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题诗】那一片沙海|2023年·第18期

 阿拉善文学 2023-10-21 发布于内蒙古

多么辽阔、孤寂而深沉。沙漠的海洋,千年流觞,万里漂泊。多少人梦回萦绕的浩瀚,多少次缠绵悱恻的向往。只因一阙歌,一首诗,天地都懂了我们。只为一转身,一回眸,世界在我们面前敞开了心扉。

——遥远

01-那一片沙海


回头是岸,也只是一念

那些留居在沙漠里的日子

朝阳、夕阳和星光相伴的日子

炊烟袅袅、孤枕难眠的日子

都在半世里随风沉浮

都在一望无际的沙海里徜徉

抽身而出时,全身而退

回顾,目光所及之处

沙海依然茫茫,夕阳无边

茫然无措的目光随最后一片云

一去不返

万治友,笔名:之友、遥远,阿拉善左旗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阿拉善盟诗歌协会会员,阿拉善盟作家协会副主席。多篇散文、诗歌在报刊杂志和公众号发表。曾出版散文集《梦中的歌谣》,现供职于阿右旗联社。

02-那一片沙海


所以,我知道了凸起的

驼峰和凹下去的月影

是你千万年时光的珍藏

是你揪着西北风的苍凉

用漫天飞舞的沙如雪

打造了一件件刀光剑影的喋血战场

所以,我懂得了十万唐诗宋词

铠甲上寒冰如铁的瀚海气象

在那衰草连天的呜咽里

边塞号角铮鸣,贺兰石颤抖地滚动着无边嚎叫

所以,我抚摸了你疼痛的伤疤

在沟壑纵横的沙地间,你的胡杨林突然昂立横笛,啸叫西北

你的经诵念念不绝,驼铃摇动

了世间千年不变的苍凉与守望

所以,我知道远走他乡的西夏王朝,不会返回来了

那一片沙海

在额济纳头顶以纯净的黑水

流淌,那些大漠孤烟直的人影和时光,都在贺兰石的滚动中淹没尘埃

所以,我知道那一片沙海

卷着西北风的豪迈,走出了

一截又一截的沧桑,走入了

羌笛琵琶和“花儿”的绝唱……

吕波,笔名漠耕,内蒙古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03-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在阳光之下绵延

那一片沙海

在牧人的家园舒展

那一片沙海

我眼前斑斓

那一片沙海

从来就是阿拉善

那一片沙海

自古英雄豪杰

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

一脉相承三兄弟

原始基因都因沙而纯粹

那一片沙海

放大了看是不是风云

那一片沙海

缩小了看是不是炊烟

那一片沙海

原本就是一粒沙

庞大起来能力挽狂澜

那一片沙海

还将继续着它的威严

任何生命的形式

都会被它收拢于衣袍中

我崇拜

那一片沙海

总是静泊于我微弱的胸怀

那一片沙海

教会我聆听

先祖们传唱的故事依然经典

斯日古楞(李聪颖),蒙古族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经获全国骏马奖和内蒙古索龙嘎奖。现居呼和浩特。曾在阿拉善工作。

04-那一片沙海


每一粒沙

都是一支流矢

击中边关,击中楼兰古城

背负斜阳的人

背影坚定,也是孤独的

风像一个魔法师

在沙海里雕刻出河流和山丘

胡杨林带来一部金色的秋天

刚好就没收了风刀

如果有些注定要被辜负

我情愿是海市蜃楼

而不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旧时破碎的岁月

一直在时光机器里缝补

一阵驼铃声打破大漠的静寂

傲娇的驼峰

天生就是一块反骨

陈晓倩,辽宁葫芦岛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连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发于《中国城市报》《河南文学》《当代工人》《黄河文学》等一些报刊和网络平台。

05-那一片沙海


掬一捧红丝

于鳞次栉比的峰峦中

放手

摇曳的一抹红

惊艳了苍凉的赤黄

一行沙竹

一只孤鹰……

红丝随风飘摇

炙热的沙粒烫伤了游移的心

童年悠长的记忆里

驼铃叮咚叮咚

在条条沟壑纵横里唱响

曲曲弯弯的脚印

长长的驼队

是冲破梦想的迷雾

也是一抹红

母亲的红头巾

走过那片沙海

寻梦,寻梦

城市的喧嚣浮华

灯红酒绿中

难舍那片沙海

辽远,宁静

红丝翻飞

湛蓝深远的苍穹

包容着浩瀚的大漠

沙丘上骆驼远望

沙蜥蜴嘻戏

那片一沙海

依然是我魂牵的故乡

刘敏,阿左旗第六小学高级教师。爱好:涂涂画画,运动唱歌,游山玩水。人生信条: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踏踏实实做好自己!

