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特约作家黄文忠专栏(26)||观雨听风(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3-10-21 发布于福建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观雨听风
文/黄文忠(上海)


十月十七日上午新闻里播报因受台风影响,琼州海峡渡轮关闭,船只进港避风避雨,下午就开始了淅沥沥的小雨。待我从五指山森林湖游泳池归家不久,酒尚未及斟满杯子,窗外的风雨已经迫不及待地瓢泼也似下了起来。望着窗外的暴雨,端着斟得满满的红葡萄酒杯,我有一种由衷庆幸与幸福满足的感觉。这份幸福与满足的感觉,随着入夜下得更大更密、把小区乃至整个五指山完全宠罩在了狂风暴雨的豪雨,也伴随我安然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不必问卷帘人我也知道不光“红瘦”了,绿也被一夜风雨冲刷后显得清癯了少许。时断时续、时疏时密的暴雨,因为落在森林、屋顶和路面的各种环境不同,也因为风速的缓急变化,而变幻出各类有节奏甚至有性情有韵味的自然声响。因为我的书房对面就是青山,楼下就是森林沃野,我又不时会离开练书法或读书的书桌,走到窗前欣赏雨景,我竟然觉得与这风雨有一些息息相关的意味。读过我文章的人可能知道,我有些与众不同,我特别喜欢雨雪天气。
我自小的生长环境,由于时代局限,是比较不如人意的。而我又是一个早熟的孩子,我从小就知道要改变个人命运,只能靠自己不懈努力。我们没有乘风而起、青云直上的好命,只能用身体用智慧去抵抗不时横逆而来的人生风雨。
18岁时,我曾淋着这样的大雨,在白茫茫一片的农田里奔忙,除了庄稼,没有同伴,只有哗哗的雨声和地上一片泥泞的雨沫,我觉得那是大自然对我的人生洗礼。也许是仗着年轻,当时透着茫然、固执,一个人穿过一场无边无际的大雨世界,时不时得伸手在脸上抹一把,抹掉糊在眼镜上的雨珠,想看得更清脚下泥泞不堪的路,早日走出实在令我喜欢不起来的农村。
18个月后,我有幸以农民征地工的身份进入了上海市洋泾中学。多少个阴晴风雨天,别的员工凑在一起或打牌或闲聊,我则是找一个避风避雨更避人的廊庑,爱不释手地读我喜欢的书。正是靠着平素的点滴积累,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市教育学院,开始了三年成人大学的求学历程。其中甘苦至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至于骑着自行车横贯东西上海二十多公里去求学,那是每周三四次的惯例。而一年之中得遇到几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那也是有定数无法回避的。只是当时的想法依然留存心间:今天的经风沐雨,是为了日后人生路上的风和日丽。
1993年,我背井离乡去了遥远的南美洲智利。那是智利的南部城市,冬天虽然不至寒冷到结冰,但有时冬天的雨季却也淫雨霏霏,寒意袭人。面对创业时期的那几场雨,我是以人生难得几回搏的豪情,欣然接受并甘之如饴;至于2004年我回国之前的那场特大暴雨,虽然猝不及防浇得我透心凉,却也被我以顽强毅力和人生智慧所慢慢消解。
经历过了如此风雨的人生,再在书房里透过窗户观雨听风,虽然风雨大作、风雨如磐、烟水茫茫,但在我心里却是一澄如天。虽然也是风雨沧桑,但我早已不把沧桑写在脸上,更不会挂在心上,如今我早已成了“站在城楼观山景”的旁观者了。能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风雨沧桑,和历经风雨沧桑后的如此不动声色,该是能看透风雨就是风雨,沧桑就是沧桑的智者了。因为当下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以及在平淡宁静中所追求的博大和深刻,是我毕生努力拼搏和刻苦学习所换得的。同时我也明白一切都是匆匆过客,一切都会过去,风雨过后依然还是艳阳天。


黄文忠于琼海归去来居(是日依然风雨大作)
2023年9月19日


作者书法展示/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