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溯源:阳关大道何以喻为光明的大道?还有哪些深意?

 写乎 2023-10-21 发布于四川

作者:李大奎

众所周知,阳关大道这个成语,原义指的是交通便利的大道,后又引申为光明的大道,表示有好的出路。

实际上,"阳关"是甘肃敦煌的一个关隘,称敦煌阳关,走西域的必经之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原本地名的阳关大道何以喻为光明大道?

说来话长,这一成语的由来其实与汉武帝和王维有关,不妨一一道来。

一、河西走廊的收复

早在西汉开国时期,因强大的北方匈奴经常犯边,严重影响边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只是,那是西汉百废待兴,军事上也不够强大,只好采取"和亲"政策妥协于彪悍的匈奴。

到汉武帝接手帝国基业后,一改软弱的国策,开始着手强硬措施以转变这一国耻状态。一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欲联合西域诸国"共击匈奴",另一方面,启用卫青、霍去病两大优秀的军事天才,出兵匈奴。

由卫青发动的漠南之战,一举将匈奴打得丟盔弃甲,特别是霍去病发动的河西之战,不仅斩杀匈奴主力,还封狼居胥。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河西走廊得以全面收复。

汉武帝便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及玉门关、阳关"两关"。

从此,通往西域的道路正式打开。  

二、古丝绸之路与贰师将军李广利

汉武帝又派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率外交使团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进行商贸往来。往来的这一路径,就是有名的古丝绸之路。

出产汗血宝马的大宛国,便打算以之交换西汉的丝绸。汉武帝大悦,即令贰师将军李广利办差。

一年后,李广利终不负使命。他不仅带回了汗血宝马,还带回了和阗的玉石。汉武帝十分满意,就在朝堂上隆重接待李广利,问他:爱卿此去西域,是怎样的走法?

李广利回答:臣去西域,走的是阳关,沿着日落的方向而下,承皇上恩泽庇护,顺利完成贸易往来后,就从玉门关返回京城。

汉武帝听了非常高兴,即脱口道:原来爱卿这趟办差,走的是阳关大道呀!

阳关大道由此家喻户晓,成了光明大道的象征。

后来汉武帝还令人拓宽"阳关大道",道路两旁栽种树木。这条古丝绸之路,渐渐成了繁华大道,也成了中原与西域互通的繁忙大道。

阳关也成了重要的通商口岸。

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就曾在阳关得到唐太宗安排的军民热情接待。马可波罗从西土踏上东土,也是经过阳关中转的。

三、王维的诗

阳关大道带来的便利交通,从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重要的南线关隘阳关,也就成了报关的地方,古时从阳关"出关",得按严格的程序报批。

于是,连接塞内与塞外的关口阳关,在名家笔下,也就有了此处饯行的"离别"深情。

王维就写过两首有名的古体诗,一是《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青城,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正是元二出使西域的龟兹时,王维作为好友送到阳关,饯行时即兴创作的。意思是元二西出阳关后,没有故人相伴,得自己在异乡努力打拼了。

二是《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这首诗是好友刘司直奉命去边关都护时,不舍的王维向他介绍塞外的情况,希望他出塞弘扬国威,早些建功立业而创作的,字里行间表达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所以,"阳关道"又成了一语双关的祝词。

不过,赋能离别之情的"阳关"还是难掩沧桑。毕竟,古丝绸之路尽管繁华,但西出阳关后,塞内塞外不同的风光还是差别很大,越往瀚海戈壁走,与葱茏的绿色渐行渐远,别样的感触带来的意蕴另有一番滋味。以致作家周而复在《上海的早晨》中云: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意思已然陡转,以"阳关道"比对"独木桥",表达友谊不再,言下之意挑明彼此关系决裂,从此分道扬镳!

综上而言:阳光大道这个成语源远流长,虽说从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引申而得,却又带了几许悲凉,让人感慨万千。

是为叹。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与历史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