06-那一片沙海


总有一种梦境萦绕不去

迷雾的沙尘,风荡的驼铃

儿时不曾跋涉的记忆中

住着一个囿于方寸

无法想象“金色”的孩子

总有一种情怀山高水长

芬芳的花棒,披绿的梭梭

绯红的河流,燃醉大漠的脸庞

那条穿沙而过的彩虹

沿着坦途一路高歌

我知道,即使一个人的旅程

孤独的浪花早已灰飞烟灭

那一片金色的沙海

正在孕育生命的种子

彭桂芸,医务工作者。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阿拉善盟作家协会、评论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神舟文学院签约作家。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杂志、报刊及网络平台。

07-那一片沙海


沙海中湖泊的眼

迷醉秋日的红草地

古居延泽丝路驿站

巡游驼队叮当的旅客

绵延起伏的沙丘苁蓉花儿绽放

海子与湿地刹那千年演绎

模糊了天鹅与羔羊翻卷的云朵

又无关边城风烟起伏的烽燧

弱水流沙百里烟霞

胡杨林神秘金秋画册

与交错的柽柳花儿轮番争妍

怪树林连理生死与共的传说

探险戈壁尽头的苍茫

流云苦觅飞鸟的行迹

梦醒芨芨草万花辉映斜阳

湿地芦苇荡合拍摇曳生姿

沿河草牧场驼羊成群

繁花儿对应星星闪烁

农区哈密瓜万亩香飘风月

沙枣的红果流溢玛瑙滩河

千年古城缭绕繁华盛世云烟

乡村振兴营造塞上最美文旅

那片沙海风雨磨砺奇石斑斓

千秋不朽胡杨卫士的英雄风骨

姜霞,本名姜玉霞。爱好诗词创作,喜欢歌舞音乐,热爱大美自然,独处而阳光的行吟人。作品散见于额济纳融媒,阿拉善日报,阿拉善文学,内蒙古诗歌选刊,中国作家在线等。额济纳旗作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

08-那一片沙海


雨后的腾格里

别有一番静谧

那恬静的样子

像是一个少女

这样的表述或许并不准确

那柔和的感觉更像是一位母亲

是啊,我们都是大漠的孩子

在这里出生 在这里成长

大漠母亲是贫瘠的

可是她却倾尽所有

把全部都给了自己的孩子

她用一滴滴眼泪

化作沙漠中的一片片海子

绿草如茵 牛羊成群

她用一缕缕秀发

化作沙漠中的一棵棵梭梭

茁壮挺拔 傲风而立

她用一个个笑脸

化作沙漠中的一朵朵野花

娇俏艳丽 生机盎然

她用顽强不屈的精神

激励着孩子们步履不止

驼铃声声中她谱写了丝绸之路上的辉煌

车鸣声声中她见证了越野英雄们的豪迈

那一片沙海

是心中的圣地

那一片沙海

是梦中的故乡

蔡薇,文学爱好者,以文抒情,以文会友,在岁月悠悠中品一缕文香墨暖。

09-那一片沙海


过去那是一片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

飘荡着寂寥的驼铃声

连绵起伏的沙山荒凉而令人心悸

在这看似生命的禁区

荡漾着一泓泓湖水

摇曳着一丛丛茂密的芦苇

沙漠腹地游弋着牛羊骆驼

湖道里散落着一户户牧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袅袅的炊烟闲适地弥漫在天空

悠悠岁月如宁静的海子般恬淡

人们的笑脸如黄色的沙漠般纯净

漾溢着满足和安宁

后来公路穿沙而入

网络信号覆盖了荒芜之地

隆隆的车辆打破了万古洪荒的寂静

五光十色的现代文明冲击着平静的心房

城市的人在这里寻找着心灵的片刻安宁

或驾车狂奔来倾泄郁积的压力

沙漠中的人们努力向外探寻着多彩的世界

牧民享受着现代文明的便利

追逐着更多的目标

脚步变得匆匆

神情不再悠然

内心开始躁动

许多破旧的房屋焕然一新

许多气派的家俱陈设也挤进了家里

曾经的城市梦也许实现了

但人们的心再也回不到了过去

曾经的甜美还在吗?

幸福的梦是近了还是远了?

