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鸦片战争29:战争第二阶段:乍浦之战

 金色年华554 2023-10-20 发布于江西

第二十九章 战争第二阶段:乍浦之战

一、战前情况

敌人入侵长江前,还要再咬浙江一口。乍浦是浙江另一重要港口,靠近江浙交界地带,与苏杭各地紧密相连,“实为西浙之咽喉,东吴之门户”。英军进攻乍浦,目的大约如下:从防御上讲,进一步要消除清军对舟山的威胁;从进攻上讲,削弱下一个进攻目标江苏的军事依托;造成从陆上进犯苏杭的假象,迷惑清政府。而这一切都是为入侵长江创造条件。

敌人撤退宁波的消息,首先由刘韵珂奏报上去,他也分析了敌人撤退的原因:“是否该逆因宁郡已被搜括空虚,无所系恋,抑或畏兵勇暗袭潜杀,不敢久留”。而对敌人接下来的意图,他认为“该逆究未受大创,遽尔退出宁郡,难保不分窜他处,冀图一逞”,而他作为浙抚最担心的依然是省城和乍浦,他只能紧守省城根本重地,而乍浦就只能委以他人了。另外,他也咨会了两江总督牛鉴,让他加强防范。

照例奕经按照攻剿的人设奏报了敌人撤退情形:“为大兵进攻宁郡,逆夷畏逼窜退,现在派员收复,并乘机暗袭镇邑情形,恭折驰奏,仰祈圣鉴事。”敌人的撤退是自己“进攻”的结果——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敌人的撤退是浙东人民实施各种抵抗行动的结果。而他还煞有介事宣称要乘胜追击,收复镇海——他依然可以坐享敌人主动撤出镇海的“战果”,而他的“追击”最终止步于敌人继续据守的招宝山和定海。他也照例煞有介事地咨会了沿海各省,一体防御,“如遇夷船驶窜,即行并力攻剿,以便迅殄丑类。”至于他责任范围内的浙江沿海特别是乍浦该怎么办,他没说,连装模作样一番都没有,看来他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乍浦的危险。

耆英、伊里布这时也到了浙江,实际上他们未到,就已先声夺人,在浙江地主阶级中引起强烈反响,奕经站在攻剿人设的立场上奏报此二人到来的影响:“惟是浙省民情最为浮动,而大小官吏之未入军营者意在苟安,群以逆夷为难敌,鄞、镇、慈溪接仗后,遂谓夷氛愈炽,畏惧滋深。二月二十等日,民间忽传伊中堂来浙办理夷务,从此罢兵之语。将士百姓议论纷纷,奴才等不胜骇异!二十三日,始据抚臣移咨抄送奏奉谕旨到营,因有密寄,虽随带人员亦未告知,仍行静镇弹压,兵心始觉稍靖。”不过,此二人不能有实质性作为,道光帝还没给他们明确授权,只想看看他们的三寸不乱之舌是否有效果。

二、作战过程

浙江当局一直都比较重视乍浦防务,英军多次袭扰,乍浦守军不断增加。乍浦有驻防八旗守卫,设副都统一员,驻防满汉官兵及本地募勇原有4000余人,奕经又给派去2500人(其中陕甘兵1000人,山东募勇1500余人),合计6500人。5月17日,英战船7艘、蒸汽船4艘及运输船数十艘驶抵乍浦海岸。这时,乍浦守军在副都统长喜、汉中镇总兵德坤、杭嘉湖道宋国经指挥下,已加强戒备,分布在城外各炮台和山头阵地上,严阵以待。

敌人经过侦察,确定了从东面向乍浦城包围迂回而来的行动方针。18日,英陆军2000多人从乍浦以东黄山岭、唐家湾两处登岸,兵分三路向乍浦城进攻:左路860多人直扑乍浦城;右路960多人攻打城外各炮台,牵制清军,保证左路顺利推进;另有370多人为中路,负责居中策应。登陆行动很顺利,几声炮响,岸防清军悉数逃跑。接下来,驻守乍浦城以及周围嘉兴、湖州的大批清军未战先溃,真正抵抗的只是少数英勇者,他们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践行了自己保家卫国的使命。

乍浦之战

右路英军首先在常山遭到陕甘兵的抵抗,守军以抬炮击退敌人三次冲锋,但阵地最终还是被英军突破。接着,该路英军在观山再遭抵抗,驻守这里的是旗营佐领隆福率210多名旗兵,他们坚守在山脚下的天尊庙,面对兵力和武器都占绝对优势的敌军,他们“以最毅然决然的勇气自卫了相当之久”。他们凭借庙宇门窗的简陋防御设施,充分发挥土枪土炮的威力,以最猛烈射击对抗敌人。英军前进受阻,只好发起一轮又一轮冲锋突破这个真正的铜墙铁壁:先是中尉慕瑞和布朗率部突击,而在守军的密集火力打击下,英军死伤惨重,狼狈退回;接着上校团长汤林逊亲自出马,再次冲锋,依然遭到守军顽强抵抗,汤林逊本人也命归西天;英军又搬来大炮猛轰,并向庙内抛掷火箭,接着又是两轮冲锋,结果守军岿然不动;最后,歹毒的侵略者纵火焚烧天尊庙,在熊熊烈火中,守军威武不屈,在隆福率领下从烈火中冲出,与英军展开肉搏战。隆福“掣佩刀,奋刺夷兵数名,乃自刎”,其下属在格斗中伤亡殆尽,幸存者也都引刀自刎,以死殉国。

