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小写意花鸟画的巅峰之98幅代表作品一次看个够

 小猴不可 2023-10-20 发布于福建

花鸟画大家,毕生以画道为乐,98幅作品一次看个够

语带烟霞从古少,学如耕稼到秋成。

——郭味蕖

图片

郭味蕖是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花鸟画大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毕生以画道为乐,虽在收获之时不幸遭受暴风雨的摧折,但却取得秋成。虽然过早辞世,但其品格和业迹已为专家和广大群众所称道。

图片

他是从传统中创新的杰出典范,是从生活到创作的杰出典范,也是绘画与书法结合的优秀典范。

图片


郭味蕖:(1908.2—1971.12),当代画家。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原名忻,后改慰劬、味蘧、味蕖;曾用别号汾阳王孙、浮翁,晚号散翁;堂号知鱼堂、二湘堂、疏园等。1951年受徐悲鸿之聘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后相继在民族美术研究所、徐悲鸿纪念馆从事理论研究。1960年任中央美院中国画讲师,196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图片


他的学术研究,包括中国美术史、金石考古、书画鉴赏、历代书画家研究、中国版画史、民间年画、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刻、花鸟画史、花鸟画创作技法理论,以及文、诗词、书法等诸多方面。

图片

郭味蕖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家乡画家丁东斋、刘秩东习画。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西画,毕业后曾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师。他晚年回顾这段西画学习经历时说:“那时教一种中西合璧的画,后来感到很无聊,对艺术提高不大,便考取了故宫博物馆研究班,得黄宾虹指导,开始了踏实专心地临古画学传统时期。”

图片

他在社会生活中养成一种静观、养心不事交际,外静内秀的品格。三十年代初他在上海学习西画,从山东来讲,是最早接受和传播西画知识的人。

图片

抗战时期,潍城沦于日寇铁蹄之下,他愤然留起了长须闭门不出,以示反抗。解放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大胆突破了花鸟画的陈规戒律,在表现方法上开拓出一条三结合的崭新途径。

图片

由于他的天赋,和坚实的西画基础及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使他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艺术潜能,在花鸟画创新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

1960年被中央美术学院调去担任花鸟画科的主任,他在中央美院培养了很多学生,而他的艺术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他不得已离开美术学院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患病得不到很好的医治的情况下,于1971年12月19日郭味蕖在家乡潍坊郁郁以终。

郭味蕖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