我抬头看

天还瓦蓝的天

沙还是那片浩瀚的沙

牛在变得更低矮稀疏的草中艰难觅食

我的心田是否也在干旱中变得荒芜了?

庆幸的是我的心湖总有碧波在荡漾

曾林松,阿盟作协会员。努力寻找世间的善美,感受生活中的真情,渴盼分享一二与他人同乐!

10-那一片沙海


走了很远的路

我以为

金色沙浪就是传说中的浩渺

再往里走

雄浑之巅温润了车程

置身之中

被层层叠叠包围

黄色  金黄色  橘色  橘红色 橘黄色

深处是安静的

我以为会躁动

贴近,却是

那么静  那么金  那么惊

再往里走

不敢大声说话,怕惊扰她

有诗意 有线条 有曲折 有起伏

干净,甚至只有沙子

一粒挨着一粒,白天黑夜交错

这里,只有纯粹

天空,还有这里的每一粒

脚印,留下浅踏的印记

来来回回的越野车,融合  柔和

带来了远方和诗

其实

你才是远方

张瑞芳,阿拉善文化文学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瀚海园读书朗诵写作会会员、阅享读书会会员、阿拉善盟作协会员、阿拉善盟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报纸、杂志和网络。

11-那一片沙海


那山

一粒粒金黄堆积向蓝天

绵软似妈妈的亲吻

孩童愿匍匐在你的怀抱

是你

阿拉善的沙山

那雨

一滴滴落于无垠的金黄里

来不及湿润烧灼的皮肤

蒸发掉点滴,讲述手足之情

是你

阿拉善的雨露

那风

一缕缕金黄寻觅在戈壁

见证了生命的坚韧

牧人放歌,疆土还是热的

是你

阿拉善的厉风

那水

一汪汪沉浸于绵延的金黄里

远古到远古,时代记载神奇

是你

阿拉善的海子

那一片沙海

一粒粒金黄,一汪汪海子

一沙一世界,一海一乾坤

是你

阿拉善的昨天,今天,明天

桂玉英,水中的云来,山中的云来,水伴彩云飞。大漠人,从教阿拉善右旗。

12-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在胡杨的金色光焰下

熠熠闪烁

沙海驶来时代的巨轮

惊醒了海底沉睡的无数生灵

海面激起滔天巨浪

巨轮巍峙

蚂蚁、蝼蛄、蜥蜴、草蛇

还有司爬牛

灰头土脸,拼命逃窜

只有向阳而生的花花草草

向日葵、苹果树,架上的豆角、不知名的灌木,还有沙枣树

弯下果实缀满枝头的腰身

汗水淋漓

收获的人们

涌入沙海

将过剩的精力、冗余和秋雨的阴霾一并打包

丢弃在梦想公园中

供后来人凭吊追想

蜘蹰在沙脊线

徘徊在沙滩

海风再起螺号吹响

巨轮驶向

三千年前的居延泽

王雅彬,一名幼教工作者,爱好文艺。

13-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掩埋着一个远古的故事

裸露残存的土城墙

冒着远古鏖战的硝烟

血与火的印迹

讲述着居延那场激烈战斗

历史走过的声音

道出昔日的繁华与繁荣

额济纳汉简

汉帝使者视察居延边关的足迹

在那一片沙海里

黑城堡挣扎、呻吟、哭泣

几千年来

只想告诉人们一个真相

钟志诚,1984年在阿拉善军分区政治部服役,现就职于建设银行呼和浩特分行。

14-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孤寂且喧闹

一只受伤的灰雁

朝着熟悉的方向努力蹒跚前行

那里有着它成群的伙伴

温暖的窝家

它抬起无力的脖颈

眷恋地望向心念中的芦苇

一场风沙成为了它最终的归宿

那一片沙海

热烈且阴暗

他迷失了方向

匍匐在一个又一个沙丘上

沙漠里的阳光让人依恋亦痛恨

想念着心爱的人们

他已心力交瘁

落日余晖如梦境般虚幻

终将成为他最后的一个夜晚

那一片沙海

孤寂且喧闹

热烈且阴暗

朝阳和黄昏的更迭中

久远褪色的时光

模糊湮灭的往事

如同它褶皱里的沙粒

用百万年的无情

冷眼凝视着世间万物的生息

苏布德,女,蒙古族,阿拉善盟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热爱生活、喜欢旅行、摄影、酷爱文学、醉心国画、喜欢对弈。活着,就得做点事,与其把青春挥霍殆尽而去黯然垂泪,不如把握好现在的时光,让自己拥有一个不后悔的人生!

