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丹麦绘画之父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的人物画作欣赏

 蘅滋雅集 2023-10-20 发布于安徽
《The Maiden from Afar" From the poem by Schiller》

《席勒诗歌中的“远方少女”》
1830年,布面油画,34.8cm × 40cm
丹麦赫希施普龙收藏馆藏

(点开音乐,在美妙的韵律中一起欣赏艺术佳作吧)

我们在介绍18世纪丹麦艺术家Christen Dalsgaard的文章里,曾经提到他是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克里斯托弗·威廉·埃克斯伯格,1783-1853)晚年的弟子。而后者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介绍的。他可是被称为“丹麦绘画之父”的杰出艺术家。

篇首这幅画的创意来自诗人席勒的诗歌《远方少女》,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之一。画中一位蓝色裙子的女子手拿着花篮,在人群之中向路人赠送玫瑰花。“送你一朵小红花”,她露出迷人的微笑。收到花的女孩子也是心花怒放。有一句话说的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果然,快乐越分享,芳香就会越多!“赠花人去路还香”!

《艺术家自画像》,1803年

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

(1783-1853)

克里斯托弗·威廉·埃克斯伯格

“丹麦绘画之父”

1783年,他出生于石勒苏益格公国(现位于丹麦日德兰南部的亚本拉市)的Blåkrog(布尔克洛克)。父亲是画家兼木匠Henrik Vilhelm Eckersberg(亨里克·维尔赫尔姆·埃克斯伯格)。

在他17岁的时候,他跟随约西亚·雅各布·耶森在弗伦斯堡接受绘画方面的训练,并于1800年5月成为学徒。他有很好的艺术天分,还是学徒的时候的作品就被公众所喜欢。在积累了一些金钱并得到他人的资助后,他于1803年5月来到哥本哈根,进入丹麦皇家艺术学院(Det Kongelige Danske Kunstakademi),与Nikolaj Abraham Abildgaard(尼古拉·亚伯拉罕·阿比德加德)等人一起学习。

在此期间,他进步很快。他画的历史画、肖像画和风景画广受赞誉。但是,他和阿比德加德之间发生
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使得直到1809年阿比德加德去世后,他才获得学院的金牌奖励。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Christine Rebecca Hyssing(克里斯汀·丽贝卡·海辛),但是他们关系并不好,他迎娶的目的是要给她所生的儿子Erling Carl Vilhelm Eckersberg(尔林·卡尔·维尔赫尔姆·埃克斯伯格)一个“合法”的身份。他的儿子后来也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i艺术家从事铜版雕刻。

不管这位艺术家是不是“渣男”,结了婚的男人遇到这种情况,基本的想法就是逃避。眼不见,心不烦。于是,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变得十分渴望旅行,当然,他是想通过游学来提高和拓展自己的艺术技能,但又能从这段不愉快的婚姻的中逃避出来,对这位“渣男”艺术家来说,实在是美事一件。

1810年7月,新婚没几天,他就和一位名叫Tønnes Christian Bruun de Neergaard(特内斯·克里斯蒂安·布鲁恩·德·内尔加德)的作家、热情的艺术爱好者,当然也是旅游资金的主要提供者,经过德国来到法国巴黎。

从1811年到1812年,他向法国著名新古典主义者雅克-路易·大卫学习,提升人体画技巧。正是在巴黎,他和艺术家的Jens Peter Møller(詹斯·彼得·莫勒),以及雕刻家Johan Frederik Clemens(约翰·弗雷德里克·克莱门斯)建立了友谊,成为终生挚友。

两年后,他来到意大利,在佛罗伦萨来到罗马继续他的艺术游学。他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画一些反映当地生活的作品。

《Street Scene in Windy and Rainy Weather(风雨天气下的街景)》,1846年

《A Storm(暴风)》,1845

他在意大利住了三年,和各种艺术家交流。在此期间,他为Bertel Thorvaldsen(伯特·索尔瓦尔森)创作的肖像画,成为了他最好的作品之一,而他们彼此也是亲密的朋友。在意大利生活期间,亚平宁半岛明亮的光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创作了一些极其出色的景观画。

《A Pergola, Italy(意大利凉棚)》

丹麦国家美术馆藏

游学期间,他也和第一任妻子离婚了,结束了没有感情的婚姻生活。1816年8月,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回到丹麦。再次进入学院学习。1817年2月,他与肖像画家、学院教授Jens Juel的女儿Elisabeth Cathrine Julie Juel(伊丽莎白·凯瑟琳·朱莉·朱尔)结婚。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1827年,伊丽莎白去世一年后,他又娶了她的妹妹Susanne Henriette Emilie Juel(苏珊娜·亨丽特·艾米丽·朱尔),又生了几个孩子。

1818年,他被任命为学院教授。1827年至1829年,他任学院院长。他对丹麦艺术教育绘画做出了很多贡献。他把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接受来自大自然的研究,从而振兴了丹麦艺术。他还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个人优势,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1841年,他写了一篇题为“绘画艺术中使用的线性透视(Linearperspektiven,anvendtpaa Malerkunsten)”的论文,并在学院教授这方面的课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这也是他被尊为“丹麦绘画之父”,丹麦绘画黄金时代的奠基人的原因之一吧。

晚年因为视力衰退,他不得不放弃绘画。1853年7月22日,他死于霍乱,被埋葬在哥本哈根的阿西斯滕斯公墓。

《尤利西斯逃离费列斐莫洞》,1812年

分享环球艺术作品

一起感受视觉盛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