乍浦保卫战中惊心动魄的一幕结束了,接下来没有悬念,各路英军向乍浦城包围而来。副都统长喜依托乍浦城进行了最后的抵抗,但防守城周围的杭嘉湖道宋国经及所率1200多兵勇,首先弃城而逃,使英军轻易地从东门梯城而入,最终攻陷了乍浦城。英军在进犯乍浦过程中,“损失超乎寻常地大”,于是城破后,侵略者兽性大发,疯狂烧杀奸淫以泄愤。时人记述:“英夷破乍浦,杀掠之惨,积齿塞路,或弃尸河中,水为之不流,其最可惨者,尤莫如妇女……凡所掳妇女,少艾者必以供白鬼,黑鬼则自取老丑者多,有数人迭淫一人而死者。”即使英军自己也承认:“我军撤出以前,城的大部分被毁坏。大雨倾注,但大雨并没有扑灭火焰之效。”乍浦城内旗兵家属和平民,在侵略者面前“无一降贼者”,或与敌人以死相拼,或毅然自杀殉国。“生员刘楸松,城陷出走,遇夷兵。逼书伪示,不从,遂被戕”;“陆贵,佣工,遇夷兵,逼令抬炮,不从,被枪死”;“徐元业,木工,英兵逼令导搜妇女,不从,以刃自刺,不殊,复投水死”……这些宁死不屈的记录充满史书。在英军进犯乍浦过程中,“合镇官弁兵民妇女之殉难者,共七百余人”,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又犯下一滔天罪行。

敌人进犯乍浦,照例江浙一片震动,各色人等纷纷登场表演。奕经在奏折上又忙活起来了,又是要调兵遣将,支援乍浦,又是要攻袭镇海,牵制敌人,最后一切都来不及了,只好自请交部治罪。江苏方面也没闲着,又是向请兵增援,又是在江浙边界布防,以防敌人北犯。耆英、伊里布则首次登台亮相,立刻展现投降妥协本色,他们和刘韵珂联合起来,向道光帝发出压力,大声疾呼嘉兴危矣,省城危矣,整个苏杭地区危矣,人心惶惶,逃难再起,敌势愈骄,我兵愈馁,战则士气不振,守则兵数不敷,舍羁縻之外而别无他策,赶快拿出投降妥协的新举动安抚夷人吧。

同时,耆英、伊里布亲自赶往嘉兴、乍浦,亲自实施羁縻行动,与侵略者又开始了你来我往的照会,恢复了联系,建立了沟通。伊里布以“前任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的身份向侵略者投送照会,表明了自己的回归,表明了清王朝又将回到投降妥协的道路上。他对侵略者是推心置腹,大打感情友谊牌:“本前任阁督部堂,平生待中外人,无不以真实行之,从无一毫欺心欺言,应为贵帅所素悉,亦为贵帅所素信也”。他告知侵略者,耆英、刘韵珂等浙江高官都与他“同心同志”,都在积极推动羁縻行动,请“贵帅早定商局,毋延兵祸”,再续通商之情,共享和平之美。

侵略者一听说伊里布回来了,自是高兴,照例也来了一番“感情友谊”交流:我们贵大臣深怀友谊,“一概敬仰”,“贵大臣如肯乍来,与随带各官,无不恭待”。但是侵略者马上换上了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清王朝要想再续通商之情,享受和平之美,必须派全权大臣来谈判,必须满足各项投降条款,否则一切免谈。而投降妥协诸君并不气馁,继续保持急切沟通的态势,继续干着与虎谋皮的买卖。

道光帝还不想马上走上投降妥协道路,还在挣扎,他严厉批评了耆英、伊里布“是一见逆船即惊惶失措,先事羁縻,办理殊未得宜”;他决定将奕经、文蔚、特依顺、刘韵珂交部严加议处;他命令奕经立刻从浙东撤军,加强乍浦方向;他要求耆英稳住嘉兴方向局势,等待奕经的到来;他决定撤销耆英钦差大臣职务,让他回广州将军本任,决定伊里布回到军营,不要四处乱跑,他启用了投降妥协人物,现在又后悔了;他慨叹道:“逆夷奸计发则中,将军等之谋勇迄无一应……朕之忧愤若衷将谁言之?惟有仰叩天恩,敬祈祖祜加护大清,殄逆安民,以宥朕辜。在事文武宜如何体谅朕心,同心协力,奋勉交加,速建奇功,以副简命也?”他想振作又振作不起来,想作为又无力作为,他就这样犹豫于投降和拒绝投降之间。

好了,敌人还没逼着他马上投降妥协,在占领八天后,又撤出了乍浦,至于接下来向哪个目标进发,清王朝的无能诸君自是猜不出来。一片阴云暂时散去,投降妥协派不得不偃旗息鼓,耆英乖乖到广东赴任,伊里布自是不敢蹦跶,奕经也宣布与投降妥协派划清界限,将拒绝签署与羁縻有关的奏折,专事攻剿之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