15-那一片沙海


我走过那一片沙海

风儿在后面追

戈壁鸟拉住我的衣袂

有泪滚落

黄沙旋转飞舞

乌云敲打着鼓点

骆驼飞奔而来拥我入怀

轻哼着歌谣

沧桑的额吉乘着风儿来到我身边拥抱着我们

循循善诱的语言温暖着我凄凉的心

他们的拥抱话语使我的心有了光

我抓住这光走出狂风乌云

看见了高飞的雄鹰

田春红,事业单位水利工作者,爱好文学,音乐。

16-那一片沙海


在塔木素布拉格北部的茫茫沙海里

有我童年孤寂的脚印和阵阵的笑声

那年我和姥姥在风雪里放着一群骆驼

我骑的红骟驼吃草不听使唤总是惹我生气

偶尔在冬日暖阳的午后我跟随大黄猫出门很开心

我和黄猫匍匐在小鸟停歇的白刺后面总是小心翼翼

有一次十里开外的邻居小姑娘阿拉腾其木格来做客

我们用皮袄前襟捧着满满的驼粪蛋蛋反复爬上沙峰

往下滚驼粪蛋蛋看看谁的滚的最远就这样玩了一天

那年夏天风调雨顺芦苇荡和沙竹米子随风掀起阵阵波浪

拴住的驼羔和远处奔来的母驼鸣声此起披伏略带伤感

躺在外面听着姥姥讲故事望着满天星星入睡真奇妙

现在年过半百的我听着马路上的车声看着微信入眠

四十多年了我从未去过那一片沙海可是脑海里常出现

钢苏雅拉,蒙古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阿拉善盟检察分院。酷爱诗歌、音乐、书法等艺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写蒙文诗歌,自九十年代初以来在《阿拉善日报》《阿拉善文学》《花的原野》等报刊杂志上断断续续发表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近年来,开始创作汉文诗歌,作品散见于《阿拉善日报》《阿拉善文学》等报刊或《阿拉善文学》等公众平台,坚持书法练习与创作,蒙古文书法作品散见于各类展览。

17-那一片沙海


金秋十月 万里晴空

驱车一路向北向东

驶往曾未踏入属雅丹地貌的那一片沙海

领略农耕与游牧边界民族历史风情

隔窗望去 满目繁华绿树铺山盖地

秋意浓浓 绿水青山唱响大地

新能源产业蓄势待发

网电通信架起运输干道通八达的彩桥

走进水洞沟

眼前仿若浮现充满魅力和神秘色彩的玛雅古文化遗址

水洞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馆内珍藏的旧石器

记录着那个久远年代岁月印记

闻名远扬的张三小店

承载了考古学家探寻文化遗址的历史足迹

登上明长城 放眼眺望

北边蒙古野性草原尽显大漠本色

南边湖泊湿地呈现塞上江南画景

一脚跨两省的感觉竟在足下

水岸长城灵动秀美

鹰鹤翱翔 野鸭游弋

野草青青 天人合一

可谓“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置身藏兵洞

探寻庞大的地下军师宫殿

巷道左盘右旋犹如迷宫

淋漓尽致体现古人聪明才智

紫塞红柳忆往事

驼铃声声伴古道

来水洞沟体验一场惊心动魄的北疆天歌

在那一片沙海感受游牧民族史诗般的西夏传奇故事

吴晓梅,文学爱好者,喜欢朗诵、唱歌。热爱大美自然,愿用声音传递正能量,用心感悟生活之美!

18-那一片沙海


巴丹吉林的尾巴腾起鱼鳞般的浪沙,

我爬上八道桥最高的那朵浪,一屁股坐下,

渺小的变成一粒自由的沙。

成为陡峭的沙梁,

住进沉默的浩瀚,

风淹没了蹄印,

时空找寻一个答案

我们要去往何方?

几十叠沙峰无言激荡。

天的尽头夕阳燃烧,

沙的岸边胡杨深黄,

八道桥,这片沙海可是巴丹吉林沸腾一生的回响。

徐菁苹,文学爱好者。

19-那一片沙海


走过

山山水水

永生难忘的是

家乡的

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寂静 无垠

沙脊 棱角分明

似神工巧匠精心雕琢

雄宏壮观

纹路 柔刚分明

任岁月的风 打磨

千姿百态

那一片沙海

轻纱曼妙 舞姿绵长

踏足 深深地

把你拥抱

感知 感受你滚烫的体温

久别的话语

唤起

儿时的顽皮

那一片沙海

古道悠悠 驼铃声声

还有 父亲的

滑板

母亲的呼唤

李玉秀,文学爱好者,偶有文字抒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0-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广袤无垠

