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滨州医学院或更名山东医药大学

 笪笪爱教育 2023-10-20 发布于山东

7月31日,山东省教育厅发文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潍坊医学院升格更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滨州学院同层次更名山东航空学院,2个事项予以公示。

此前,我们曾写过一篇文章《烟台再不努力,“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恐旁落他人》,提到2019年烟台市政府曾经为滨州医学院升格并更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而进行过的努力。

可惜,随着省教育厅的这一公示,滨州医学院与潍坊医学院关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竞争尘埃落定,滨州医学院的希望彻底破灭,只能另觅他名了。

滨州医学院,可以说是《2023年山东最尴尬的高校》,主校区在烟台,校名叫滨州。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

在校生17793人,其中本科生15538人、硕士研究生1919人。设有16个院(系)。

1985年,学校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医学二系)。2012年招收视障学生,2018年招收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

30多年来,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

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等35个本科专业。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博士7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

学校占地1718.17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7.4亿元;图书馆藏书145.3万册。有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5所:滨州附属医院、烟台附属医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烟台市中法友谊医院)、烟台市口腔医院、滨州市中医医院。

学校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尽管烟台市申报滨州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泡汤了。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对于滨州医学院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滨州医学院的目标并非“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在10年前,滨州医学院就提出了建设山东医药大学的目标,意思就是更名为山东医药大学。在最近10年,学校也多次提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药大学”。

目前,除了潍坊医学院已基本确定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之外,山东省还有两所公办本科医学院校,分别是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药大学,济宁医学院建设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应用型现代医药科技大学。

根据滨州医学院规划,力争“十四五”时期完成更名大学工作,那么滨州医学院是否会更名为山东医药大学呢?

一是双城(校区)办学。滨州医学院目前是双校区、双城市办学,为滨州和烟台。

学校在官网宣传的时候已经将烟台放在了滨州的前面或者只标识了烟台办学地址。

根据目前学校布局,滨州和烟台对学校发展都至关重要,多个二级学院或者机构放在不同校区。

作为一家双校区协调发展的公办本科院校,不可能单纯的以“滨州”或“烟台”命名,因此不可能是滨州医科大学或者烟台医科大学

根据《滨州医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学校坚持烟台、滨州两校区办学基本格局。“十四五”期间,积极完善滨州校区办学条件,在校生规模保持在4000至5000人。

二是竞争格局形成。前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作为省属普通本科医学院校,都想用“山东”命名,即使叫“第二”也无妨,总之要争取用“山东”命名更好。

无形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山东省内,同类型、同层次的高校竞争激烈。

当然,各个高校也想利用自身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如滨州医学院以医药为优势,济宁医学院以医药科技为优势。

所以,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滨州医学院基本上会以“山东”命名大学校名。

学校将重点发展医学及相关专业,培植药学类优势专业,稳定医学技术类专业。

且早前提出山东医药大学和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药(医科)大学”,很可能仍然会更名为山东医药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