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鸦片战争24:关于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金色年华554 2023-10-20 发布于江西

第二十四章 关于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如果说鸦片战争第一阶段是边打边谈,谈的成分比较多,打的成分比较少,那么鸦片战争第二阶段则是打的成分上升,谈的成分下降,侵略者决意把对手的意志彻底打垮,然后才能考虑谈判,而不能像第一阶段希图边打边谈,不战而屈人之兵。至于被侵略者,抵抗意志较上一阶段也所有增强,起码能正儿八经抵挡两下对手的坚船利炮,尽管最终还是败得一塌糊涂。

先说一下英军换帅。义律作为英国的侵华老手,和清王朝封疆大吏们斗了好几年,从他们身上讨到很多好处,为英国侵略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不过这次搞侵华行动,他显然没有按照最初的侵略目标行动,侵华一年来,除了索要六百万、占领香港、重新打开广州贸易外,其他侵略目标一个都没实现,而占领香港还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正式承认。事实上,早在天津谈判期间,巴麦尊就对义律有些不满:谈判没取得成果就贸然返回广州,失去了对皇帝的直接威胁。而广东谈判和作战期间,不满就进一步上升了:伦敦和利物浦的资本家首先向巴麦尊告状,指责义律在与广东当局的谈判成果与英国政府的侵华目标相去甚远,我们花了这么多钱、出了这么多部队搞这个事,竟然是这么个结果,真真岂有此理!接着巴麦尊列了个账目,向义律详细指出大部分侵略目标没有实现,这活儿干得不咋地呀,得换人了。

于是,1841年5月初,巴麦尊正式下达命令,撤换义律及其侵华班底,任命璞鼎查为新的侵华全权大臣,此前英军总部已经任命巴加和郭富为新的侵华海军和陆军司令。璞鼎查是一个多年在印度从事殖民侵略活动的老手,“很熟悉亚洲人的性情”。现在新的侵略任务来了,他马不停蹄地投身其中,首先拜访了大鸦片贩子查顿,查顿对他的积极侵略态度十分赞赏,两人相谈甚欢,充分交流了侵华的相关信息,璞鼎查由此心里有底了。同时巴麦尊的训令也来了,重申了侵华的步骤和目的,和最初给义律的那个版本大同小异,而特别强调了必须依靠武力实现各项侵略目标,不能像义律那样边打边谈,搞成半拉子工程。

6月初,璞鼎查从伦敦启程,先到了孟买,与印度总督进行了沟通交流,进一步丰富对侵华行动的认识。之后他与新任侵华海军司令巴加共同统率侵华海军部队直奔中国而来。8月10日,璞鼎查和巴加抵达澳门,而新任侵华陆军司令郭富早就走马上任,并指挥了广东作战,这样新的侵略班底悉数到位。

鸦片战争第二阶段从1841年8月持续到1842年8月,先后攻占厦门、定海、镇海、宁波、乍浦、吴淞口,并深入长江,攻占镇江,进逼南京,切断清王朝漕运命脉京杭大运河。完成这样一连串侵华行动,侵华军队的兵力规模肯定要增加了,原来那三瓜两枣肯定是不够用的。根据相关资料,到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时,侵华英军有各种船舰108艘,合计载炮共724门;其中战船25艘,合计载炮668门;蒸汽船14艘,合计载炮56门;运输船和其他船只69艘。海陆军总兵力增加到2万人,其中海军8000人,陆军1.2万人。不过,这样一个兵力规模是逐步增加的,特别是侵略者决定入侵长江后,大幅增加了陆军兵力。

鸦片战争地图

侵略者开启新行动时,道光帝于7月28日也正式向沿海督抚下令裁撤海防兵力。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来行事,自己的本性不想战斗,总是臆想着敌人不会再来了,事情到此为止了,于是一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解除自己的武装,回到自己的安乐窝。当然,也不能把道光帝命令的危害估计过高。首先,虽然大部分省份毫无质疑地贯彻执行了这个命令,但江浙这两个关键省份的领导人裕谦和刘韵珂却表示反对,他们都得到了英军扬言报复的情报,并指出此时正是南风盛行之时,沿海地区要继续保持严阵以待的态势。因此,他们在执行命令时肯定会打折扣。其次,即使进行了撤防,沿海各关键要点上依然保持数千兵力的规模。再次,除了厦门作为第一个被打击目标,刚撤防不久就突遭打击,因而有些措手不及外,其他地区听说厦门出事,立刻停止撤防,并把兵力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最后我们要说的是,敌人即将入侵的福建、浙江、江苏三省此时依然处于抵抗派人物的领导下,不管是颜伯焘,还是裕谦和刘韵珂,都是筑炮台,添炮位,增兵力,努力增强本省海防,他们自认为本省海防已经达到完善地步——而事后证明,他们的海防设施确实比广东强不少。不过,他们还未与坚船利炮交过手,多少有一些虚骄自大的心理,广东作战的经验教训他们也许吸取了一些,但肯定没有充分吸取。因此,一切都是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而最终是好转化为坏还是坏转化为好,就看我们的斗争心性如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