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

是探险家的乐园

沙海冲浪的刺激

越野人血脉喷张激情飞扬

沙漠明珠——月亮湖

上天滴落的一滴眼泪

成就人间仙境

像一轮弯弯的月亮

镶嵌在浩渺无边的腾格里沙漠中

湖岸草坪茵茵如绿毯

湖水碧波荡漾水鸟嬉戏

湖中芦苇摇曳,秋水蒹葭苍苍

腾格里达来

那一片沙海连绵起伏

悠悠驼铃倾诉着古老的传奇

大漠孤烟直

天高秋月明

韩怀麒,网名寒夜烟花,讷言清谈简约生活,闲居雅室读书饮酒杯盏漱心,倦眠卧榻神爽梦甜怡然自安。独行于自己的世界,岂不快哉!

21-那一片沙海


沙海 一片金黄,色彩纯净到圣洁。

沙海 一望无边,辽阔到天地相连。

沙海 一贫如洗,袒露到廖无生机。

狂风吹起远古的细沙、千年的渴望。

太阳炙烤着起伏的沙丘、骄傲的胡杨。

月光朦胧着我的忧愁,埋葬我的父亲。

我用尽半生的努力,走出这片沙海。

遇见山、遇见水、遇见成功与多彩。

为何梦里却总是你?

我知道,我从来都没有走出

那一片沙海!

王小恒,内蒙古阿拉善人,现居住银川,爱好写作。喜欢的一句话: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走远了莫忘初心。

22-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风每天改变它的形象,

有时候象海浪,

粗沙被推上浪尖。

有时候有楞有角,

象刀削过。

黄沙漫舞,

象脱疆的野马,

把过往都抹平。

踏着浪漫,

绘出风华绝代。

黄沙清歌漫舞,

让白刺隆起了沙包,

锁阳有了寄生之所,

黄沙安了家,

不再流浪。

张秀兰,网名兰草,阿左旗牧民,喜欢舞蹈,喜欢音乐,喜欢服装裁剪缝纫。爱好奇石收藏,奇石配诗,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乐趣。

23-那一片沙海


从孤独中走来

起起伏伏,是风最得意的杰作

草也是孤独的

在清晨凝望

总似有哭过的痕迹

兴许是装了太多的心事

它的情绪总难稳定

脚步东飘西移

满世界寻找可诉衷肠的知己

借风唱出的呜咽歌

调儿总让人酸楚

三毛说,她每一次相思

天上便会飘落一粒沙

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不知道那片沙海

是谁相思的堆积

总喜欢在风中诉说让人流泪的故事

杨竹,本名,杨玉香,农民。爱好文学,享受沉浸在文字里让灵魂独处的时光。尝试着把时光给与的灵感与大家分享。

24-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的相拥的地方

这里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

这里教育发达 文化底蕴深厚 是全省文化之乡

一大批优秀学子从这里启航

赢得了“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

那一片沙海

孕育了勤劳勇敢的民勤人民

开凿了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

石羊河流过中脊滋润着她的每一寸肌肤

从黑山头到青土湖 产业结构特色明显

到处麦浪翻滚 瓜果飘香

蜜瓜 辣椒 茴香 羊肉名扬四方

那一片沙海

红崖巍峨 谷水潺潺

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

着力打造文化 乡村旅游名片

万亩胡杨林茁壮成长

红旗谷 红崖山水库 时光廊道 摘星小镇 沙井文化民俗风景区 青土湖让你流连忘返

那一片沙海

在北纬38度圈内

地理位置独特 典型的沙漠绿洲

土资源组合优越

适宜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

先后荣获中国肉羊之乡 中国蜜瓜之乡 中国茴香之乡 中国人参果之乡的美誉

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相交与此

造就了“深海绿洲  绿洲碧海”的奇观

那一片沙海

山丘 平原 沙漠 戈壁交错分布

石膏 芒硝 水晶等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北仙高速 569国道穿越全境

巧接西部开发 乡村振兴东风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快速发展 高质量发展

那一片沙海

就是像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的

沙海绿洲  风光民勤

汪建民:甘肃省民勤县蔡旗镇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毕业,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现供职于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25-那一片沙海


