旦开始工作,庸人们很快就会把你拖进自己的节奏,然后干净利落的打败——这工作你能做我也能做,我见经理满脸堆笑,你呢?书呆子。什么叫你一周抵我们一年?谁看见了?

中国技术人员地位低,原因就在于此。

一方面,因为对未来的预期过低,因此从一开始就没学到东西,就是一劣质码农;另一方面,行业整体上限不高,绝大多数人还在一门心思的拉低下限。

如此一来,未来哪还有好?

但是,这并不是全部。

事实上,正常的市场竞争下,谁落后,谁死。

因此,报社的程序员可以写出django,车库里的穷小子能折腾出google。

技术是需要积累的。只要学进去了,你的积累就绝不会是无用功。

因此,虽然按比例算,也许99.99的程序员果然是年纪大了就得滚蛋;但这不正是他们为自己做的规划吗?起初就什么都没学到、入职了也只会996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美其名曰“你需要掌握的东西,入职一个月内就能学到”。

呵呵,真这么简单全世界的大学都在坑钱不成?一个月就能学完的东西,非要把你拘禁起来教上本科四年硕士两年博士N年都还不让毕业?

你把自己当一次性用品培养,就别怪别人用旧了把你一脚踢开。

相反,那些真正知道四年本科要教你什么、知道你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多大差距的人,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不间断的前进,前进,继续前进。

我大一就自学到了中断服务程序、可以直接写端口命令字绕开OS/BIOS直接控制硬件;也知道动画、音频、视频、3D图形等等的基本原理;当时同学间流行一个打字游戏,但我觉得那个东西写的不好,于是花了一周不到就写了个更好的。

因此,我可以毫不含糊的吐槽——绝大多数本科生,四年连个大一水平都没学到。

比我强的车载斗量。

那么,本科四年我都甩开某些人四年,之后工作了,盯着那些比我强的紧赶慢赶,都不过勉强维持个“看得到别人尾灯”的局面;那么,一毕业就比我慢了四年、还以为一个月就学会了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的他们,有可能看见我车尾的扬尘吗?

不光我不担心自己学的东西没人要;那些比我强的没边的,照样不担心自己学的东西没人要。

甚至可以说,越是不顾那些庸人的眼光、我行我素学的精深的,越是不怕失业。因为人家的就业市场是全世界。

RECOMMEND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