听说有许许多多的沙海

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而我却始终

走不出阿拉善

这个偏僻荒漠的小镇

我不知道我的父母

如何造就了我的广袤和辽阔

只知道在无垠的苍穹下

我是多么雄伟与壮观

历史很精彩,也很活跃

我不知道人们在我这

汲取怎样的力量

让一路摇响的驼铃

述说生活的艰辛,快乐和丰收

无论哪个季节

我都可以看得见

人们的眼睛里站着我的眼睛

那些沉寂已久的词语

透过沧桑无需言明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

无论我在哪里

我所表现的春天和美丽的祝福

伴着生生世世的荣枯

伴着日日月月的年轮

总会有一朵莲花为我绽放

王琼麟,瀚海园读书会会员,喜欢把修心与写作相融合,喜欢籍看手中的笔传播正能量,只愿生命丰盈厚重,只为明天茂盛的等待。

26-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水的足迹

变成了一片绝望的贝壳

风与芦苇絮语

追忆曾经的沧海桑田

那一片沙海

一根断羽

斜插在风中

半截车辕

还在寻找过往的路

一串足迹

梦的脚步

心中

那一片沙海

是温柔的故里

张有喜,男,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现任教于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27-那一片沙海


那片一沙海

留下了童年记忆

有欢笑也心酸有泪水

也有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有父母佝偻的背影

也有父母在那变老的岁月

在那里

放牧捡柴火成了儿时的日常

如今一个名字出现

《英雄会》

寂静的沙海

今天沸腾了

彩灯的照耀

烟花的绚烂

成了歌舞海洋

在浩瀚的大漠中

汽车在的轰鸣

四方的行者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喧嚣

徐创前,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查汉布尔格嘎查牧民。

28-那一片沙海


南方是海北方有沙

我的家乡在一片沙漠之地

沙头一浪一浪恰似波动海浪

金色沙漠是蓝色大海的遗留

多么想让沙漠变成一片海洋

但这样的结果已成千上万年

只能慢慢地慢慢地变成海

或者变成草原绿色也行

长久以来期盼老天降雨

现在引水治沙科学治理

各有各样的美才是世界

在这里一片沙海之中有

柔软温暖似水般的流沙

高如山滑动时的鸣叫声

贵如金海子的月牙湖

沙漠仅存的盐场和碱厂

珍贵的特殊药材苁蓉锁阳

沙漠里独特的沙葱等植物

无数牛羊马放牧在这里

民族融合在这里充分体现

沙漠之鹰在天上放远飞翔

沙漠之舟骆驼在沙漠里漫步

坚强的人类总是在逆天改命

神话般的嫦娥飞天得到实现

航天城内登月从这里开始上天

一条条公路从沙漠中穿行

铁路承载着火车怀着梦想希望

胡杨林从遥远沙漠里大放光彩

这片美丽多情别致宽阔的地方

纯朴善良好客的家乡人笑迎天下客

李淑霞,瀚海园读书会会员,爱旅游喜花草,随遇而安。

29-那一片沙海


呜呜呜的鸣沙声吹过,

这是腾格里的风。

天空那么蓝,那么辽阔。

放眼望去,地面广阔无垠。

一片漫天黄沙,早已是百战穿金甲。

远处一个美丽的倩影站在沙海中,

身穿长裙,肩披红纱,

飘飘长发与天际相接。

瞬间,抚平了所有内心的平静。

那一串串长长的脚印,

衍生一片广阔的绿洲,

一个人张开双臂,静静地躺在那片沙海中,

看天边云卷舒。

耳畔又传来那呜呜呜的风沙声,

此时,自己如同一株沙漠中的植物在风中摇摆,

又如同那一粒粒黄沙在与风赛跑,

偶尔感受风与沙的温柔。

随着沙漠驼玲声悠扬在那片沙海使向远方,

穿起心中美丽的回忆

和那份温柔的牵挂。

听着自己的歌声,直到茫茫沙海与天际。

兴许,这就是那幅,

那片沙海简约的美画……

李桐舒,笔名:舒馨,毕业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从事幼教工作20年,是文艺阿拉善会员学员、喜欢读书,打羽毛球。曾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多次在新华书店举办桐舒姐姐读书会。喜欢文学、写作、读书、朗读。

30-那一片沙海


沙海无垠静如眠,风起黄沙舞满天。

今喜勇者植绿色,草肥水美塞江南。

那片沙海如画卷,金色波纹似浪翻。

喜看风吹绿盎然,夕阳余晖洒满天。

一片沙海,浩渺无边

黄沙飞舞,无尽悠然

漫步沙海中

脚下是历史的痕迹

眼前是未来的谜题

让我们走进这片沙海

去感受那无尽的力量和无限的可能

时间是画廊

自然是诗章

你优美的曲线深深把我迷恋

你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你在等待着新的探索

在沙海的呼唤中

我们找到了方向

你看那金色的沙

在它的衬托下生命更加翠绿

绿意盎然

一切和谐共生

陈子武,笔名流沙河,网名塞外小村落,阿拉善盟人,喜读书、写字、更爱诗与远方,喜欢用文字记录心灵感悟。并在《塞北文学》举办第二届“感恩的心”全国征文比赛中荣获优秀奖。作品见于《阿拉善文学》《新疆文学》《村居通》《塞北文学》等刊物,有作品收录于《中国新时代诗人作品集:百年华诞》《2022年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诗词楼阁》《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选第二卷》《中国新时代档案库典藏经典》中,是中国新时代档案库认证诗人。

31-那一片沙海


面对一片沙海

大脑里萦绕的

是楼兰古城的故事

丝绸古道一路传奇

是罗布泊星罗棋布

被太阳眷顾的苍凉

让孤勇者心驰神往

是三毛笔下撒哈拉

没有花朵的荒原

是塔克拉玛干

沙海变通途的壮举

是巴丹吉林人的勤劳坚韧

是腾格里英雄会的狂放豪迈……

那一片沙海

是胡杨的九千年热恋

是梭梭的八百里风情

是旱芦苇的伟大梦想

面向一片沙海

就像面对一幅二维码

识别的永远是对生命

一如既往的敬畏

那一片沙海

是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

追求

李发海,甘肃民勤人,退伍军人,笔名冷梅。现就职于中盐内蒙古化工氯碱厂安环部保安员。喜欢诗歌,书法。作品散见《兰太报》《中盐内蒙古化工》报等。

32-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曾经是寂寞的

不为人所知

它只能看日出和日落

静静的

等待着雨雪的“抚摸”

等待着风带它漂移

忽然有一天

一阵清脆的驼铃声传来

经过了一支驼队

留下了一串驼印

又后来

来了一些人和车辆

他们指指画画

这片沙海也似乎寻到一些欢乐

不再那么寂寞

原来

这里要设为英雄会场地

进行沙漠赛车比赛

每年要在这里举行一次或两次赛事

从此

这一片沙海

真正的不再寂寞

每到开英雄会的时候

它便沸腾了

人和车便把它点缀成

一个美丽的花园

和世外桃源

石锦凤,笔名梅。退休人员,文学爱好者,瀚海园读书会会员。愿余生有文字陪伴,让生活得以充实,让心灵得以慰藉。

33-那一片沙海


那一片沙海

有人看到它心生悲凉

它是人们眼中的不毛之地

有人看到它为之震慑

它有大海的浩瀚与雄壮

那是一片不知沉睡了多少年的土地

那是一片带着神话色彩的神奇的土地

当有一天

那片土地发出声声哀叹

那里就不再沉默

清脆的驼铃敲响了沉睡的土地

好奇的旅人频频在这里驻足

勤劳的人们拖家带口来到这里

一声声响亮的号角在这里吹响

他们发誓要让那声声哀叹变成欢歌

一辈又一辈的沙海中的人们

在艰难困苦中开拓

在黄沙弥漫中挣扎

终于找到了一片圣地

那里水更甜,天更蓝,地更厚,人更勤

是的

这就是沙海中的奇迹

当金色的胡杨林敞开胸怀的时候

当一片片绿洲傲视蓝天的时候

当那里的人们在沙海中欢歌的时候

终于

那片沉睡了千年的沙海苏醒了

那一望无际的沙海

以博大、成熟、感召人们

吸引着人们奔向它的胸怀

李清萍,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

34-那一片沙海


出城不到20公里

便是沙漠

一座又一座联袂的沙丘

随时变换着姿态

沙扯着衣袖在风中狂舞

带着嘶鸣与娇喘

掠过梭梭的枯枝

自由落于任何一座沙丘

风停了

沙静静睡去

在沙海温暖的怀抱

匍匐着晒会儿太阳

每一次舞动消耗太大体力

大自然的舞者

渴望沙海的宁静

渴望绿洲举办一场真正的舞会

五彩斑斓的海子做媒

沙终于飞到乌兰湖畔

踮起脚尖翘首大漠的心脏

从此沙有了归宿

赵晓华,笔名漠警木蓝,热爱文学写作和有声书演播,考取初级有声演播师资格证书。阿拉善盟作家、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擅长诗歌、散文、小戏小品编剧,作品多以纪实文学和文艺评论为主。作品散见于《法治日报》《中国警察网》《内蒙古法制报》《阿拉善日报》《呼和浩特日报》《阿拉善文学》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35-那一片沙海


金色是意向的暖色

总是神往

总在幻想

何时身处

那片金色的海洋

那张洁净的温床

总是片面的认为

沙漠只有孤寂

沙海代表死亡

只有寻求解脱

才会全力奔赴

才能义无返顾

等到真实触景

沙丘陷足

风沙相舞

生活中的色彩

绚丽且激情

不再执着

何必执拗

那一片沙海

一望无边

拥有岁月的沉淀

饱含炙热的深情

擦除昨天的记忆

抛撒崭新的画卷

娄焕宁,笔名丁火,1980年生,出生地山东济南,入伍地新疆塔城,安置地及工作地内蒙古阿拉善。东西辗转一路领略异域风情,十多载边塞戍守,锤炼其坚韧无畏的意志品格。欣赏贺兰山脉抵风抗寒经弧纵卧,赋予战略使命又孕育出西套平原。匆匆人生时光短暂,愿做一盏无木而燃的丁星之火,灯虽有焰,微光细灼,不显其光。感悟人间故事,顿悟冬寒夏暖,领悟繁星列象,悟澈无我世间。闲时以书为伴,睡前诗词赏析,沉淀有思,几许轻狂,落于纸砚。

36-那一片沙海

一双脚接触腾格里,

我看到一片海。

海是金色的,波涛是金色的。

每一粒沙是一朵浪花。

你看啊!浪花是金色的。

从一粒沙的世界里,

我看到海的渴望。

我如一朵浪花,

于阳光中撒满平静;

我如一粒沙,

于暴风中吟诵粗犷。

高高的沙脊上,

金色的骆驼眺望着。

我们身处贫瘠,

内心依然如浪花般

波涛汹涌,翻滚奔腾。

李磊承,甘肃民勤人,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阿拉善盟诗词协会会员,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有诗词散文发表在阿拉善文学、作家联盟、作家在线等公众号。

37-那一片沙海

这是一幅沉默的画面

横亘无垠的宁静

涌动着的沙粒是春风的痕迹

梭梭林快速列队变成一道风景

红柳毛条花棒陆续舒展新枝条

骆驼刺悄悄收集治沙人洒落的汗水

趟过青土湖碧波荡漾的故事

袅绕炊烟的日子五谷丰登

那一片沙海天空湛蓝如水

漠烟,甘肃民勤,文学爱好者。

38-那一片沙海

沙海含情的微笑

她像要给赤橙黄绿一个拥抱

风尘远征的疲劳在这儿顿消

冲击耳蜗的不仅有梦中的歌谣

还有不寻常造访的新潮

印象中的寂寞幻成喧嚣

踏香寻到了佳肴

还有沁脾的酒醪

颠覆认知的不光是“向善而行”的口号

还有沙海的博大奢豪

上帝抚过的沙坡上

刻下客旅行走的线条

也留有英雄飞越的咆哮

开心汇成了欢乐的浪涛

沙与自然奏出和谐的曲调

闲暇与忙碌不共长跑

他去沙空她又陷寂寥

那片沙海却依然在微笑

张尚东,文学爱好者。面对急速物化的现实,自感精神缺失,想在历史文化中寻根找脉,疗愈沉疴,遨游书海,享受更干净,更诗意的生活。

39-那一片沙海

我喜欢走过去的时候

再回头看那些脚印

时光偶尔停顿

思绪在风中摇摆

我喜欢走过去的时候

想象身后的脚印

知道远行的路途崎岖

沙海辽阔,挥手需要勇气

脚印在沙海中失去形状

棱角柔和,没有悲欢

扬起一捧沙算作告别

风,会带走祝福

落下来的沙,覆盖住脚印

把心事,深藏在那一片沙海

袁华年,笔名骆驼先生,80后,内蒙古评论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评论家协会秘书长、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驼铃》文学季刊主编、《阿拉善文学》执行主编。有短篇小说、微小说及散文、诗歌等刊发在《三角洲》《骏马》《鄂州周刊》《华文月刊》《华中文学》《鄂州文学》《乌海日报》《阿拉善日报》等刊物和网络媒体。


★★ 平台简介 ★★

阿拉善文学】公众平台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驼铃》文学季刊、阿拉善盟作家协会、阿拉善盟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推荐原创文学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期刊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公众平台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评论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等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